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020908開站
2013/09/09 18:46:38瀏覽904|回應168|推薦17

這個站

在奇摩取消後才來的

目的只是要記下

請示的內容

其他的文章都不貼了

照片也不貼了

感恩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andhu&aid=8402716

 回應文章 頁/共 17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心靈善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23 09:18

「反服貿」群眾連日在立法院內外開講,不少學生都承認,是近日才讀了服貿「懶人包」,了解它對台灣產業的危害。弱勢產業容易受到市場開放的影響,這是事實;政府應該提出具體解說,告訴民眾已提列的九百多億元損害救濟基金將如何運用。然而,服貿對台灣的重要性不只是在把市場向大陸開放,這是多數懶人包沒提的事,但反服貿的人不能不知道。

台灣的活路,是在改善兩岸政經關係,並藉此去改善台灣的國際政經關係。服貿協議作為ECFA框架下第一個具體協議,扮演的是ECFA與TPP或RCEP的銜接點;沒有服貿協議,ECFA只是一個空的架構,台灣即無可能藉由它去聯結更廣大的國際區域經貿協定。

二○○八年民進黨執政八年下台之時,兩岸關係極度凶險,扁政府在華府及北京的雙重包夾壓力下幾乎走投無路;馬政府上任後,透過ECFA改善兩岸政經關係,此一工程如今證實是成功的。

經濟面而言,台灣去年對大陸出超達七七○億美元(台灣總出超為三三一億美元),陸客來台逾八百萬人次,創造的外匯收入達新台幣三千七百餘億元。有人說台灣經濟未因ECFA而大好,那其實主要是全球經濟凋敝及台灣產業轉型失敗所致;若無兩岸貿易挹注,台灣貿易將出現嚴重逆差,內需則更萎靡。ECFA也改善了兩岸的互信,增添了雙方的善意,則更是貴重的政治效益,台灣享有一百三十多國免簽即是一例。

馬政府當初是在民進黨的狂暴反對下,完成了ECFA的簽署。但台灣不能只依賴具有政治讓利因素的ECFA,那將使台灣在經濟與政治上皆不安全;因此,必須藉由ECFA進一步擴大改善台灣的國際政經關係。參加TPP及RCEP等區域經濟夥伴協定,即是主要目標,而服貿協議正處於這個大戰略的銜接點。

台灣須經由「服貿協議」以完善ECFA,理由有二:一、完善ECFA有助於增加兩岸的互信與善意,台灣必須「由中國走向世界」,而不可能「甩掉中國,走向世界」。台灣若連ECFA都無法完善,如何能進入北京扮演主要角色的RCEP?二、服貿協議是台灣加入TPP及RCEP的熱身工程,許多區域夥伴國家要看北京的態度,來決定與我國談判的規格。台灣若連服貿這樣高度讓利的協議都不能接受,如何說服其他國家接受台灣加入條件更嚴的區域夥伴協定?

北京近年採取「以商圍政」之術,藉深化兩岸經貿連結來黏合兩岸政治關係;台灣對此容有疑慮,但無論如何這總比北京斷禁或壓抑兩岸經貿,迫使台灣經濟困窘而釀生內亂再加利用為好。台灣必須對與大陸的經濟連結有所警覺,並趨吉避凶、因勢利導;但絕無可能逃避或停斷兩岸經貿,證諸扁政府時代作為,即一目了然。

台灣的政經活路,須以加入TPP及RCEP為目標;而欲加入這兩項區域經濟夥伴協定,又須以增進兩岸的互信為憑藉,也就是要完成服貿以完善ECFA體系。其實,就算沒有服貿協議,台灣也終究切不斷與大陸的經貿連結;而台灣若因服貿協議的波折以致喪失加入TPP或RCEP的機緣,台灣勢必愈發自我萎縮。

對於韓國那樣的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只是「給與取」的問題;但對台灣而言,若不能參與TPP或RCEP,除了經濟受阻,更將帶來政治災難。因為,若自外於周邊國家正熱烈構築的區域夥伴協議,台灣的政經地位勢必更邊緣化,則台灣和大陸的關係就可能更趨向衛星化或附庸化。

台灣的出路是由ECFA到TPP。民進黨曾經狂暴反對ECFA,但ECFA過關後,民進黨不僅表態「概括承受」,甚至承認了民眾對其「逢中必反」之厭惡。然而,今天民進黨還在狂暴地反對服貿協議,這不是在阻斷台灣加入TPP及RCEP之路嗎?

