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2/06 09:37:50瀏覽1826|回應0|推薦68 | |
清政府自康熙年間收復台灣後,為統治之便利,以漢文化為主體,將臺灣島上種族眾多的原住民,依漢化及歸順的程度等因素、劃分為生蕃及熟蕃。生蕃指山地原住民、熟蕃就是平埔原住民。更在專責處理蕃民事務官員「理蕃同知」主導下設屯蕃、官蕃,以執行「以蕃制蕃」、「以蕃制漢」的政治目的。
日本轄台期間、其學者伊能嘉矩深入台灣各地田野調查後,依平埔諸族的文化與語言、社群等建構為基礎,將台灣島上平埔諸族由多個種類的蕃社歸納為十個族群。分別為凱達格蘭族、噶瑪蘭族、道卡斯族、巴宰海族、柏暴拉族、巴布薩族阿立昆族、羅西族、西拉雅族、馬卡道族等。近年來平埔族群正名運動後、促使未列名在伊能嘉矩劃分的十族的各個族群族親站出來、如南投的噶哈巫族、努力追尋及保存其傳統習俗和文化,以凝聚的族親認同、令人感佩。
有語言學家及早期歷史研究學者曾認所謂的「凱達格蘭族」,係北部濱海地區金、雞、貂村落群的馬賽人,與新店溪流域的雷朗人及盆地越丘南方的龜崙人共同構成的。事實上凱達格蘭族也是由十九個蕃社聚落組成的,從貢寮的三貂社、基隆的大雞籠社、金山的金包里社、老梅、三芝的小雞籠社、大屯山南麓的雞柔山社、北投社、士林的毛少翁社⋯⋯等台北盆地內各社,並往南達桃園龜山的龜崙社、南崁一帶的南崁社。
近三百餘年來,凱達格蘭族各蕃社居住地並非一成不變的,因台灣那些年間歷經西 、荷、明鄭、滿清、日本等外來勢力的肆虐、各蕃社為避禍或其他原因被迫遷離原本住居地例極多,考古學者屢在凱達格蘭族各蕃社的舊址挖掘出豐富珍貴的古文物,其中以圓山貝塜、社子遺址、十三行遺址⋯⋯等極為卓稱,尤其貢寮核四厰址開挖出三貂舊社完整的遺址。但以經建之名糟蹋平埔原住民文化遺蹟、踐踏破壞先民遺址、這也算是台灣的另一個奇蹟吧!
凱達格蘭族人本是原野中的勇士、曾掌控著大臺北地區歷數百年之久。過著農漁牧的初級社會生活,間或有簡單的以貨易貨的貿易行為,例如文獻上就有金包里社蕃人曾以硫磺與西班牙商船交換日用品的記載。但自西、荷入侵後,平靜安逸的生活不再,加上明末、清初大陸政權更迭,沿海大量漢人來台,挟漢文化的優勢,迫使族人節節敗退,在失去政治及文化的自主性、也壓縮了生存的空間。生活與文化的涵化使族人喪失凝聚力及淡薄了認同感。漢化遂成一條不歸路,凱達格蘭族人也逐漸淡岀這個地域,漸趨於消聲匿跡。
事實上、大台北地區多少住民的身上仍然是流著凱達格蘭族的血液、祗是隱藏的。
(PS:本文曾刊載於臺北市原住民通訉第68期~尋訪凱達格蘭族専欄。)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