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18 23:56:55瀏覽714|回應1|推薦96 | |
生命走到盡頭,是何等的模樣?生從何來,死往何處?生來我不知,死後覓歸處。 自小多思又多慮,感受到死亡的無奈和恐懼,每每看到墳墓,心生畏懼,告訴自己,我以後不去那裡。 來到了吳稚暉的海葬處,看那裡樹木參天,海天一色,遙遙相對大陸廈門的海域,立於岸邊,海風徐來,心曠神怡,心裡有個底。 結了婚,夫婿從軍,聞言國家替他們留一位,妻以夫為榮,夫以妻為貴,言可同穴而眠,死後相隨。後因台灣地小,土地珍貴,不興土葬改塔位,想起與他人同擠一起,着實不願意。 公公過世,婆婆把祖墳改家廟,地方不大卻分四梯,說可家族四代同堂在一起,看那邊昏暗黑漆,兒女掃墓北到南也不易,算算,還是另謀棲地。 法鼓山有個生命園區,不築墓來不立碑,土地為了環保不浪費,只要有興趣,到北縣府登記,植存那天行禮如儀,手續簡潔有力,骨灰分為五,裝入易分解的玉米袋,為免執著,分開植存五個洞穴,放入骨灰覆上花瓣再鏟土一杯,如此完成了手續。 玉米袋隨土隨雨分解,骨灰與泥土相融,完成一身靜寂,回歸大地。 如今心裡有了譜,五指山與家廟不用去,海葬申請費手續,回歸自然,讓大地生生不息。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