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還我抗日國軍的尊嚴和榮譽
2012/06/24 13:22:27瀏覽146|回應0|推薦2
又是七七抗日紀念,每年到此時都會想到,好像我們對於那些抗日國軍袍澤們,無論他們是陣亡,病故或高年尚存的同胞們,都有一份濃厚的歉意,那就是他們的尊嚴和榮譽,都己經過了74年,我們一直都在迴避這樣的一項問題,如今參加過抗日的國軍們幾乎都己經凋零殆盡,尤其是那些中低级的官士兵们,他們己經沒有能力來談當年勇,也更不會有力氣去爭取他們應得,而從未享有的社會地位,所以到如今己經不是他們的尊嚴和榮譽的問題,而成為我們的社會是否要有一個高尚的社會道德情操和公義的事情。當年的他們和我們一樣,希望用生命來抵禦外侮,保護一個公平公正,民主自由,有尊嚴和榮譽的國家,他們己經儘到作為一個國民的天責,但是後來辜負了他們,又放棄他們的卻是用血汗來護衛的國家,甚至於人性最基本的尊嚴和榮譽都沒有給過他們,今天我們的國家有了高度的成就而大家高興,可是建設這些成就的人們,遭到的命運卻是社會的不公,不義、和忽視。
回頭看西方社會那幾位倖存的年過百歲的一戰老兵,他們最後的日子都會登上媒體的頭版新聞,而那些己是九旬的二戰老兵,每年都指望著軍人節的那一天來到,因為那是他們的日子,人們都會向他們歡呼鼓掌,感謝他們的貢獻,他們也欣然的接受這樣一天的尊嚴和榮譽。而我們的社會何曾有過如此高尚情操的表現呢,更不用說還有人有意要貶低抗日的歷史和貢獻。
過去我有多次文章介紹澳洲是如何慶祝他們的軍人節(紐澳軍團日) (请看視訉連结) ,在這一天老兵們將他們的勳章擦亮掛在左胸前, 和袍澤們一同抬頭挺胸, 在軍旗和老軍長的領導下大步前進, 接受民眾的歡呼和掌聲, 這是他們一生中最值得高興和驕傲的時候, 如今因為老兵的凋零, 他們又允許老兵的後人們, 將勳章掛在右胸前, 同樣的走在軍旗下, 代父出征, 維護家庭的榮譽和傳統, 這樣的表現令人敬佩. 所以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巳有96年, 二次大戰也有77年之久, 但是澳洲軍人節的活動盛況有增無減, 如今更發展到每年的這一天(4月25日), 有幾萬年青人遠赴法國和土爾其及大洋洲的古戰場, 尋訪親人的古墓,參予現場的紀念活動, 以2012年為例, 在國家總預算赤字的情況下, 仍然編列有8000萬澳元預算, 支持2013年在世界各地古戰場舉行的澳洲軍人節紀念活動, 反應這樣的一件盛事在政治家心中的重要地位. 而最重耍的一點, 整個軍人節紀念活動都由民間組織的澳洲退伍軍人俱樂部(RSL Club)主導, 政府只是居於支持和協助地位.
這樣的一項高標準的社會情操,正是我們的社會欠缺的,因此有幾位和我有同樣看法的朋友們, 組織起來預備和澳洲的退伍軍人俱樂部連絡, 希望爭取在明年以後, 允許我們的抗日將士及後人們, 有機會以二戰同盟國的名譽參予澳洲的軍人節遊行和紀念活動, 希望首先在澳洲獲得一些經驗, 今後在時機成熟時,再將這樣的活動帶回國內, 畢竞我們的中國遠征軍和以後的駐印軍, 在二戰時在緬甸戰場上都是和大英帝國并肩作战的盟軍。

有朋友提醒,當今抗日國軍後人的第三代,因為歷史的長期忽視,他們當中有許多對於先祖們的犧牲和貢獻所知甚少,如今我們的努力正是要如何去補救这项缺失,令我们無論對於歷史,人性,社會及個人都要有所交代,所以在此特別提醒新一代的年青人,如果你知道你的祖上曾經參加過抗日戰爭,你就是抗日國軍的後人,如果你的祖上是中國遠征軍的一員,曾經在緬甸戰場效力,你就是中國遠征軍的後人,因此希望你瞭解,你和我們一樣承襲了一項義務和責任,要努力的維護他們的尊嚴和榮譽,因為他们曾经為國家做过重大的犧牲,為中國嬴得最后的勝利,没有淪為日本的亡國奴,保障了中國的尊嚴,独立和自由平等,也因此今天我们才能高傲的站在世界舞台上,毫不羞愧的以中華民族的一份子為榮。因此希望你看到此信息以後,和我們聯絡,支持我們和澳洲退伍軍人俱樂部的交涉計劃,爭取參予他們的纪念活動機會,為今後在我們自己的國土上辦纪念會先做準備,如果你的高齡祖上是中國遠征軍的一員又健在,更請儘快和我們聯絡,最快在明年四月底(若交涉成功),希望這些高齡的抗日國軍來澳洲雪梨參加記念軍人節活動,我們將用車載,或輪椅,或牽扶著他們,在雪梨的大街上接受愛國僑胞們和感恩的澳洲人的歡呼致敬。還給他們遲來的尊嚴和榮譽。建立这样的模式以後,今后就会有一股团体力量来獲得社会的認同。

飲水思源,記得20年前尚有英國的柴契爾首相遠赴美國芝加哥,向中國遠征軍新38師113團團長劉放吾將軍致謝,感激我國軍在緬甸仁安羌戰役,以少擊眾打破日軍的包圍圈解救英軍的貢獻,而國人對此事都沒有識認,此外孫立人將軍在缅甸的战绩,也漸為國人淡忘,因此要維護我們親人的尊嚴和榮譽,還是要由我們自己開始做起。

视频: 澳洲是如何纪念軍人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wMDQwMDI0.html
联络E-mail: scyu369@gmail.com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zhi12&aid=6570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