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6/09 08:15:09瀏覽269|回應0|推薦1 | |
鞋子讀書會951116紀錄 討論主題: 盲點力 日 期: 召集人 : Lily 地 點:典藏創意空間 紀 錄: Lily 出席人數:3人 導 讀: Lily 會前議題: 1. 尋訪蘆洲據點,開放時間可以配合,費用經濟、環境安全、舒適、自在,可以放心分享的場所。 蘆洲靜思書軒三民路底,我先去地點探勘。 2. 之前的暑期營隊與花蓮知性之旅有盈餘,是否將款項與讀書會的基金合併充份運用。 會不會產生公平性的爭議。 這是一個開放的團體,希望可以聽見不同的聲音與想法,產生不同的撞擊,融合新的執行方式,説不定會有更新、更好的收穫。 說不定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以不勉強的方式邀約。 3. 下個月的聚會時間是12/5(星期二)、12/19(星期二)。 4. 下一次的聚會12/5(星期二),陽明山賞楓,開車前往。 盲點力:看不見,最關鍵 作者:多湖輝 譯者:林芳兒 出版社:方智 發現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就可以改變想法!就能遇見全新的自己! 培養出「盲點力」,你就會看到「意外的才能」「意外的想法」「意外的自己」,進而遇見全新的自己! 每天,我們反覆對工作發牢騷、說老闆的壞話與他人的八卦,度過沒有變化的每一天;總會為了一些芝麻小事而沮喪,然後再振作,就這樣日復一日…… 試著拋開對自己的一切認定。 試著捨棄「因為我就是這種個性」的前提。 感動分享: A:看完。有了新的發現與體會。有時候生活平順就看不見盲點,反倒是夫妻間有了小小的爭吵衝突,才突顯出彼此的思考與核對的差異。其實意見不同也是一種爲生活注入新的能量。那種心裡的悸動、心靈被不同的體會所感動,不知如何來表達? B:因為不同,才有能量去激發彼此去思考與省思,產生新的體驗。 C:人要找到開鎖的鑰匙,找到了就可以很快地頓悟。 B:要不斷地去探索生活中細微的不同,就如同第一次討論到的生活力,這是息息相關的。 A:剛開始上這樣的課程時,常常都會忍不住掉眼淚,自己也說不清楚那種感覺,或許以前小時候真的很苦,所以當在說的時候,就容易心裡有感而發的落下淚來。現在就變得很勇敢,可以很自然地去表達自己的心境。 C:這就讓我想到當初,剛進現在這個職場時的心情,每每要發表自己的感想時,臉龐掛著兩行淚,現在回頭想想,其實那個時候會哭包含感動、心被觸動,所以就很容易哭。不過在那個過程我也讓自己清楚看見自己,我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而現在我走過了,這就是一個過程,生命的歷程。 討論議題: 1. 是否曾經熱衷某件事的人經常會忽略了重要的事;或是意指雖具有縝密的思考,卻經常忽略了單純的陷阱。看了﹝是否有一種液體會溶化所有的容器?﹞的內容你的感想是什麼? A:當在計畫一件事時,常常都需要等到實行了才知道會遇到的問題,有可能只是小小的一個點。就如同文中提到的,原本不認為有任何問題的計劃,一旦進入執行階段後,卻察覺到與計劃中的完全是兩回事。 C:有時候聽聽別人怎麼說似乎是有幫助。 B:當我們在面對某人的時候,有時候心若不夠開放就很難把新的觀念帶進自己的生活中,如何去感受新的體驗是重要的,這樣才不容易被自己困住。 A:我有三個感動― 從第一次的感動,看到學員對有困難及生病的學員,無怨無悔的付出和奉獻,如今記憶猶新。也因為加入認輔培訓的課程,讓我有全新的體驗,重新再認識自已。也因為學員的一句話「你變亮了,變快樂了」,讓我再一次感動到自己的被看見。 從不懂什麼叫認輔,經過老師的授課,資深學員的幫忙和協助,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如今才有深刻的認識和體會。到後來的接小團輔、個案以及接文書組長,從不能到能,這當中得到大家的幫忙和指教,都是我這一生中,很特別很特別的第一次經驗。我一直告訴自己,不懂就問,不會就學,真的,我真的做到了。這是我第三次的感動。 2. 麥哲倫的故事很傳神吧!島上人們在害怕,如果是我,我會如何自我對話。
C:故事中,島上的人們給了我許多的啟示,我常常迷失在自己的價值觀裡,大多數的人懶的和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不同的人接觸,其實追究底是因為害怕去承認自己與別人的不同,若如同文中提到,若堅持在某個想法上,就會看不見其他事物。會天真的以為世界是繞著自己運行的,心裡面容不下其他的不同聲音,還得堅持告訴自己我是對的。我知道那樣的辛苦,因為可以清楚發現自己是被騰空,那種抽離形體看自己的感受挺不好受的。 A:之前有聽過一段話我覺得很棒。意思是說傾聽之外,學習如何地表達然後適時的說也是重要的,也發現其實可以收穫更多。 C:說很好用,彷彿在說的過程中,腦會自己邏輯組織,重新找到新的思維。 B:有時候透過觀察會發現人執著在那個點上的辛苦,一層不變會有盲點,我看到閱讀單裡面就寫著每天觀察三項新事物,我覺得很有感覺,學空大的兒童行為觀察,我發現自己觀察力提昇了,雖然期中考試考的不理想,不過學習真的很好會有收穫,而且生活中都用的到。那天和兒子閒聊時聊到兒子的導師,我感覺到兒子的導師似乎不苟言笑,即使笑也是牽動一下嘴角而已。與兒子探討時,兒子亦有同感,言明老師卻是如此,即使講笑話給他們聽,自己也不會笑,我想這就是老師的盲點吧!很少笑,導致忘了怎麼笑,也不習慣笑。我問兒子你願意在札記上提醒老師嗎?兒子說『當然!我敢。』 3. 我們常習慣於工作或熟悉的人際關係上,有一大半的時間都不會有任何新發現。生活會被心情給掌控住。即使是情緒被牽動的每一天,也會有愉快或不愉快的事發生,因此總會覺得世界是以自己為中心在運轉著的。由於無法將自己放置在寬闊的世界裡,便會不自覺的有了偏差的想法。更重要的是,也不會察覺到自己對事物的看法或想法盡是盲點。 沒有察覺到而認定「只能這麼做」的事,其實是一點根據都沒有的選擇。 4. 當我們在面對事情時,要常思考「不做的話會怎樣」,這並非為了節省時間或花費。 最大的目的是要在人生中找回自在。在我們的工作或人生觀,是否因為認定「必須要做」的無數義務或習慣,而被五花大綁呢?試圖鬆綁生活中讓自己不自在的部份。 5. 不去強調規則,而是去訴求心情。這也是一種逆向思考的一種變通性,所有的事務沒有所謂的絕對,要透過不斷地試,找到可能解決的方式。文中的腳踏車與垃圾筒都是一個訴求心情的最佳寫照。如果用以往的「正面攻略法」而成效不彰的話,就試著「反其道而行」,這也是一種盲點力。塑造出柔性的態度,任憑發展吧!有時也會從中意外發現到解決的辦法。 結尾: u 發下紙張,寫下成員間彼此的優缺點。 u 完成後約定彼此互相提醒彼此的弱。 Lily :記得當我犯了老毛病時要提醒我,不然我雖知道問題點,但當下沒人提醒,我就無法克制,只能在事後後悔,現在你們也提醒我的弱,所以請在我又犯的時候使個臉色給我,或捏我一下吧!謝謝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