服貿「懶人包」會告訴你,大陸人只要拿幾百萬元投資,就可以點點滴滴滲透台灣;但懶人包不會告訴你,台灣可以藉服貿連上更多夥伴國家的開放機會,從而減少對中國的倚賴。反服貿沒關係,但讓自己喪志喪膽則無必要。


心靈善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22 12:36

馬總統昨天原訂召開「院際會議」,邀請行政、立法院長共商「反服貿」引發的國會占領問題,結果王金平並未出席。蔡英文稍早也見縫插針,呼籲王金平拒絕出席會議,不必去幫馬政府開脫責任。

這副場景,應該很能提醒反服貿學生想想他們面對的是什麼情勢。在他們的對面,並不是只有一個隨便他們點菜吆喝的懦弱政府,還有一群虎視眈眈的兀鷹和狐狸,隨時準備進場飽餐一頓,雖然狐狸和兀鷹最後可能也要為爭食大打出手。簡單地說,學生在裡面為理想苦撐,但想要割稻尾的人已經拿著鐮刀和籮筐等在門口了。

學生占據國會多日卻安然無恙,並不是國家警力不足,或者立院沒有其他重要法案待審,更不是台灣民主已升級到什麼進階版。這完全是因為台灣近年民粹當道,做事的人被嫌到流涎,唱衰的人卻省力又好賺,於是大家乾脆裝傻當好人。所以立法院被占,民進黨天王第一時間就去靜坐給力,圓融的王金平當然要說「保護學生」,馬總統順勢稱「尊重立法院」,警察又幹嘛要和學生過不去?

因此,「反服貿」學生如果看得清楚的話,台灣其實已經不存在什麼「鴨霸」政府了,許多時候政府更害怕作為,官員對於「動輒得咎」的恐懼,恐怕遠超乎你們的想像。也因此,如果有學生破壞議場或胡亂塗鴉,只能有賴其他學生主動制止,因為在這個超越法治的時空,不會有警察甘冒不韙上前干預。而未來要收拾這一切,都要全體納稅人共同支付,包括你們的父母在內。

周末這兩天,占領國會的現場必然更是人潮洶湧;那麼,學生們更要小心那些想要割稻尾的人,別讓單純的努力被有心人竊取。



全文網址: 小心割稻尾的人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563957.shtml#ixzz2wfAnTBMy
Power By udn.com


心靈善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20 19:36

新一波學運再起,儘管反服貿學生矛頭指向國民黨,但與民進黨也呈現既合作又鬥爭的關係,民進黨絲毫不敢大意,尤其是未來一旦有機會重返執政,與對岸的經濟政策,將是民進黨難以迴避的政治責任和難題。

民進黨儘管可藉學生借力使力,重創馬政府執政正當性,累積年底選舉的政治利益,但另一方面民進黨對外宣示不反對服貿,反的是程序和內涵的主張,與學生「反服貿」訴求並不完全相同,此一分歧也為後續雙方互動、情勢如何發展,埋下伏筆。

上一波大規模的學生運動,台灣當時正處於一黨專政的戒嚴體制,當時學生的若干主張和民進黨推動的民主化不謀而合,使得雙方得以在對抗共同敵人的基礎上並肩作戰。隨著1994年民進黨首次拿下首都市長,總統直選的主張也在兩年後得以實現,甚至是四年後一舉拿下中央執政權,至此,台灣初階的民主化工程算是完成。

