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01 21:45:53瀏覽832|回應1|推薦2 | |
時 間: 地 點:Patty家 主 題:青少年自我分化 帶領人:Patty 青少年自我分化 青少年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常常聽到一些震驚社會的事情,例如:因憂鬱而自殘、自殺的事件(陳恆光, 青少年常見的情緒關卡經常被認為是青春期的必經過程與特質,其實,還可以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待它。大家都知道,青少年正處於自我發展的重要階段,此時,青少年的自我分化(Self-Differentiation),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任務(栗珍鳳,民87)。發展階段論者認為青少年時期是自我分化的第二個時期,於此時期,青少年需要重新調適與家庭的互動關係,在親子關係中學習如何與父母分離、勇敢表達自己的意見,也能夠對他人的想法採取開放、接納、尊重的態度(鄭青玫,民83);透過這樣的發展過程,自我分化慢慢的成形、建立,進而達成身心的獨立與自主。有關青少年自我分化相關的研究中亦指出,自我分化會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與適應行為(Bowen,1978 ;Williamson & Bray,1987 ; Gavazzi & Sabatelli,1990;賈紅鶯,民79、栗珍鳳,民87);同時,青少年發生逃家行為或有憂鬱自殺的傾向,也可能起因於低度的自我分化 (Cooper & Ayer-Lopez,1985;Bray,1987;Bower,1990),可見自我分化對青少年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此,正證明了Bowen(1978)的觀點,能夠有良好分化的青少年,不僅在小時候就開始學習如何與父母分離,在青少年時期也會有持續穩定的成長,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由上可知,青少年自我分化的情形影響其全面發展,包含了自主獨立與情緒依戀的議題(劉姿君,民82),這跟青少年情緒的穩不穩定是有密切相關的。所以本文從自我分化的角度來探討青少年情緒議題,並從自我分化發展的角度,對學校教師進行青少年情緒教育提出一些相關建議。 一、自我分化的源起 「分化」一詞,最先是用來形容細胞的分化,不同的細胞有不同的功用,卻又緊密依附在同一組織裡面(栗珍鳳,民87)。家族理論學者Bowen(1978)是最先採用分化概念的人,他提出「自我分化」來討論個體在家庭中情緒依戀與獨立自主的程度。 Bowen的研究是從住院病人開始的,特別是精神分裂患者的家庭關係,他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分析,認為精神分裂疾病患者可能是因為患者與媽媽緊密的結合而發展出來的,媽媽本身的不成熟,需要子女來幫助她滿足自己的需求,而造成患者與媽媽間甚至整個家庭間緊密結合的情緒強度;家庭被當作是一個情緒系統(Emotional System),每個人在家庭問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彼此間是有相關的。 Bowen強調在情緒系統中,會有兩股力量:群眾與個人的力量,這兩股力量與青少年的「親密性」、「個體性」有關。當這兩股力量能夠互相平衡時,就會有好的家庭分化:在遇到困難時能夠有效處理之,而且,家庭成員間能夠有親密接觸,但仍能保有自主性,並且能夠以理性面對自己的決定;而當「親密性」與「個體性」無法相互平衡時,家庭的分化水準較低,容易陷入家庭的情緒系統中,而家庭成員易把家庭的價值觀、生活經驗等等作為大家的依歸。 