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020615關恩主指示
2013/09/23 18:58:55瀏覽62|回應1|推薦0

1020615關恩主指示


ivr

4077

當混帳變小人

小人變壞人時

表示教育失敗下

即使良世也會變亂世

感恩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andhu&aid=8659396

 回應文章

心靈善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9/23 19:02

前政務委員、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日前在一場演講中指出,大學校園中台灣學生和大陸學生間的競爭力落差,「比大陸1,000顆飛彈瞄準台灣更驚悚」。這一席談話凸顯出近年來國人憂心兩岸人才競爭力快速消長對台灣的不利影響,有必要深入探討其原因,並速謀補救之道。

根據薛承泰教授的分析,台灣大學生競爭力不及陸生,主要歸因於以下因素:第一,出生人口從民國65年42.5萬人高峰遽降至近年20萬人上下,大學學齡人口減少逾半,但大學院校卻不斷擴充,因而國內高教淨在學率(學齡人口進大學的比率)從83年的30%竄升至101年的69.9%,已臻世界各國高教淨在學率70%的頂峰;第二,因為進大學太容易,大學生人數大增,教育資源被稀釋,和過去相較,雖然優秀學生數量沒有減少,但不優秀的學生卻增加很多,整體競爭力自然日益下降;第三,大陸大學生是千、萬中選一,經過激烈競爭才能進入大學,其學習態度及積極表現和台灣學生有天壤之別。

從少子化和高等教育過度擴充來看台生和陸生的競爭力落差,固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卻很難反映問題全貌,因為:一個國家大學生的競爭力除受教育制度影響外,尚取決於很多其他更重要的因素,舉其犖犖大者,至少包括:

第一,國家整體發展程度。台灣在經濟自由化、社會多元化及政治民主化上,皆大幅領先中國大陸,影響所及,台灣的大學院校在校園自主性、學術自由風氣,以及大學生的學習多元化和社會參與度等方面,皆明顯優於大陸,故而台生雖普遍不如陸生勤勞積極,但其創造力、行動力及可塑性絕不輸於陸生,這是台灣在制度上所占優勢,只要能繼續維持這種優勢,我們大可不必妄自菲薄。

第二,薪資和就業環境。大學生努力及積極程度,往往和其報酬成正比。近20多年來,大陸經濟快速成長,薪資不斷提升,對高級人才需求孔急,相對上,大陸受高等教育不易,大學畢業生是稀有資產,就業機會多,薪資亦高人一等,這樣的環境自然容易塑造出勤奮努力的大學生。反觀台灣,近年來經濟成長每況愈下,失業率居高不下,薪資停滯,今年上半年實質薪資甚至倒退回16年前水準,大學生就業機會不足,畢業即失業者比比皆是;即使就業,薪資普遍只有22K(千元新台幣),不足以養家活口,因此愈來愈多優秀大學畢業生紛紛前往海外及大陸找工作。大學文憑不值錢,誘因不足,自然反映在大學生的散漫及不夠積極。台灣這種惡劣的薪資和就業大環境,當然政府應負起責任,不應歸咎大學生素質不佳和不夠努力。

第三,企業經營型態。台灣企業長期依賴成本導向的生產模式,過去重視員工價值的企業文化日益式微。尤其,近年各行各業競爭日趨激烈,很多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將生產線轉移海外尤其中國大陸,即使適合高學歷的工作機會,往往優先在大陸尋找更廉價的高級人力。這種經營型態形成很多台商不斷訴求高級人力不足,但卻又不肯聘用國內大學畢業生並加以用心培育。這也是導致台灣大學生學用落差擴大、競爭力不如陸生的背後原因。

此外,政府及高等教育體系充斥官僚和形式主義,造成浮誇及不切實際的社會風氣,也難免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削弱其長期競爭力。

總結來說,兩岸大學生競爭力的決定因素,不僅是教育制度的良窳,而且取決於社經體制的差異、政府經濟治理能力、企業經營型態及競爭力,乃至社會風氣等。以兩岸發展程度比較,台生競爭力沒有理由會輸給陸生,今天若出現明顯落差,最該檢討改進的恐怕是政府政策、企業經營模式及社會風氣,當然政府要負起最終及最大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