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8/05 00:10:18瀏覽1812|回應5|推薦53 | |
數天前 某日的黃昏 照列在國父紀念館附近散步 公園沒車 總喜歡抬頭仰望著天空走..... 哇啊~好美的晚霞! 滿天粉紅色的雲彩~ 真是久違了~ 可惜 只是在天邊的一小角~ 當然不如上次在海上看到的開闊.......不過也很滿足啦 趕緊拍下來 不然難保不會瞬間消失了!
上圖是2019年7月24日黃昏~ 和平號101次環球之旅 在返航日本橫濱途中 經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拉包爾港停泊時 第一次看到如此滿天鋪蓋著 令人驚喜的粉紅色雲朵~ 如此美麗浪漫 給人無限遐思的晚霞....... 回來後寫過一篇“當大海晚霞滿天” 簡單記錄了當時的心情~ https://blog.udn.com/lillianyi/128458973 難得三年之後 在台北的天空 悄然再現!
今天用這組照片 談一個美麗的話題~ “問世間 情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許”? 相信很多人聽到此話 會想起金庸的“神鵰俠侶” 會聯想到他筆下的~赤練仙子 那句被她常掛在嘴邊的話~ 她~李莫愁 武功高強 容貌端莊美麗 可嘆過不了情關 無奈成了可憐的悲劇性人物.....
其實這闋詞“問世間 情為何物~” 原創並非描寫男女間的愛戀 而是為大雁寫的~ 原文應該是“問世間 情為何物? 直教生死相許!” 並不是常聽到的“直教人生死相許”......
原作者是金代的著名文學家 歷史學家元好問 他出身書香門第 祖輩為官 自幼聰慧滿腹經綸 被譽為神童 16歲時他進京趕考 一天途經汾水附近 遇見一個唉聲嘆氣的獵人 他面前有一對已死的大雁~好奇地追問原由 獵人說 他一網原是捉到兩隻雁的 但其中一隻機靈的逃脫了 但當牠發現伴侶不幸落網 失去生命時 牠沒有飛走 而是在空中盤旋 非常悲痛的哀鳴環繞 最後竟俯衝直落墜地 自盡身亡..... 獵人說 他從來沒見過鳥兒殉情的事 讓他感到很難過~
元好問聽完這段淒美的故事 深受感動 直嘆“問世間 情為何物? 問世間 情為何物?”..... 最後他買下這對大雁 在汾水河畔葬下 並用石塊壘砌做標記 取名“雁丘” 同時寫下了“雁丘”這闋詞~ 它的開頭 即是那句經典名句: “問世間 情為何物? 直教生死相許!”
摸魚兒·雁丘詞 ~元好問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大陸的電視台很重視推廣文學藝術 尤其中央電視的藝文節目 常邀作家學者藝人朗誦詩歌 朗讀的水準都很高妙 個人非常欣賞喜愛~
下面介紹踐離朗誦~~雁丘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IsuMVIKvu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8lWsQeMJ0E 大陸男歌手周深 演唱的“雁丘詞” 為什麼強調是“男”歌手呢? 若只聽聲音 一定會被誤以為是女聲.....
下面的視頻 值得觀賞~ 是介紹元好問的生平 以及他在家鄉 保存完好的墓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8c0E7FTZz0
說過大雁的堅貞愛情故事~ 我們回頭來檢視一下人類的“世間情”吧 常聽到人們說的一句諺語~ “夫妻本是同林鳥 大難臨頭各自飛” 也許在過去的封建社會 男人可以娶個三妻四妾的時候 婚姻多屬媒妁之言 父母之命的結合 夫妻沒有感情基礎 大難臨頭或許真會“各自飛” 但是現代人的婚姻 多半是兩情相悅的 照理是不會隨便“各自飛”吧? 恐怕是變得“容易共苦 卻很難分享榮華富貴”?
也許有人說:不會吧?為什麼呢? 理由很簡單 一窮二白 民生問題都解決不了 哪有勇氣掉頭就走 落得獨自承擔不可預測的未知風險呢? 故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的機會不大
再則夫妻同甘共苦理所當然 早有不成文的道德規範 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一種不得不為的責任.... 家庭發生變故 不管願意與否 多數人只能認命的接受 因為反叛比逆來順受 需要更大的勇氣 所以有幸能夠否極泰來 也不算是值得載入史册的偉大事蹟吧?
但過了這個坎 飛黃騰達之後呢? 那恐怕會掉進另一種迷失中 尤其面臨“飽暖思淫慾”的誘惑陷阱時 雙方鬧矛盾見異思遷時 “各自飛”的機率就增加了~
有一說 “夫妻本是同林鳥 大難臨頭各自飛” 此一引述是錯誤的~ 原文應該是:“ 大限臨頭各自飛”..... 原意是指人生無常 明天會發生什麼事 誰也沒有辦法預料 “大限”到了 夫妻情感再好 也只能自己面對! 畢竟我們孤身一個人來到世間 也必將獨自離去..... 這樣的解釋 好像合情合理多了?
