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23 17:09:05瀏覽338|回應0|推薦3 | |
吾鄉中生代詩人、小說家陌上塵將由本縣國際文化觀光局出版兩部小說集:「陌上塵勞工小說集」、「陌上塵鄉土小說集」。這是對陌上塵文學上努力與成就的肯定。就本縣的文化財的集藏說,是重要貢獻。放在文學史的脈流裡,像陌上塵這樣的作家、作品畢竟不多。後世代的人會相信筆者的論斷是正確的。 放在文學史來看:「勞工文學」(工人文學)與農民文學一樣,往往是在社會主義運動帶動下農工覺醒與被重視的結果──農工文學往往帶有強烈的使命感與運動性;相對的,其文學藝術性便有反省的餘地。例如:日本林房雄的「蘋果」(1926)、萊蒙脫(W.S.Reymont)的「農民」(雖然得了1924諾貝爾獎),就是與人「精神面的誠摯」不夠的感受。 反觀台灣的農民文學大家鍾理和先生、工人作家楊青矗、陌上塵等,其作品精神與表現便自在悠然脫出綱領先行,運動使命的侷限感。也許文學藝術不能說臻及至高境界,但文學本份本色是值得後人崇敬效法的。 陌上塵擁有誠實樸質的詩人之心。勿論就職場親身感受,或故鄉召喚的表達,都是誠實感人,樸質得叫人心疼與敬佩。 日本人類學者稜部恆雄在編著「文化人類學群像」乙書提到,人文社會研究的方向與成就,往往與下列因素有關:家族地位與個人在家中的位置,族群在國家的相對位置,感情或性愛經驗,疾病史,生理與年齡,早年職、專業,大時代趨勢的影響。以這點出作為作品context研究,瞭解陌上塵的作品背景,是進入「陌上塵文學」的鑰匙。 筆者與陌上塵不但同鄉,接觸中對彼有較深的理解,而且頗有「感應」:身世之嘆,生長之苦,感情風雨,疾病糾纏等等。而彼是誠樸的人;化虛以存實,作品中可以瞥見到那孤單卻挺胸徐行的背影。 存在過的就不會消失,陌上塵走過風雨水火,回首以觀:「一切都很好」。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