對青少年本身來說,如果「親密性」過高時,會產生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混淆與過高的焦慮;而當家庭情緒系統不穩定而導致成員彼此互相融合時,情緒就會主導一切;對青少年來說,由於此階段的他們缺乏理性、思考與判斷是非的能力,最後便易出現身心上的障礙。當家庭因過度融合在一起,而變成整個家庭都被情緒所控制時,青少年的自我分化就會受到影響,產生低度的自我分化,最後會選擇跟自己分化相當的人結婚,組成未分化的家庭。另一方面,如果一個家庭是有高度焦慮與情緒依賴時,希望家人和平共處的期望會越大,這時候家庭成員間的衝突就會被偽裝且隱藏起來;而一旦要求融合的情形超過可忍受的極限時,有些成員就會尋求在情緒上、社會上甚至身體上保持更大的距離來提升「個體性」,以利於自我保護。此時若家庭成員堅持要溝通,可能隨之而來的是表面的、不真實的、簡短的互動。 亦即,家庭的自我分化對青少年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家庭的自我分化不佳就會出現「親密性」過高或者是「個體性」過高的情形。此時,有可能出現整個家庭情緒黏在一起的情形,將會讓青少年失去自我,變成凡事以大家的意見為主;或者,想要把自己跟其他人的距離拉遠,用「情緒截斷」(EmotionalCutoff)作為自我保護的方式,這就是「個體性」過高時所產生的現象,青少年則容易與他人疏離,或產生孤獨、寂寞感。 二、青少年自我分化與情緒的相關 青少年自我分化與情緒是很有關係的 (邱秀燕,民88;張貝萍,民88),這是因為自我分化包含了自主與情緒依戀的議題,當青少年能夠在情緒與自主中達成平衡,就會有良好的分化水準( (一)自我分化良好青少年之特徵 1. 分化水準良好,自我功能提升,自主性發展良好。 2. 自己有清楚的信念、想法、原則與意見,相信自己的觀點,並以此為立足點。 3. 自我堅定,自我可能會因為新的知識、經驗而產生內在改變,但不會受到脅迫、壓力或尋求認同等現象所混淆而產生改變。 4. 自己的信念與生活原則是一致的,能對自身所做的決定與後果負責,不易因壓力而出現症狀,除非是重大壓力;如遇壓力事件復原也較快。 5. 能適度調和情緒與理性,有能力區分感覺與事實,並能做出決定。 6. 當發現團體中的不一致,能理智衡量利弊得失,再決定是否要加入。 7. 對自己有合理評價,不會受到別人對自己評價所影響。 8. 能在親密與個體化中求得平衡。 9. 能與他人有適度情緒親密。 10. 在親密關係中不會失去自我。 11. 能從事更多有目標性的活動,並且可以從中獲得滿足。 這表示,當青少年自我分化程度高時,關係中的焦慮水準較低,情緒也越穩定(張貝萍,民89),此時青少年與家庭的界限比較明顯,比較不容易受到家庭互動行為的干擾(Anderson & Sabatelli, 1992; Kerr & Bowen, 1988)。所以,當青少年與父母有良好分化時,就容易形成對自己的認定,更能向外探索(黃慧雯,民90; (二)自我分化不佳青少年之特徵 自我分化不佳的青少年,在青少年時期,一直在解決自己與父母情緒糾結的問題,有可能會產生與父母爭執的狀況。此時青少年較容易受到大家意見的干擾,也較為依賴人際關係,遇到事情會比較焦慮;這就是Bowen對青少年時期的「狂風期」現象所下的定義(Sabatelli &Anderson, 1991)。當青少年面對這樣情緒依戀議題時,有可能會產生不想與家庭有任何關係的想法,進而切斷自己與家庭的關係,或者是出現反而過度依賴家庭的情況,這都會造成對分化的不正確解讀以及情緒上的混淆;在此種情況下出現偏差行為的頻率會較高(張貝萍,民89)。 低度自我分化的青少年主要特徵有下列幾點: 1. 分化水準不佳,自我功能低,自主性發展還沒完成。 2. 