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間選民對於和平與繁榮的渴望 /朱雲鵬
2005/05/31 02:37:35瀏覽916|回應0|推薦9
2005.05.30  中國時報

中間選民對於和平與繁榮的渴望

朱雲鵬

    台灣在經歷了選舉政治的洗禮之後,精準地捕捉民意的走向,成了媒體、社會科學研究者和政黨的一大難題。不論隸屬於哪一個黨,主要的政治人物均擔心,如果不能掌握所謂的「主流民意」,將無法在文宣的表達、輿論的影響,以及歷次的選舉中取得優勢。但是,什麼是主流民意?民意是穩定的還是多變的?主要取決於政治傾向還是經濟狀況?均不是容易探討的課題,需要長期與細心的觀察和分析。

    民粹爭取中間選票 短期間有效

    西方的公共選擇學中有一個「中間選民理論」,大意是說,如果全體選民對於主要議題立場的分布狀況,是像一座鐘般,持中間立場的人最多,愈往兩邊極端部分愈少,那麼政黨不管一開始是偏左或偏右,為了爭取到最多數選民支持以求勝選,後來都會提出向中間選民靠攏的政策。

    要實際應用這個理論,首先要確認選民意見的分布是不是真正呈現鐘形的曲線,而且此曲線是否穩定。如果把觀察對象放到實施選舉的第三世界國家,會發現多數國家的政治人物都一而再、再而三地透過說服、宣傳甚至民粹等手法,試圖來改變、操縱廣大選民的偏好,而且在短期間往往有效。例如過去在土耳其的回教訴求,印度的印度教訴求,以及巴西的反美民族主義,都曾是該國政治人物激烈使用過的口號,也都在數次的選舉中發揮了「功能」。

    但各國歷史的長期發展顯示,許多政治或宗教性訴求,來時快,去時也快。倒是在選舉中經常被冷落的經濟和生活議題,從長期來看,往往具有更深厚、更持久的影響力。高懸的願景、激情的口號有辦法讓人民暫時忘掉飢餓、失業、生活,但長期而言,後者是一日接著一日的實際問題,會發揮其重大影響力。

    其實,經濟和生活議題有重大影響力,是正常而且是符合人道精神的。民主的目的之一,就是改善人民生活。對中下階層選民而言,生活條件的改善是基本人權的實現;對一般民眾而言,經濟環境的改善,有助於所得和就業的創造,是追求幸福和發展的基本權利。

    經濟利益遭受威脅 將引發戰爭

    正因為如此,從歷史的長期演變來看,當經濟利益遭受到挑戰或威脅時,才是從和平走向戰爭的危險時刻。例如十六世紀荷、英兩大海上強權連年征戰,起因即在英國通過航海法,使得荷蘭無法繼續維持轉口貿易的霸權地位。後來英國對其北美的殖民地實行類似但更為嚴苛的法律,嚴重損害殖民地人民的經濟利益,被視為是引發美國獨立戰爭最重要原因之一。就連一般被歸因為解放黑奴問題而引發的美國南北戰爭,根據許多學者的研究,其背後也有經濟因素;以工業為重的北方各州主張貿易保護,相反地以棉業為主的南方卻偏好自由貿易以維持棉花出口管道暢通以及廉價農業機具的進口。過去如此,在我們所處的今天,以反恐為名義而發動的伊拉克戰爭,也被很多分析家視為實際上是為了獲取油田經濟利益的控制權。

    在這些背景之下,回過頭來看看台灣的狀況。我們發現,過去數次選舉競爭中發生過的意識形態論爭,在當時曾相當程度地改變了選民的偏好分布,甚至有學者用「兩極化」來形容其嚴重性。但選民是有學習能力的;在歷經一次又一次的選舉動員後,愈來愈多的選民漸漸了解,他們不再希望受到政客的民粹語彙所操弄;等到激情冷卻後,他們還是把生活重心,放回到如何追求自己生活和事業上的滿足感,也就是回歸經濟和生活的「基本面」。在這種情況下,之前提到的鐘形偏好分布狀況又重新顯現;主導選民偏好的基本力量,又從政治回到經濟;也就是說,大多數的選民都盼望影響國家未來走向的各類政治人物,都能夠採取或鼓吹可以增進經濟繁榮、有助於自己生涯發展的政策和訴求。

    以目前的實況而言,要讓台灣的經濟發展能持續有活力,除了在科技、教育和公共建設與制度等方面須加一把勁之外,最重要的恐怕還是兩岸關係的走向。這個議題同時牽涉到政治與經濟的層面;從經濟觀點來分析,需要先釐清兩岸的經濟利益在本質上是衝突的還是互補的;若為前者,再加上來自政治面的挑動,武力對抗大概勢所難免;若是後者為真,和平將成為多數人民偏好的選項,因為在全球化和區域合作的大趨勢下,這將是台灣提升國際經濟上競爭力,保持繁榮的重要先決條件,如此即使政治上分歧仍在,動武解決紛爭的可能性就大大地降低了。

    兩岸經濟互動 不是「非壹即零」

    就兩岸經濟互動或全球任何兩個經濟體互動的現實來看,並不適合用非壹即零的方式,來界定雙方的利益是衝突的還是互補的;無可避免地,有些項目會有衝突性,有些會互補,主要須看哪一種是「主要成分」。從目前各種兩岸經貿的統計資料來看,大陸的出口集中於低技術密集的商品,台灣則集中於中度或高度技術密集的產品,所以兩岸之間的經濟關係,如同任何兩個發展程度有相當差異經濟體之間的關係,以互補的成分居多。

    除了發展水準的差異外,世界上有很多雙邊經濟關係,是在雙方擁有互補的生產要素,配合相近的地理位置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例如像美墨兩國為進一步增進經濟關係,正式簽署了北美貿易自由協定,使得互補關係更為緊密。在兩岸之間,很明顯地可以看出大陸相對缺乏國際商業的能力,卻擁有為數可觀的高素質廉價勞動力,而台灣已累積豐富打入國際市場的商業經驗,但缺乏低技術勞力,所以生產要素上有互補性;再加上地理位置接近,使得兩岸發展出更密切的互補關係

    在這種情況下,配合中間選民定理,兩岸的和平和繁榮應當是有機會實現的。當然,這不表示兩岸不會有歧異,在許多領域不會有競爭,但除非雙方在實際統治上非拚個你死我活不可,多數選民應當愈來愈厭惡口水戰,希望和平共存,追求繁榮。在沒有其他特殊因素的影響之下,或者說在意識形態的重要性漸被民眾對經濟、生活和發展權利的需求所取代之下,我們或許可以預期主要政黨慢慢地往中間移動,以求贏得多數中間選民的支持。

    我們最好快一點做這件事。過去在經濟上和台灣產生經濟利益激烈競爭的,常是同樣身為四小龍之一的南韓。不過,根據日前發布的每人平均國民所得統計顯示,南韓已經超過了台灣,另外在自有品牌的行銷、文化產業的發展以及關鍵電子零件的製造和研發上,南韓近年來的成就也漸次超過台灣。如果這種趨勢延續下去,雙方的經濟關係反而有可能變成互補,因為屆時南韓會占有類似今天日本相對於台灣的經濟地位;這對台灣而言反而是警訊,警告我們不要放鬆經濟發展的腳步。

    (本專欄不代表本報立場)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kolalo&aid=9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