然而,在這一波民主化的過程中,國民黨的黨國資本主義藉由民主開放過程,藉由國營事業民營化及幾波經濟改革而巧妙脫身,民進黨內對於反資本、私有化批判及社會主義的路線,也因全力爭取執政的目標壓制,更在二千年執政後形同被放棄,但也在執政過程中,遭到不少人批判。

這股反對力量的累積,並未隨著民進黨下台而減緩,反在國民黨重新執政後,隨著台灣經濟的走入困境,更形尖銳化,終於衝破臨界點而再度爆發開來。

站在政治對抗上,民進黨或許可藉此次學運再起之勢,於年底七合一選戰重擊國民黨;然而,眼看著2016有機會再度執政,民進黨內近期已興起檢討中國政策之議,民進黨和學生對服貿協議的看法差異,最後是否整合?若整合是往更保守或是更開放的方向調整,不只左右民進黨和這波學運的關係,也攸關民進黨2016大選的方向與人民投票的意向。



全文網址: 冷眼集/經濟往哪走?民進黨該說個清楚 | 反服貿力量串連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8559996.shtml#ixzz2wVBIRjvH
Power By udn.com


心靈善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20 18:19

就在學生和群眾占領立法院議場之日,台北地方法院就王金平確認國民黨籍案作出一審裁決,判決王金平勝訴。此一結果,讓王金平可留在院長職位上,繼續收拾立法院的各種亂局,那是他必須接受的另一種社會審判。

從先前地院的假處分判決與高院駁回國民黨的抗告看,昨天的判決結果,並不令人意外。比較令人意外的,則是法官所引述的法理,認為國民黨撤銷王金平黨籍的處分,違反了《人民團體法》的規定;理由是,根據《人團法》,開除社員應該經過「會員大會」決議,而國民黨僅憑「考紀委員會」即作出嚴厲懲處,應屬無效。

這樣的認定,不僅一舉抹除了「政黨」作為「人民團體」的特殊性,也高度收縮了政黨對違規黨員的制裁權,將長久以來朝野政黨動輒以「黨紀」、「黨規」懲處黨員的鍘刀繳械。若此一判決成為判例,未來所有政黨將難以論懲黨員;包括日前因辱警遭民進黨開除黨籍的桃園議員羅文欽,是否可立即據此要求恢復黨籍?

進一步看,台北地院這樣的判決,可謂輕巧地閃過「關說案」的主題,選取了相對簡單的「私權糾紛」來論斷此案;僅根據《人團法》的精神,便否定了國民黨的懲處權,實是舉重若輕。此一判決,或許凸顯了程序正當性和結社民主的重要,甚至也可能符合國民黨意欲求和的心理;但整體觀察,判決論述卻讓人有重量不足之感。

事實上,此案一直以來的主要爭論點,是在「民事庭」可否受理政黨黨員資格的訴訟;亦即,民庭是否具有「審判權」。許多國家的司法權,對於政黨與宗教事務,基本上都採取尊重及不介入的原則;原因是,政黨結社本是基於理念的結合,沒有強制性。只有當黨員資格爭議影響到如民代的身分時,才交由「行政訴訟」來審理,重點則在「公權」身分的認定,而非民事訴訟的「私權」。過去台灣類似的訴訟都未深究此點,但在王案中「審判權」問題已成焦點,而主審法官從去年的「假處分」到本案判決,論述都過於簡略,相對於判決造成的法政影響顯不相當。

此案敗訴,對聲望連挫的馬英九而言,自是又一打擊。事實上,回顧去年九月政爭的波濤起伏,馬總統多次受挫,都敗在「程序」不備;包括黃世銘向他報告變成了「洩密」,也是程序跳躍。以王案的懲處為例,若當初經「中評會」而非「考紀會」決議,其代表性即不致有遭認定違反《人團法》之虞;然而,黨中央在處理過程中卻輕忽了這點。此外,諸如賴素如、李朝卿等人貪瀆遭訴,因未至「一審有罪」而未予開除;相形之下,王金平所涉關說案屬行政違失,卻驟遭撤銷黨籍,其間懲處標尺的落差,恐也是構成敗訴原因。

