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將荣誉还给抗日小人物的好影集----中國遠征軍
2011/06/07 06:40:41瀏覽291|回應0|推薦1

將荣誉还给抗日小人物的好影集----中國遠征軍

我一向喜歡看中外的戰爭電影和相關的戰史,但是一直到看完了這部中國遠征軍影集以後,才對中國的影視界有了敬意,因為這一次他們由基本上做對了,原因有三:

第一, 這部影集是以一位中下級軍官和他的部下們為主體的故事,敘述遠征軍在印緬作戰,受苦受難及受騙的故事,劇中主角韓紹功征戰數年,屢建奇功,也屢臨死亡邊沿,不僅沒有升級,反而下獄幾次,這樣的遭遇,正是抗日戰爭我們的兩仟多萬軍人的共同命運,也是後代子孫非常希望知道,而社會媒體一向忽視的故事。長期以來,官方媒體只知道報導大人物,有如一位師長如何升為集團軍司令,然而他們在戰後,回憶八一三松滬戰役,僅知道我師有5位團長陣亡,而他們的名字都不可考了,更何況那些在同一戰役陣亡的二十萬下級官士兵們了,還有,那些在死亡邊沿掙扎了三個多月又活下來的四十萬部隊,他們的故事又是如何呢?至今沒有人知道,例如在澳洲圖書館看到的老報紙報導(1937916,雪梨晨鋒報Sydney Morning Herald,引用倫敦電訊報新聞), 有桂軍4個師徒步北上援滬,他們在浦東戰場僅維持了一個多星期就全軍毀滅,如此悲的歷史,如今沒有一點史料可查,難道他們是坐在地上任由日軍屠殺嗎?我不相信他們沒有抵抗,沒有發生可歌可泣的血淚故事,但是現代的史料沒有記錄他們的這一段事跡!如今中國遠征軍這部影集,選對了製作方向,將重點放在那些拼生死的低級官士兵們,將他們的苦難和感受,點滴的呈現在觀眾的面前,讓觀眾們體那種拚生死的情景,瞭解勝利之不易及和平得來不易。我們不必去深究主角韓紹功是否真有其人其事,但是他的遭遇和命運,在當時的遠征軍一定有類似的故事發生。

 

近十年來,美國出產了兩部以二戰為背景的影集,都非常成功賣座,一部是兄弟連(Band of Brothers)(2000),敘述美軍101傘兵師E連的故事,另一部是2010年發行的太平洋 (The Pacific),是兩位二等兵的親身記實的故事,這兩部影集由基本上改變了人們對於戰爭的看法,無論是勝或敗的一方,他們都有殘酷的一面和不為人知的史實,我欽佩西方人有勇氣就事論事,敢面對著歷史,即使是一位列兵也敢於將自己的見聞感受,忠實的記錄下來,而這兩位在太平洋戰爭生存下來的美軍陸戰隊第一師的列兵,Eugene Sledge後來成為生物學博士教授,另一位Robert Leckie是美聯社的名記者,他們都有著作等身的成就,但是戰 記都是他們的第一本書。所以名演員Tom Hanks 和大導演Steven Spielberg 聯手將這些戰爭中的小人物故事,呈現在大眾面前,一改過去戰爭片成王敗寇的定律,在兄弟連和太平洋兩部影集中,沒有推崇任何一位將軍,只有連長和列兵的感情和互動,因為兩位製作人認為,在二戰結朿後的60多年,應該將小人物的故事放在檯面,讓戰爭的真實面目出現在觀眾眼前,我們嬴得了二次大戰,而功勞還是那些拼生死的小人物們的貢獻,他們不應該只屬於那些官方的統計數字而已。

中國遠征軍這部影集,由這個角度來敘述故事,令我敬佩,也是早就該做的事。

 

