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16 05:56:44瀏覽175|回應0|推薦2 | |
大人物們留下的痕跡 不久前,在手術復原的時候,有機會讀澳洲的建國歷史。今天的澳洲是世界公認的一個公平,公正,民主自由,社會和諧,族群共存,充滿著同情心和樂於助人的好國家,曾經有許多次聽到外來的朋友們,將澳洲譽為天堂一般,澳洲人也以他們的文化為榮,不僅人們的口頭禪是fair enough, 他們的國歌更是Australia Fair,表示一切都講究公平和公正,給每個人一個fair go,因此來到澳洲一無所有的移民們,幾年的辛苦奮鬥以後,都有所成,就是因為有fair go的機會。然而澳洲建國之初並不是如此的幸運,最初的移民有一多半是英國及愛爾蘭(尚在英國控制中)的囚犯,另外一小半是軍隊官吏和極少數的眷屬們,那時的英國人對付囚犯極為殘酷,鞭笞不斷,在長達十個月由英國來澳洲的旅途中,不知有多少人受到百次以上的鞭刑,曾有記錄顯示,有一次運輸囚犯的船隊,有一千餘囚犯到達雪梨時,居然有7百多人體弱至不能下船,而歷史記錄顯示,澳洲最早的幾位總督,對於囚犯都不當人看待,這幾位總督包括那位引起『叛艦喋血』的殘暴艦長,因此當過半的人口都得不到公平的待遇,所以社會的進步緩慢,這種情況一直到Macquarie總督到任後才有改善,這位將軍出身的總督,出生貧寒而深知人性,不僅改善了囚犯在航程中的人道待遇,也給予囚犯們應有的尊重,甚至給予他們和普通人一般的發展機會,讓他們參予各種建設,發展農場和牧場,甚至於利用貝有專長的囚犯,主持建設計劃,成功後賞還他們的自由,在這樣的鼓勵下,許多巨大艱苦的工程都完成了,例如由雪梨穿越藍山進入內陸腹地的道路,在囚犯的主導下,僅用半年的時間就開通,開啟向內陸開發農業的機會,然而在澳洲開國以後的20多年,人們始終無法穿越藍山山脈的障礙,甚至於還不知道山後有的是廣大的肥沃土壤,又如今天雪梨市街的無數古老建築,都是利用當地特有的花崗岩建造,據聞都是Macquarie總督時候囚犯們的辛勞成果,然而Macquarie總督對於當年囚犯的貢獻尚不止於此,他更進一步的容許囚犯中的專業人士,例如律師,會計師,建築師等恢復執業的機會,而且還給予他們的參政權等,這些在當時極不尋常的自由派措施,終於惹毛了極為保守的高等法院法官,從此以後惹來了不少的非議,甚至還有專著非議Macquarie總督的作為,令他不得不辭職回英國,結束了12年的任期,而且鬱悶不樂而終。然而兩百年後的今天,Macquarie總督的那些極不尋常的措施,正是奠定澳洲成為一個公平公正,人人有機會的fair country。後世的歷史學家一致公認Macquarie總督的貢獻,並且尊他為澳洲國父,他在英國的墓園也列為澳洲古跡由國家保養。然而那些在Macquarie總督之前的統治者,他們的強力鎮壓,壓抑人權,是一些人們常見的歷史,因此在他們的身後留下的痕跡,也就不吸引人了,所以他們不過又是另外一位時代的過客而己,然而Macquarie總督在世之時,雖然遭到不少的毀譽,但是他在任12年留下的歷史痕跡,讓2百年來的後代們享福,這樣的大人物自然值得敬仰,也難怪澳洲歷史作者,Manning Clark,用了3章的文字討論Macquarie總督的功跡了。 現在可以回頭看,我們這一代應該是中華歷史上最幸運的一代,因為我們有機會見到父輩們的蓽路襤褸創建民國,自已又幸苦的投身於國家建設,現在又有機會看到那些亨受幸福成果的後代子孫了。這樣的由苦至樂,由貧及富的生涯,我們都見到了,真是絕世難逢的機運。然而也因為有了這樣的機遇,才讓我們有機會,在歷史學家們之前,憑著我們的豐富人生經驗,廣泛的知識,和現代化的看法,對於過去的那些大人物們留下的痕跡,有了自己的回顧和感受。 以我的平凡父親而言,他和其他人一樣,從年輕時就拋家棄眷,追隨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在他的不到50歲的生命中,似乎不曾有過一刻,和領導人有過不同的思想,他留下的自傳就是一個明證,而我們這一代也同樣的是歡呼領袖萬歲口號下生長的,當然也不曾有過任何異想,總是相信大家努力一定會有好的結果,當然今天我們是有了兩個比較以前要富裕一些的團體,可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令我有種感想真需要那麼蠻幹嗎?難道沒有另一條思路來達成今天的經濟成就?一定要用狠手段嗎?還有那些現代人們不(敢)說不(敢)想的,社會的公平公正和自由民主?讀了澳洲Macquarie總督的有關歷史以後,總算是找到一條解答問題的路線,那就是大人物們的智慧和見識有很大的差異,中國近代史最著名的兩位領袖,和Macquarie總督相比,他們同樣是中學程度的學歷,都和軍隊生涯有關係,也都捲入了政治鬥爭,天天面臨政治敵人的批評指責,但是面對這樣的情勢,Macquarie總督選擇是大英帝國的傳統政治,包容而不屈,直到最後辭職為止,到那時,他己經為社會和經濟建設立下基礎了,令以後的政治敵人不能再改變什麼了。但是我們的領袖們,選擇了武裝對抗和社會對立!如今回想起來,他們留下的痕跡多的是腥風血雨。為什麼中澳的領袖們的表現會有如此具大的差異呢?我惟一能說的是Macquarie總督曾經在埃及、印度和美洲駐軍,並且參予美國的獨立戰爭,因此深刻的瞭解一個弱勢社會人們的呼喚,這樣的呼喚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英國保守份子不瞭解的,所以他在澳洲推行的政策深得民心,但是也失去了貴族們的支持,因此卻為澳洲社會發展立下基礎。所以讀了澳洲歷史以後,我覺得遺憾的是,我們的領導人的見識不同,選擇不同的路線,帶我們走上了一條嶇坎的道路。 百年後的今天,回觀大人物們留下的痕跡,也只有感歎,也是命了。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