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03 09:36:12瀏覽508|回應0|推薦1 | ||
找阿德勒(Alfred Adler)的書, 發現台灣陸陸續續也翻譯了幾本, 可是除了志文出版社的『自卑與超越』以外, 居然都絕版了。 平常常在茉莉看到阿德勒的書, 那時候都想大概不會再看阿德勒了, 畢竟就一個自卑情結而已嘛, 所以再便宜都沒有想要買, 即使偶爾便宜到不像話, 有一點點動心,畢竟是心理治療的一個大咖, 想說買來放著,就算是用來紀念自己年少時候的心情也好。 但是想到家裡堆放成山的書,還是都會打消念頭。 ********************************* 沒想到現在又重新想弄清楚阿德勒自己是怎麼說的。 查了一下博客來,應該有五本上下有翻成中文。 但是沒想到買起來放著,現在就有點點後悔, 現在的心情是,再貴也願意買來看,因為現在用得上啦。 可是看到家裡堆積成山的書,又知道平常也不會想買來放著。 老實講,如果不是有機會參加曾端真教授的阿德勒團體, 有她剛剛受完訓練那樣的豐富的應用,以及實例的討論, 光看書是沒有感覺的,看再多的書,那個操作,以及操作之前的連結, 那個智慧的閃光,不太容易出現的啦。 ********************************* 蠻開心的,在兩個不同的個案的研討裡面, 大概領悟了甚麼是『替代症狀』。 一個名詞的『知道』是一回事, 能夠有那種『眼光』和『感受』去覺察到這些,又是很不同的經驗 大二的時候有機會參加(應該說是旁聽啦)過陸汝斌醫師的精神分析的討論會, 那時候『知道』了替代症狀這個名詞, 而要這麼多年,到現在,才有一個領悟,一個insight,一個感受。 或者是理論,或者是技巧。 於是就出現了重新閱讀的快樂, 二十幾年前讀過,然後自以為了解了,所以可以放下的書, 現在重新讀起來,卻感受到很多樂趣以及智慧, 這是很棒的感覺, 同時,也提醒我一點,有時候以為了解對方, 其實只是因為自己不夠高, 如果我比圍牆矮,如何能夠看到圍牆裡面美麗的花園呢?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