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給孫效智老師的一封信:我的倫理學觀念
2009/09/12 19:12:51瀏覽503|回應0|推薦1
孫老師:
倫理學這門課,我越上越發現:「我竟然越來越有成為對他人做道德判斷信心歸零者的傾向」。
我自認我比較偏向正義論,因為,我個性中明顯的重視事情進行過程的公義勝過事情產生結果的好壞。對人對己我渴求「真誠、真實」,對事我渴求「公理正義」。我心中擁有明顯的道德尺度,我用這樣的尺度時時的丈量自己,也不吝於用樣的尺度時時丈量我周遭的人。我也知道,這樣的評論中難免隱含著”自以為義”的苦澀,但是,那又有什麼錯啊?追求「公平公義」有錯嗎? 追求「真誠互信」有錯嗎?
古裝戲劇裏頭受寃曲人的常常吶喊:”「天下,還有沒有王法啊!!」,而在我心中常常出現的吶喊則是:「這世界難道沒有公義嗎?」。現實生活中,我一則以不吃冤氣、不吃虛言假語,二則以容不得不公不義橫行無阻。我自我要求:絕不欺壓人,儘量不一口兩舌,任何話我若是敢在背後評論,就得敢在當事人面前直說,否則我就不說。我期許自己能真實無偽。期許自己能符合公理正義。我自認比很多達官貴人活得高風亮節且人格完整許多。我還熱衷明白何謂真正的公理公義,為了確定我真的是行在正路上,我追求能清楚明白與判斷什麼是正確的道德觀。我心中期許自己:除了是個好人還要是個有思想有能力的好人,康德說:「有兩樣東西,我思索的次數愈多,時間愈久,它們充溢我愈見日新月異的驚異和嚴肅之感,那便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呵!!這正是我所盼望的自信。
但是隨著一次次的倫理學課程,我那一向自以為是的道德主觀判斷,越來越失去光芒。我所深信應然被實踐倫理觀,越來越成為我胸中拿不出來的利刃,再也無法扮演我所謂的「斬奸除惡」的英雄角色。怎麼會這樣??到底發生什麼了???
我很難再怒騰騰的斥責別人:不誠信、人格低劣的投機客,只顧利益沒有正義感的小人,虛偽無定的兩面人,可恥的既得利益派,缺乏道德良知的壞胚子,搞不清事實的蠢貨,讓人失望的政客級人物……,很難再告訴兒子和學生:「…你不聽我的,將來就會後悔…。」。
啊!!老師,這些”分析來分析去”的倫理學課程,讓我越來越不肯定自己的道德論述絕對正確。我越來越不能斬釘截鐵的說:「你錯了!!」我,還能判斷誰呢?我只能判斷我自己。怎麼會如此沒勁啊!我原本認為學了倫理學,我的正義感會如虎添翼般的更有力量呢!
2008年1月的學期未,我暗下決定,我不要再管他什麼倫理學的論述了,我只要管好我自己,能問心無愧的做”人” 就好了(最好能做到如同古之真人,「其寢無夢,其覺不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莊子。大宗師)),我做一切事,只要對得起自己良心就得了!不要再去搞什麼道德判斷,弄清孰是孰非了。不料,第二次工作坊分配教案設計時,我竟拿到倫理學的議題。我平生最討厭一窩瘋,所以當第二次工作坊叫大家”搶”拿教案主題時,我心中暗想:「區區在下某,我,當了二十多年的老師,有什麼題目的教案,我會寫不出來呢?怕什麼,做人要有信心,搶,太麻煩了,我不搶,我等大家拿完了剩什麼我就拿什麼唄!」結果,就拿了個倫理學議題:「做行為道德判斷時和行為有關的因素」(現在,您知道大家多怕倫理學了吧!!??)原本針對議題,照本宣科,語重心長,信心喊話的寫個教案絕對沒問題,我的問題是,對於我該負責寫的倫理學議題,我本身的中心思想就混混沌沌。我自己都迷迷惘惘,沒有答案,如何能去闡述理念?如何能去教化他人?我必需先解決我內在對:什麼是道德?充滿不確定感的根本問題,才能把”行為的道德判斷”這個教案好好的完整的寫下去。因為,惟其如此"道德高尚"的我才能教的充滿使命感,教的不違天良。原本我是我是用認命的心態來面對這件事,我想,這真像人生,總是越不想理會的偏就越得理會,越不想去管的偏就越得管,逃也逃不掉,認命吧,重新讀重新想就是了!!沒想到,比較深入的查詢道德和道德判斷的議題後,再重看老師的講義竟然看出了一些滋味。有些議題,竟然讓我越看越有趣,越有趣越看,開始了雞生蛋、蛋生雞的良性循環,看著想著,本來己有個:沒”玩”沒了充滿趣味的架式產生;結果,這學期一開始上倫理學(下)沒多久,我那無奈的感覺又來了,我的迷惑又來了,我又開始我的「道德判斷信心歸零」之旅了。覺得很無明。