昨天地院的判決書,花了很多篇幅說明法院基於什麼立場過問政黨內部的權利義務關係;可見,法官對外界的質疑抱持戒慎恐懼。問題在,判決故意撇開檢審會已經檢驗過的王柯關說事實,卻託詞說「法院所追求的公平正義與政治折衝的利益妥協截然不同」,不免顯得太過矯情。試想,法官對於國民黨的程序之失下了如此重手,卻把王金平的關說事實輕輕撇到一旁不理,要說國民黨的懲處不符比例原則,法官在擒縱之間豈非更不符比例原則?

這次地院的判決,企圖在政黨處理成員黨籍問題上開闢出一番新的論述,未嘗不是好事;但回顧台灣過去的類似事件,司法作為始終因人、因黨而異,這次卻又添一樁。例如,林洋港、郝柏村搭檔參選對抗李登輝而被撤銷黨籍,林、郝提出假處分求保全黨員資格,法院卻以「無法證明損害」駁回;在許舒博案,法院認為他可能立委身分不保而准予假處分;而民進黨開除邱彰一案,法院則以「司法不干預政黨事務」駁回。對於如此分歧的審理,司法宜訂出統一見解,包括立委對司法權的介入,也應作出更清楚的規定。

要說這次判決是為王金平「量身打造」,或嫌牽強;但從判決書的長篇大論,我們看到了法官極端在意外界的評價,但最終仍未能釋眾疑。


心靈善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17 18:49

巴登符騰堡邦烏爾姆附近的馬塞海姆鎮(Maselheim),有四十七平方公里,居民不到五千人,少有旅人會來到此地;然而這個寧靜又美麗小鎮在2012年獲頒歐洲能源獎(European Energy Award),她以行動向世人訴說:能源轉向不是政府從上而下,而是老百姓也要參與。


 
 
 

鎮長布朗是帶領馬塞海姆鎮節能的靈魂人物。五十七歲的布朗,是第一位綠黨民選鎮長,且執政就是廿二年,政績深獲肯定。


 
 
 
布朗接任後,能源是主要議題。他說,「能源再生,不只是省電,重要是再生,第一步阻斷浪費,第二步是發展自己的能源。」
自一九九二年開始,布朗整建幼兒園、車站、小學,將牆面加上隔熱建材、加厚隔熱玻璃,使熱能不外耗;鎮公所設計都以節能為最大考量,例如蓋在斜坡,自然通風,窗戶大又亮,減少平時用燈;冬天到傍晚時分,窗帘會自動放下,以減少屋內熱能外洩。

布朗全面改善公共建築,減少能耗,並已有三分之一路燈更換節能燈泡,用電更省,布朗更打算關掉路燈。

小鎮不使用塑膠袋,不用保特瓶,不用油性彩色筆,而全面改用玻璃瓶,用回收紙、用彩色鉛筆,用有開關的延長線,並做垃圾分類;「都是一些小措施,但兜在一起,效果就很大。」布朗說。


 
 
 

小鎮學校、體育館、服務中心都加裝太陽能板,愈來愈多住宅、超市屋頂也陸續加裝;目前再生能源占比百分之四十二,布朗自豪地說,「比歐盟二○二○年百分之三十五目標還要高。」他說,能源轉向是大挑戰,就像馬塞海姆鎮,「我們要節能省電,但也不能在黑暗中挨餓受困,要找尋平衡點。」

投資能源也帶來財富,居民組成合作社,一股一百歐元投資太陽能發電,賣電賺分紅;社區顧問米勒說,獲利比銀行利息還高。

【2014/03/09】


心靈善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17 18:38

韓劇「來自星星的你」日前在台灣掀起熱潮,劇中「都教授」、「千頌伊」已成為大家日常對話用語,在置入性行銷的手法下,劇中男女主角所使用的隨身用品更成為人們搶購的目標。這部偶像劇大受歡迎的主因之一,就是利用中國大陸八億收視人口的推波助瀾,將韓劇推向世界。韓國善於利用中國,可見一斑。