“大限臨頭各自飛” 雖是合情合理的必然結果 但不知有無“直教生死相許”的特例呢? 這是個值得關切的問題~ 也是今天想探討的主題 .....
能以生死相許的愛情 都值得讚許歌頌的嗎? 好像 也不一定吧? 生命是多麼的可貴 沒有了生命 還能有什麼呢? 人生的意義 豈止小情小愛兩情相悅? 除了愛情 我們不是還有親情友情 社會責任與國家民族大義嗎? 一個人怎麼可以沉淪在狹隘的“情海”中 拋棄生命和尚未完成譜寫的人生呢?
也許在很久很久以前 還年輕的時候 曾經為所謂“生死相許”這樣可遇不可求的浪漫而感動過~ 如今經歲月的洗禮淬鍊 早就失去了天真 會用更純粹更務實的態度看待生命 但是並不覺得有何遺憾 反而高興自己更趨成熟....
那麼我是屬於“生死相許”的反對派嗎? 也不全然啊~ 因為那是個有高門檻 有條件限制的領域 除非~除非..... 不能說~不能說 得先賣個關子!
“生命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 後面還有一句“若為自由故 兩者皆可拋”~ 此乃出自匈牙利詩人裴多菲Petőfi Sándor的詩“愛情與自由” 最早是由詩人殷夫翻譯引進 後來出現在魯迅的“為了忘卻的紀念”一文中 經過經典語文教材的代代相傳 成為莘莘學子琅琅上口 啟發生命 激勵人心的詩句.....
匈牙利詩人 是一個革命家 民族文學的奠基人 資產階級革命民主主義者 愛國詩人與英雄~ 著名的愛國歌曲“民族之歌”的作者 寫這詩篇時是1847年 正值赴戰場為理想從戎就義~ 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 自然是慷慨激昂 不容許有半點遲疑的 之後他參加瑟什堡戰役與沙俄軍交戰 從此失聯 有人說他是壯烈犧牲了 有人說他是被俘送到西伯利亞.... 當時是1849年 他只有26歲
不過在能找到的資料中 都是說他在那場戰役捐軀! 只是當時許多匈牙利人不願相信~ 寧可說 他們的詩人 是在戰場失蹤的......
裴多菲的生命雖然很短 但創作豐富 在說他的生平故事之前 先介紹一篇他創作的“我願意是急流” 這首詩 被列為“世界最美的情詩”之一 不過可能很多人都沒讀過吧? 趕巧遇上七夕 中國人的情人節 正好應景讀點情詩~
我願意是急流 ~裴多菲
我願意是急流 山裡的小河 在崎嶇的路上 岩石上經過...... 只要我的愛人 是一條小魚 在我的浪花中 快樂的游來游去
我願意是荒林 在河流的兩岸 對一陣陣的狂風 勇敢地作戰...... 只要我的愛人 是一隻小鳥 在我的稠密的 樹枝間作窠 鳴叫
我願意是廢墟 在峻峭的山岩上 這靜默的毀滅 並不使我懊喪....... 只要我的愛人 是青春的常春藤 沿著我荒涼的額 親密的攀援上升
我願意是草屋 在深深的山谷底 草屋的頂上 飽受風雨的打擊....... 只要我的愛人 是可愛的火焰 在我的爐子裡 愉快地緩緩閃現
我願意是雲朵 是灰色的破旗 在廣漠的空中 懶懶地飄來盪去 只要我的愛人 是珊瑚似的夕陽 傍著我蒼白的臉 顯出鮮豔的輝煌
裴多菲山多爾於1823年1月1日 出生在匈牙利的一個小鎮 母親是一個農奴 父親雖然擁有一個屠宰場 但家庭是屬於當時社會的底層~ 父親有意栽培他 讓他接受最好的教育 可是他15歲時 多瑙河泛濫成災 受到親戚破產的影響 生活過得很不安定....... 所幸 那時他已用三年的時間完成了在奧賽德的學業 他研讀了許多法國大革命的歷史 以及匈牙利古典作家的作品 民族主義意識強烈 還組織了進步學生團體~
他在1838年寫下處女作“告別”此作最大的特點就是 他一生遵循的“詩歌語言大眾化”~ 他認為“只有人民的詩 才是真正的詩”...... 1842年發表“酒徒”後 裴多菲正式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
他的早期作品 如~ “穀子成熟了”“傍晚”“我走進廚房”等50多首詩 被李斯特等著名作曲家譜曲傳唱 也讓他奠定了在匈牙利民歌的重要地位!
