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22 20:20:40瀏覽390|回應0|推薦6 | |
生死兩茫茫 李常生 台北 8/22/2011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四川眉山人蘇軾十九歲時與十六歲的青神縣王弗結婚。王弗知書達禮,恭謹侍翁姑,對丈夫溫柔賢惠。王弗初嫁蘇軾時,未曾言明自己唸過書。婚後,每當蘇軾讀書時,王弗常伴其側,蘇軾偶有遺忘,她便從旁提醒。蘇軾問及其它書籍,她都約略知道。二人情意彌篤,恩愛有加。王弗隨夫蘇軾先至陝西鳳翔任判官,後官居京師,照顧蘇軾無微不至,不幸於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亡故,先葬於汴京西郊,次年隨蘇軾父蘇洵歸葬故鄉眉山。後東坡續娶王弗堂妹潤之為妻,此女頗有堂姐遺風,由此也足見蘇軾對愛妻王弗的深切思念。死別十年後,蘇軾於山東密州(現為山東諸城市)為官,於超然台對月,夜夢亡妻,悽楚哀惋,久蓄的情感澎湃奔湧,不可遏止,於是寫下了這首著名的悼亡詞。本詞題爲記夢,實際上是通過夢思來抒寫對王弗真摯的愛情和深沈的思念,以及永不得再見的哀痛。 〈江城子〉為中國文史上弔念亡妻之最佳創作,道盡了恩愛夫妻死別後的思念、斷腸、滄桑與無奈。同此時期,蘇軾尚在登超然台後,寫下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詠月名句。期望所惦念的人能夠永遠長久平安,即使各在千里之外,也都能共賞天上美麗的月亮,並藉月亮勾連起雙方的心扉。 吾師南京東南大學(原中央大學)建築學院朱光亞教授,長我七歲,為國內著名中國建築權威,朱光亞老師實已退休,然因專業極度知名,登門請教者依然絡繹不絕,因此師仍然經常奔波全國各地為古建文物相關單位把關並建立制度與體系。師平常在校時不論風雨假日,每日從早到夜均在辦公室內研究。目前師尚有八位博士生未畢業,尚等待朱老師孜孜教誨,以正式完成學業。這兩年我有幸隨師策劃一些相關的中國古建園林、建築等的作品,邊做邊學,極有收獲。 昨日(2011/08/21),我人在台北,突接師之電文: 常生君:信悉。家事突變,19日晚獲悉我的在杭州工作的女兒連續三天掛不通電話,請人前往敲門無回應,第二天她媽媽趕往杭州和她的同事等一道請人開鎖後入室,始知女兒已經離開人間,公安局調查結果尚未出來,初步排除外界因素,很可能是嘔吐引起的窒息導致死亡。這一周我無法外出,請你和小陳同志商量如何開展工作。也請你務必注意身體健康。 朱光亞於杭州 閱完此文,我陡然驚嚇住了,我亦有一子一女,不與父母同住,然父母與子女的愛有著一種難以超越的連結,子女死於先,則有著一種難以言語的悲慟,加上女兒死前並無任何徵兆,死後三日方得知死訊,且死因仍處於不明狀態。朱老師女兒在杭州從事與師相同的中國古建研究及規劃工作,目前仍獨居,精巧認真、委婉老實,甚得人愛。 我可以深深體會到做父母的悲慟與傷心,遇到此事,必然猶如刀割心肺。陡然生死茫茫,雖如蘇軾所言:「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只是在先死後死的順序上不能有所變更,一旦先後順序不對,則就悵然苦痛、滿懷遺憾了。 母在世時常言:「一家人不論生活好壞、有錢沒錢,也要常聚在一起,齊享天倫之樂。」兒女不在跟前,或夫妻因事分開,父母、子女及夫妻之間都應該日日以電話、電郵(Email)連絡,寥寥數語,即可報及平安,共享天倫,此即所謂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現在的通訊發達,已無距離之感,在乎的是親情之間的誠意與從聯絡中感知到那一份在伊甸園裡的氛圍。 生死之間兩茫茫,在此除敬請恩師朱光亞教授節哀順變,同時勸請天下人在活著的時候多與親友相聚,少記恨一點點不愉快的事,多想想同聚在一起的歡樂與親情。再滿月時,記得看看月亮,寫一首詩,寄給你的親人,獲得的歡愉將讓你終身難忘。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