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赤壁
2008/10/15 12:57:23瀏覽1543|回應1|推薦33

古城黃岡,

幽靜沉寂,

春風沉醉,

循東坡路

尋古赤壁。

……

蘇軾大像

赫然眼前,

衣袂飄飄,

意興神飛。

……

登臨遠望

紅岩高聳,

樹竹參天,

東坡赤壁。

: 好久以前的某年某月,鷹農遊湖北文赤壁之即興之作

By 鷹農

2008.10.13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andscapeecology&aid=2295966

 回應文章

鹰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蘇軾
2008/10/15 20:50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北宋大文豪。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名列「蘇、黃、米、蔡[1]」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

家世
宋代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和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並稱「三蘇」。其名「軾」原意為車前的扶手,取其默默無聞卻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仕途
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神宗時蘇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元豐二年,四十三歲時,發生了著名的李定「烏臺詩案」,他因此事入獄,幾死,其弟蘇轍自請貶職以輕其罪才得以保全,翌年被貶至黃州。

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被章惇貶謫至惠州、儋州。北還後第二年病死常州,終年六十六歲。南宋時追諡文忠。

他在政治上較偏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既反對王安石比較急進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馬光盡廢新法,因而在新舊兩黨間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在各地居官清正,為民興利除弊,政績頗多,口碑甚佳,杭州西湖的蘇堤就是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