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聯經人,更需要有高標準專業
2006/08/25 23:53:32瀏覽2396|回應1|推薦9

一位聯合報的記者,在採訪場合嗆扁。報系作出明快的處置,令人安心報社對媒體專業的堅持,不曾因政治局勢的變化有所改變。

但私底下,卻也獲得不少同業,甚至是同事認同,也可能是讚許這樣的行為。思想是一種文化,會在不經意間表現在行為上。令人憂心的,是這樣的認同與讚許,終有一天會啃食新聞人自詡的專業。

記者的專業是什麼?

隨著社會的變遷,過去的360行,現在可能是3,600行、3萬6千行。行業越分越細,記者的專業也從過去的新聞專業,必須延伸到採訪新聞領域的專業。例如,跑科技產業的人必須知道弱電、微電的區別;跑金融的記者要知道M2與M1b的差別...。

但有許多的新聞基本要求,卻因為收視率、閱報率的辛辣導向,逐漸被忽視了。像是,倒寶塔式寫作、不涉入新聞事件,除了國家正副元首不稱先生...

許多,許多的細節,多數記者都知道,但,可能會忘記。

如果,今天用的是「丁先生」的身分,個人也認同嗆扁的行為,但若是以「丁記者」的身分,則斷然不可。

為何官員的一舉一動都須受到公評,就是因為其據有公器,代表官員時候的行為,會影響到多數民眾的權益,因此官員必須要謹言慎行,媒體可以用放大鏡去看官員。

公器私用,是新聞人最常批評官員公私不分的用語。

曾幾何時,這用語,卻落到我們的頭上?

財經記者應該都有經驗,在股東會的採訪場合上,部分記者也會問問題。個人看來,其實是相當不恰當的。

如果,記者是該公司的股東,進入股東會會場時,就要拋棄記者的身分,為自己的股東權益發言、捍衛;但若不是該公司的股東,為何可以進入股東會呢?自然是因為要替眾多未到場的股東,報導股東會的過程。

記者可以在股東會後上前問新聞,但在主席宣布股東會散會的決議前,是不宜,也不應影響股東會的進行。

就像是國家地理頻道一個老掉牙的論戰,當禿鷹要啃食奄奄一息的兔子時,拍攝的記者可不可以丟顆石頭去嚇走禿鷹,救下可愛的兔子?

新聞記者被譽為國家的第四權,當然是具有公器的身分。這個身分與價值,是多少年來,多少中外的記者前輩與政治人物所爭取、建立而來,若我們自己都不能監守分際,如何期望社會尊重、肯定我們?

我只想當一個稱職、專業的小記者,也以身為聯經記者為榮。對於這單一事件感到遺憾,但也為報系的明快處置喝采。但願我們共同要求更高標準的專業,延續聯經的新聞形象。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b610211&aid=416965

 回應文章

腦袋停不下來的人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多年前,一堂新聞學課程的結論
2006/08/31 01:53

在戒嚴時代,記者一定要有公平公正,因為媒體太少了;但在媒體發達時代,那可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媒體要有立場才能平衡言論,否則,就只好學蘋果把社會新聞當頭條了。

我沒有跑過政治,只跑過財經,但我知道,跑政治的記者,他們也會推測報社的喜好,再決定寫那些新聞。因此,我喜歡經濟日報,因為財經記者很少人有政治立場,因為,政治可以有激情,但賺錢數鈔票可不能有激情,一旦記者有了立場,害投資人賠錢,那可就完蛋了。

可喜可賀的是,一般人根本不知,經濟日報是聯合報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