當我在著手寫倫理學期中報告心得時,內容原本是想表明我認為對別人做道德判斷是虛無且無用的事(我也許該用”艱難且需要謹慎”來替代虛無且無用,但我內心深處真實的感受就是虛空難解。)因為道德判斷從行為到結果,都會發生:人心隔肚皮所以不知,世事有因緣因此難料的問題,既然又不知又難料,判斷的變數不定,怎麼能做判斷?既然無法判斷,還試著判斷什麼???…???人,只能判斷自己啊!!我的正義之劍只能揮向自己啊!!我現在只能教學生” 修胸中之誠,以應天地之情而勿攖。”教學生行為的道德判斷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可是,這不是太便宜了惡人嗎?我一向認為惡人之所以敢一再作惡而不知悔改,好人要負一大半責任,因為好人太無能。好人,要不是沒辦法整治惡人惡事,就是習於原諒、寬恕,這是不對的。惡人的被寬恕必需在他為所行的惡負責後才能給予。這是人間,不是天堂,超義務不該被濫用。有能力的好人對寬恕的濫情,其實正是無能力者被欺壓的根源之一。我原本想教學生的是這樣的觀念。我一點也不喜歡我自己在對他人做道德判斷必要性這件事上,現今所存的這種虛無感。我的倫理學期中報告心得,就在這樣的無奈中走筆行文,沒想到寫著寫著,我腦中突然浮現余秋雨在《山居筆記》-《蘇東坡突圍》一文中的一段話:
成熟是
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
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
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
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
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
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
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
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
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
於是我的期中心得報告,變成了這樣一封信。
啊,是了,我想在道德這條路上用心求真的我,此刻的迷惑也許是我倫理學觀念進入成熟前必然的過程啊!!「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現在的我是不是不僅不要煩亂,更該滿懷信心的繼續努力,耐性的等我那目前紛雜如湍急細流的道德觀慢慢匯流成湖呢?
我和我的道德觀一起漫步在生活中的每件事上。它,是我身為人、處於世的心靈內在根本。我希望它終究能成為一片美麗的大湖,美麗又沉靜,並且能「…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莊子。應帝王)」那該多好!!
於是我想,我這些道德判斷信心不斷歸零的迷糊狀態,也許該算是歸零歸的好,迷糊迷的好吧!
建設之前必先破壞,不是嗎?這樣的破壞,未來是否能重新建設的更好,我也不確定。不過,不管如何,到目前為止我都要:
1、真心的謝謝天,是機緣巧合讓我有因緣來修生命教育課。
2、用力的謝謝我自己:謝謝自己,當初,在念頭亂轉間,昏頭昏腦的選擇來修了生命教育課程。
3、用力的謝謝您:謝謝您沒有因為我們是學分班,所以就隨便放水,仍然對倫理學課程內容絲毫不馬虎。
因為這樣我才有機會重組與衝撞我的道德觀念。讓我那曾經意氣風發的道德正義感已然蛻變成為:「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這的確是一種美好。值得感謝!!
最後謝謝您那,不厭其煩底不斷重申倫理學裏重要觀念的耐心。是這樣的耐心,讓我慢慢看見自己的偏執。未來我那湍急如細流的道德觀能不能慢慢匯流成大湖尚未可知,但是,眼下能如此真正的自知無明,我已然感恩,謝謝。

教安!
並願
閤家平安,美好!
                                  愚生  敬上 于主後2009年10月30日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fe2008&aid=3311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