無法為自己的決定與後果負責,容易因壓力而出現症狀;遇到壓力情境時復原較困難。 3. 對環境順從,別人怎麼說就怎麼做,並視之為和諧,無法發現不一樣的地方。 4. 受情緒的影響大,無法分別感覺與事實的差別,以感覺來代表事實,情緒與理性功能混淆。 5. 被自己的感覺與主觀所控制,受情緒起伏影響大,而以感覺代表事實。 6. 對自己的評價高過或低於事實。 7. 與別人的關係有可能過於親密或過於疏離。 8. 在親密關係中,多有不適當的情緒介入,沒有自我,易一直受他人情緒所混淆。 9. 避免投入關係中;或者會只因情緒上需要,而與他人有親近的關係。 10. 生活目標(愛、快樂、舒服、安全)建立在關係平衡上,並且花許多時間在尋找「愛」,極少花時間在自己做決定或從事目標導向的活動。 所以,低度的自我分化水準,除了對家庭互動、親密關係或在人際交往上有所影響,對身心健康亦會產生損害,甚至可能因分化不佳而導致社會性疾病產生(高明薇,民85)。 三、促進青少年自我分化的情緒教育方向 青少年時期是自我分化的第二時期,這時候學校與家庭對青少年來說都是很重要的社會環境,兩者對青少年身心發展皆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性。所以,在促進青少年的自我分化之情緒教育方面,教師可以分別從家庭與學校兩個環境中進行介入與教育。 (一)家庭親職教育 情緒教育應帶進家庭教育之中,教師應催化父母與家中青少年一同改善過於黏結或疏離的親子關係,以出現成長的契機,重新有良好的家庭互動與親子關係,如此,才是治標治本的好辦法。 1. 協助家庭從自我分化的觀點檢視青少年情緒議題 依照上面自我分化理論來看,學生自我分化不佳所呈現的情緒或行為,受到家庭的影響很大,打從個體出生,與家庭的關係就是最密切的;在幼兒時期更以父母為榜樣,學習父母的行為、價值觀等等,直到長大成人,身上多少帶著家庭的影子。是以家庭系統的分化,直接影響個體的情緒適應與情緒表達能力(邱秀燕,民88)。從這些自我分化的理論及自我分化好壞對青少年情緒所造成的影響看來,都會發現自我分化與情緒是很有關係的,如果能協助家長從自我分化的角度檢視青少年的情緒議題時,將能提供家長另一種思考方式。例如:可以協助家長探討目前與青少年的親子關係是「關係過於黏密」或者是「關係過於疏離」,進而點出青少年的情緒與家庭自我分化、青少年自我分化之間的關聯。 由於過去社會與現今社會父母對子女的管教風格很不一樣,傳統社會中父母多採取嚴厲的方式管教子女,認為孩子就是自己的財產或者是有不打不成器的觀念,而這些都有可能使青少年無法好好發展自己的自主性。尤其,在許多研究中都發現,自主在中國人的眼中有可能會被解釋為大逆不道或不顧家等負面詞句,研究更指出自主對中國人而言有其文化議題存在(栗珍鳳,民87;吳佳霓,民91),而此正可用來解釋中國人過於黏密的親子關係。然而,現今社會變化太快了,多數家庭都是雙薪家庭,父母疏於管教孩子或沒有花太多時間跟孩子相處,而非常容易產生親子關係疏離的情形。這兩種情形的過與不及,對於青少年的自我分化與其情緒方面的發展並沒有太大的幫助,甚至會對青少年造成負面影響,而致使其產生不良的行為(Daniels,1990)。舉例來說,過於黏密的親子關係,可能會導致父母無法對青少年向外發展提供支持與鼓勵,而青少年也一昧的黏在父母身邊,沒有自己的想法與意見;或者,會因為家庭的高度焦慮與情緒依賴,而產生自我保護並做出情緒截斷的舉動,這些都讓家庭成員間的溝通與互動浮在表面上,無法進行深入的談話,尤其,而過於疏離的親子關係,則讓個體在青少年時期無法正常發展此時期應培養的任務(如:親密關係),而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在解決這些情緒議題。 2. 針對不同親子關係的家庭給予提醒與建議 對於關係過於黏密的家庭中,教師應該提醒父母給子女更多向外發展的空間,並且改善青少年的焦慮與依賴,這樣對於培養青少年的自主性是有幫助的。