第二:     這部影集總算是正面的肯定了國軍對日抗戰的史實,告訴同胞們,我們有的是英勇      將士,他們不畏日軍的強大炮火和強攻猛衝,堅守陣地,雖然這部影集很遺憾的沒有製作Documentation來說明有關故事的來源,但是他們引用日方的說法,在同古戰役中他們陣亡5千士兵,這樣突顯對手的厲害,因為國軍第200師能夠由同古突國,又轉戰緬北,最後有四五千人翻越野人山返回雲南國境,是一可信的歷史,因為那時候國軍的一個師的編制才8千人,所以就雙方的傷亡比例而言,200師是嬴了這一戰役,若以日軍的優勢火力,這一戰役當然是辛苦倍至,所以戲中的表現應不為過。因此建議製作單位應該倣傚美國的作法,再製作一集documentation,將歷史依據說清楚,為什麼要這樣取材。

現在美國估計參予二戰的兩千多萬軍人,倖存者不到一百萬人,而我們捨生抗戰的人們更多.犧牲更大,而倖存者更少,但是美國人留下了大量的史書,而我們沒有,在圖書館中幾乎找不到有關抗日戰爭的歷史書本,我們的中青代也說不出一點抗日戰爭的印象.甚至於十年前我在中國旅遊時,見物觸景而說了一些國軍抗日故事.不想四周的同胞們會嚇得四散,怕惹禍上身,如此的不重視歷史,不知感恩,令我覺得難道我們真是二戰的勝利國嗎?忠實的回歸歷史真象,是我們這一代的責任,今天在台灣有百萬的退伍軍人,在舒適的生活之餘,也應該提筆寫出你們的記憶,為歷史留下一些見證。.

 

第三:     這部影集勾畫出來發生在當時的一些社會問題,例如眾所周知的順口溜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和 「發國難財」等, 在劇中也提供了那時候積極報導這些社會問題的新華社的觀點和他們的努力。如今己是事過境遷,我們倒是可以回顧那時強調這些社會問題的必要性,也可以和二戰的其他同盟國比較一下。當然,作為一個監察社會和政府的反對黨角色,提出問題是當然的職責,這一點是無可厚非。只是提出問題的時機是否妥當?而劇中用很多的時間討論這些問題,相信必有依據。今天我們己有許多的資料和知識可以理解,為什麼過去的人們,對這樣的社會問題有噁心的反響。所謂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等,不過是反應一些不當的消費行為,即使不當或不順眼,那也是社會經濟活動的一部分,有一部分人消費,就有另外一部分人獲利,更有一部分人因此而生活下去,這是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尤其是在戰時,經濟活動受到很大的打擊,任何刺激經濟的活動,在經濟鏈上都有幫助--上至富商下至跑堂--都有收入過安定的生活。況且在國外,他們還不定時的將久經沙場的將士們調到後方大城市,讓他們重新充電恢復心智,再去接受未來的挑戰,如果,按照發明這句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 順口溜的朋友的心思去推想,大家都應該去吃軍中乾糧,那時候的社會經濟大概在勝利前就己垮臺,受害的民眾更多,也正是達到日軍要全面封鎖中國經濟的目的。所以今天看來,當時去渲染這項問題的記者們,真是不成熟,這樣的過火的言論,不僅影響了抗日的民心士氣,也影響部隊的作戰心態,因為他們利用同胞們心智未開的弱點,達到鼓噪人心的目的。所以英美在戰時對於負面的報導都非常謹慎又慎重的處理,因此今天回顧二戰時期的英美報紙,很少見到有指責性的負面新聞,後來我們知道,那不是他們什麼都作的好,而是媒體非常自制,不去渲染負面新聞,如果有不滿也就暫留在人們心中。所以在歐洲勝利後兩個月,邱吉爾就被選民請下台,因為英國人對於邱老在戰時的強硬作風不滿,但是在戰時,英國人還是以大局為重,沒有拆邱老的台。再說美國的媒體從來不刊出戰死美軍將士的遺體照片,太平洋戰區的新聞一定是經過麥帥核准才公佈的故事,比較起來,劇中的新華社及韓紹英享有莫大的新聞自由。

 

總之,很高興見到這部影集提出這些社會問題,讓人們有機會用現代的理性來回顧歷史。

 

無論如何這部影集反應了歷史的真象,其中的人物有多少真實度己無關緊要,劇中的韓家兄妹是否是引射或虛構也無妨,在今天的環境下有這樣的成就己屬不易,當然還是希望製作單位將歷史的真實性說清楚,再製作一集documentation。它真是一部好影集,将功勞和荣誉还给抗日小人物。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zhi12&aid=529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