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單車賽事,我都當成是一場旅行,用不同的視野,體會不一樣的旅行方式;跑完礁溪二項鐵人賽、八里通霄西濱200公里長程賽,今年的第三場單車賽事,決戰大屯山,又再次填滿一個星期六的上午。
一如往常,用旅行的心情參加單車比賽,整個過程,因為抱持的態度更寬廣,比賽過程會更豐富。
心裡打算,若是當天大雨傾盆,就閒在家裡放棄比賽。前一夜窗外的雨聲,瘋狂敲打夢境的窗欞。凌晨三點左右,從春雨的呼喴中醒來,心情在窗外徘徊,睡意早已經神遊似的,無法安然停佇在溫暖的床上。五點多起床,大雨停了。
往捷運站走,地上還鋪著幾小時前未乾的雨水。因為只是去旅行,所以,應該在六點半由計時門刷過晶片,姍姍來遲的我們,在接近七點才越過計時門;前面有山嵐等著,有大雨鋪路,還有滿地的泥砂,跟著輪胎的離心力,飛濺在我的身上。
今天的路線,由至善路轉楓林橋,沿萬溪產業道路翻越風櫃嘴。再由產業道路,經璜潭社區接上台2線濱海公路,踩過萬里、金山、石門、三芝,遇見芝蘭公園後,轉戰三芝大湖路和巴拉卡公路上坡,於二子坪騎上令人抽筋的大屯山助航站。全程80公里,總爬升2100公尺,騎乘強度頗為艱難!對一個沒有多少時間練習的上班族,可以說是一項挑戰!
晚了半個小時出發,那若有似無的微微春雨,一點一滴催促著我往山上前進。大約在登上風櫃前3公里左右,趕上落後集團。看見前面的選手專心踩踏,山牆掛著新開的非洲鳳仙花,一幅美麗的畫面,在漸濃的山霧裡展開來。超越落後集團,開始飄雨,回望山下一片朦朧,台北城像埋在白霧裡。嵐霧跟著流動的空氣飄移,我的心跟著白霧悸動,隊友先往前攻,我站在霧裡,讓潮濕的美意,滋潤我乾涸的心。
越過風櫃嘴開始下滑,山裡也開始下起大雨。過彎時壓下煞車,制動力因為大雨所剩不多,為了安全起見,只得保持一定的安全速度下滑。身上擋風的薄外套已經發生不了作用,帶著一身雨水,和遠處如國畫般的美景,往台2線前進。
路過金山,濱海公路上的雨勢一點也沒有緩和。路口交管人員和警察,拿著傘、穿著雨衣執勤。金山市區被我和單車往後甩,那些和著雨水的風景,特別不同。汽車、機車,揚起的雨水在春冷中飛散,但那只是偶爾路過的串場,下雨天的海邊公路,寂寥勝過一切。騎單車,馭風而行,綿長的寂寞公路美感,藏在雨滴裡,落下來,打在身上,是多麼沁入心脾的感覺呀!可能只有我能感受到吧!因為我在旅行,不是在比賽,眼前微暗、大雨、似無盡頭的海天,台2線擦身而過,冷清、淒涼的灰色調滿出大海,我好喜歡。雨盡量下吧!
進入三芝區域,雨勢轉趨緩和。不論風雨、睛天,都是一種旅行體驗,全身浸濕在春天灑落的雨水,是鼓勵、是潤澤。停駐芝蘭公園補給站,望向大海,突然想念起海邊烤肉玩水的高中歲月,可能我剛才進站時,無意間看見淺水灣路標矗立。時光早已老去,再回首,也只剩眼角餘光瞥見幾抹泛黃的回憶。
芝蘭公園補給站停留不少時間,看海、冥想、回憶、伸展,雨後廣闊的大海吹起清淡海風。我把風雨的鼓勵放在心裡,往大屯山出發,由此海平面開始往山頂助航站爬升。
巴拉卡公路漫起大霧,大多數路段在濃霧裡行進。以往習慣往山下眺望大海,今天卻只有在白霧黑了樹影。霧氣過重,森林是黑白色彩,單一色調塗滿山路二側,能見度大約10公尺左右。若是從遠方看著我,是否,我也是山林裡,簡單的黑與白!
雨停了,霧濃了,車少了,人累了。霧裡的世界別有一番美感,用徜徉的心,終於踩上二子坪。未做緩和休息,1900公尺的疲累,一起跟著我登上最後二公里,最困難的大屯山助航站。朋友早已在終點計時門等我,山頂一樣是看不透的迷霧,沒有展望,卻有我的旅行回憶。
80公里,2100公尺,有風有雨有霧,5個小時的單車旅行,不一樣的視野。旅行,可以悠閒、風和日麗、色彩豐富,也可以一個人走在風強雨驟的濱海公路上,讓雨水和寂寥的海風,浸濕我的旅程。
至善國中側門口→ 至善路→ 萬溪道路→ 風櫃嘴→ 萬崁路→ 北28鄉道→ 員潭路→ 台2線→ 三芝(芝蘭公園)→ 北7線(大湖路)→ 巴拉卡公路(縣道101、101甲)→ 二子坪遊客中心→ 大屯山車道→ 大屯山助航站
全程約80公里,總爬升約2100公尺
攝影、文: 茶花小屋 2012.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