而對於關係過於疏離的家庭中,教師則可提醒父母的管教方式,可多用支持鼓勵來取代責備或控制,讓青少年與之拉近距離,能夠與家庭有良好的互動與關係。再者,由於青少年的焦慮、依賴或疏離等情緒反應的確跟家庭有關(邱秀燕,民88),所以,在與家長溝通時,教師除了去肯定家長對青少年子女的關心並同理其辛苦外,也應反映家長過度的負面辭句或是控制行為,都會讓青少年喘不過氣來,很容易就會有緊張的家庭關係,而造成青少年不穩定的情緒反應;此時,也應提醒家長對青少年採取適度的開放,多傾聽他們想說的,而為彼此的角色與關係做新的詮釋,平衡彼此親密與青少年自主,以產生合宜的家庭界線(黃慧雯,民90)。而當家庭中能夠有這樣的進步與接納較多青少年的聲音、且能適時給予青少年恰當的關心時,將有助於青少年發展明確且成熟的自我感,以及穩定的情緒系統(Sabatelli & Marzor, 1985)。 (二)學校情緒教育 由於青少年是處於第二次自我分化的時期,除了會受到家庭的影響外,在此時期與青少年關係密切的莫過於教師及同儕。如何有效運用教師的專業及其影響力,在青少年與同儕中實施適當的情緒教育,而讓青少年對自我與別人的情緒能夠有更進一步的學習與認識,是重大課題之一。而教師可在針對對青少年自我分化課題上可進行的情緒教育包括: 1. 幫助青少年區分感覺與事實 這是自我分化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當青少年能夠清楚區分感覺與事實,不至於被情緒牽著走而忽略事實真相,如此,使青少年更能夠調和自主與情緒,生活重心可以放在尋找生活目標方面,而不是一直在尋求親密關係。當然,在協助青少年區分感覺與事實的過程中也包含協助學生:(1)察覺自己的情緒;(2)接納自己的正、負向情緒;(3)了解情緒失控的後果;(4)學習控制情緒、調整情緒(Seiffge-Krenke,1999)。 2. 協助青少年覺察與家庭的互動模式 在協助青少年在覺察自我情緒的同時,也能學習覺察自己的情緒與家庭互動上之相關性,如此,將能增進青少年對自我的了解,開始發覺家庭與自我的關係,使青少年不至於在不良互動中受到情緒的過多衝擊,而做出不理性的行為,或者是一再地重複這種家庭互動模式(Papini, 1990)。 3. 學習溝通技巧與學習適當表達 良好的溝通技巧與適度的表達都是很重要的,當青少年能夠對自己的情緒、自己與重要他人的互動產生覺察後,若要產生更好的互動,有賴於學會新的溝通方式與適當的表達,才不會讓自覺流於形式化,或產生無力改變的感覺。所以同理心、我訊息、積極傾聽等等技巧的練習,都能夠讓青少年產生改變或者是與重要他人產生有別以往的新互動。 4. 同儕團體的人際場境練習 自我分化與人際互動有重要相關性(黃慧雯,民90;Grotevant &Cooper, 1986)。青少年在自我分化建立過程中,同儕也佔了相當重要的地位;教師在進行情緒教育時,讓班級相互營造出所需要的溫暖與接納,會是良好自我分化所需的條件之一。藉由團體、同儕的力量,來協助青少年學習調適別人跟自己的界限,產生更多的人際互動與調整的能力。將能促使青少年與家庭或於未來跟其他人的親密關係,能有更佳的互動關係與情緒反應。 結語 青少年的自我分化與情緒的關聯十分密切。對青少年而言,當情緒與理智無法平衡時,對青少年的影響,可能因為與人親密性過高導致失去自主性,或者,與重要他人的關係疏離、無法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凡此,都易造成青少年的情緒極度被動;甚至,在面對整個大團體或社會時,可能會因為情緒與理智失調,而鑄下永難抹滅的錯誤。故本文希望從探討青少年自我分化的觀點,提出教師能夠對家庭及學校實施情緒教育可以採用的一些思考面向,期能真正協助青少年能有良好的情緒適應,而能順利地完成自我相關的發展任務。 文章來源:網路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