裴多菲23歲時 在舞會邂逅美麗的尤莉亞 他對這位伯爵的千金小姐一見鍾情 並展開攻勢 門不當戶不對的 他絲毫不氣餒 這位窮詩人面對阻力 在半年間寫了數十首情詩給愛人 如“致尤莉亞”“你愛的是春天” “我是一個懷有愛情的人”..... “淒涼的秋風在樹林中低語” “一下子給我二十個吻吧”等 當然還有~“我願意是急流”!
果然尤莉亞被他的情詩打動 一年後跟他走進婚禮殿堂..... 那時歐洲大陸各地湧起革命的浪潮 1847年起 他的作品多涉及當時政事 抒發時代的聲音 甚至領導反抗奧地利 並向起義者朗誦詩歌致意~
贏得美人芳心 有情人也成了眷屬 但他不因此沉迷與小情小愛中 失去偉大的志向與目標 在蜜月期間 他寫下“自由與愛情”箴言詩 “生命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 兩者皆可拋”!
當我們知道他的生平故事後 再讀這兩句詩時 是不是讓人更加感動呢? 詩人寫下金句 自己也身體力行 為自由奉獻了生命 享年26歲 留下22歲的妻子和1歲半的兒子 一生著作豐碩 包括800多首抒情詩 8部長篇敘事詩 另有80多萬字的小說 戲劇 政論 遊記 而且多數是在戰火中完成 簡直不可思議 真是了不起 也令人唏噓啊!
裴多菲山多爾 在歐洲文學史上確實是很特別的 除了是詩人 是民主鬥士 他還是匈牙利革命的領導人之一......
在布達佩斯多瑙河上的茜茜公主橋的東南側 有一尊裴多菲的塑像~ 早年去布達佩斯時 這座橋是去過的 不過那時並不認識詩人 與他擦肩而過 遺憾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6QlJLjHhAQ 喬榛 唐國妹朗誦~ 我願意是急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eTudPeLS5w&t=67s 易書 朗讀~ 我願意是急流
在許多人的腦海中“生死相許”的愛情故事 最容易聯想的 是什麼呢? 猜想應該是莎翁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吧? 確實也是個淒美浪漫的故事~ 自認是一個很容易感動落淚的人 可是不記得曾為這對苦命鴛鴦的愛情唏噓落淚過.....
羅密歐和茱麗葉 其實都還是孩子 生命還有許多要探索的事 還有很多責任與夢想有待實現 人生的路很漫長 沿途還有各種不同的風景 怎麼可以如此輕易“生死相許”呢? 是的 它就只是一個無動於衷的故事~ 還是一個在義大利北方 遙遠的維洛納的故事.....
那麼 在東方呢? 有沒有“生死相許”令人動容的故事? 恕我孤陋寡聞 還真遍尋不著~
不過近代有一對夫婦的故事 是讓我深受感動的 他們功成名就 人生無憾 他們的“生死相許”比大雁的殉情更圓滿更動人!
他是著名的計量經濟學家劉大中博士《1914~1975》 生於北平 原籍江蘇武進 ~今日常州 美國康乃爾大學經濟學博士 他是美國計量經濟學會發起人之一 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中 被收錄傳記的唯一華裔學者
他在台灣百廢待興 人心惶惶的年代 自美返國 參於重新制定各項財政稅賦制度 並修訂所得稅法和獎勵投資條例 在土地改革與稅制改革上 都有極大的貢獻 也為後來的台灣經濟奇蹟 打下堅實的基礎.......
他著作等身 在中西學界享有盛名 備受尊崇 1971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庫茲涅茲 曾在他去世後 寫過一篇長達16頁的文章紀念他~
劉大中先生多才多藝 是名滿菊壇的票友 曾在“群英會”粉墨登場演活了周瑜.....
他與夫人戢亞昭女士鶼鰈情深 1975年他檢查出得了腸癌 於是同妻子返回美國就醫 回到他心目中學術聖地康奈爾大學~ 可是因病已是癌症末期 情況並不樂觀...... 在一個深秋楓紅的日子 夫妻相偕飽覽湖光山色之後 在康乃爾山麓下 綺色佳湖畔的假日旅館中 夫妻同榻共枕 雙雙服藥仙逝 .....
雖然是自盡 但他們已走到人生的晚年 夫妻的願望都已實現 才能充分發揮貢獻 責任也已了了 能夠這樣結伴同行 離開凡塵 不是很美 很圓滿 很令人羨慕的抉擇嗎? 不是一個最好的~ 令人動容 沒有遺憾的“生死相許”嗎?
恐怕世間再也沒有這樣的夫妻~ 再也找不到如此美麗的“生死相許”了?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