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5/15 02:14:05瀏覽406|回應0|推薦5 | |
話說今天公視的觀點360節目在討論新聞節目的發展與沈淪,紀錄片之中,一群記者為了拍攝麥克出庭的15秒鐘,每天守候在法庭前面,姑且不論後勤包含旅館人員設備及其他資源的浪費,每天的15秒真的有新聞價值嗎,或者說這算是什麼新聞,從一開始的走路方式、穿什麼衣服、跟誰招手到後來根本沒有東西可以報導,但競爭下,只有有人想要看這種垃圾,就是會有人報導。 本想說這是美國文化之下的問題,但回想起台灣的新聞內容,配合著TVBS晚間新聞製作人的說法(特別來賓),事實上如今的新聞界,就是如此無意義且充滿商業利益思維,不管新聞對社會有什麼意義,只要跟收視率有關,那就義無反覆的去做,哪管你去描述火車翻覆的情形是如何,或者模擬犯罪的過程,看男主角用什麼方式把被害者剝乾的每個小細節,新聞記者的工作儼然成為新興的小說家,真實性不重要,重要的是收視率,沒有新聞也要編出新聞,成本、設備都已經花下去的錢了,你能告訴我沒有新聞!? 新聞本應反應真實性,但如今商業利益充斥的環境之下,以成為一種笑話,收視率究竟代表了什麼,有必要六家新聞台同時都播出相同的新聞嗎?趕著事件發生的10秒內、一分鐘或五分鐘內報導真有什麼意義,更有甚者,在政治壁壘分明的環境之下,新聞台也會區分收視戶的需求,主動為其目標觀眾區分並選擇新聞與新聞內容。 我舉美國副助理國務卿之前遭眾議員質詢的答覆這一件事情來看,中視大赤赤的以出爾反爾為標題,整篇新聞重心在於,形容陳總統是毫無誠信與禮貌,無視與美國之間的情誼只懂做政治操作,而民視在同一則新聞時則略過此情緒性的談話,重點著重於美國不支持台獨這一件事,皆下來,今日的自由時報更把美國不支持台獨這件事換成了美國不鼓勵台獨。當然在此我無意評論哪一方的報導比較好,或者質疑翻譯的準確性,而是要藉此彰顯,如今的新聞記者不僅僅替觀眾選擇新聞,也替觀眾決定新聞的內容,並且還可以在文辭之間動手腳,來滿足屬於他們的收視族群的需要,真實性~真實性到哪裡去了? 你從不同的新聞節目中,得到不同的結果,記者們幫你判斷事情的結果、幫起思考事情的經過、幫你編造你想要的新聞內容,從南迴鐵路翻車意外來看,每個記者都是個出色的小說家、名偵探,我已經無法從此分辨出我究竟是在看新聞還是再看一部懸疑推理據,為何這群人不轉行做綜藝節目或是什麼玫瑰劇場而來新聞台搶飯碗,但令人遺憾的是,收視率掛帥的時代,大老闆們只在乎收視率,記者們也只在乎他們的飯碗,新聞節目中只充滿了商人們貪婪的嘴臉,誰在乎觀眾們的需要~他們在乎的只是那份統計數據。 『死一個人是個悲劇,死一百萬人只是個統計數據』~史達林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