這並不是韓國首次利用中國大陸為跳板,讓韓國產品走向全世界。在公元兩千年到二○○八年期間,韓國政府即曾將大陸龐大的消費市場當成韓國品牌的練兵場,包括韓國原本僅屬區域性的小眾品牌,都透過大陸市場的集裝作用,一舉成為全球知名的品牌。

舉例來說,韓國現代汽車早年只是主打國內市場的自有品牌,在國際市場的銷售量有限;直到二○○○年,現代汽車取得北京市三十萬輛出租車的標案,開啟了它進軍國際的大門,也成為進入北美市場的敲門磚。又如韓國三星手機的始祖機——「貝殼機」,也是二○○二年在大陸熱賣後,才成功打入歐美市場,而如今三星手機已是所向披靡的國際品牌。

反觀台灣,不但錯過了利用大陸市場開放的機會,也失去了推動台灣品牌國際化的機遇。那八年間,台灣正面臨民進黨的鎖國政策,沿襲李登輝的「戒急用忍」政策,以高門檻、高標準嚴格限制台灣企業西進,讓台灣品牌失去進軍大陸的良機,也失去轉型成長為全球品牌的動能。這是台韓經濟實力消長的首部曲。

品牌需有一定的經濟規模支撐,產品才能展現價格優勢。韓國利用大陸市場打響品牌名號後,轉而力推FTA戰略,與美、歐和世界各國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藉著關稅優勢為韓國品牌擴大經濟領土。韓國接連與美國、歐盟簽署FTA,讓韓國的經濟疆域從原來本國的五千萬人擴增為全球數億人。

韓國品牌的崛起,改變過去日本主導技術、亞洲四小龍專司代工、大陸及東南亞提供廉價勞力的「雁行分工」模式。過去,是台灣與韓國企業競相爭取歐美的代工訂單;如今,台灣許多廠商卻要與大陸競逐韓、日大廠的代工訂單。而韓國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對手,已從過去的台灣轉為日本和歐美,韓國的市場布局更從亞洲跨向世界。

馬政府二○○八年執政後,改變民進黨的鎖國政策,積極與對岸簽署ECFA等合作協議,深化兩岸經濟關係。然而,這些政策卻遭到民進黨的強烈杯葛與抹黑,在民進黨堅持逐條審查的做法下,讓兩岸服貿協議陷入膠著,這也連帶使得台灣對外推展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進展受到阻滯。台灣產品再度失去在國際上與韓國產品對抗的優勢,這是兩國實力反轉的二部曲。

台灣接連兩次失去搭上大陸經濟成長的機遇,這是今天台灣競爭力遠遠落後於韓國的主因。而台灣產品無法利用大陸市場拓展向世界,也是台灣近年薪資難以提升的癥結所在。

最近的統計顯示,韓國去年在大陸市場的市占率達九.二四%,已超越日本成為中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國。韓國在接連與美國、歐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之後,接下來便是以「中韓FTA」為主要政策目標,要全力完成與世界前三大經濟體簽署自貿協定的最後拼圖。若中韓協定簽定,勢將進一步排擠台灣在大陸市場的優勢,也將稀釋兩岸ECFA的經濟成果。

面對韓國的追趕,台灣朝野卻不顧大環境的惡化,仍陷在服貿協議的惡鬥中。民進黨認為服貿協議不合理、不對等,要求重啟談判,卻又無法確切指出問題所在,更無法拿出高明對策。荒謬的是,民進黨反對台灣藉中國走向世界,卻高倡要「從世界走向中國」,從韓國的例證來看,這根本是行不通的。而民進黨一再聲稱,服貿協議一旦簽署,台灣本土產業將會被完全消滅;從韓國的例證來看,也是不攻自破的謊言。

由於民進黨的「逢中必反」,台灣已多次錯過成長、提升的機遇,也讓台灣經濟深陷泥淖。然則,民進黨還要蹂躪台灣多久?


心靈善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10 19:37
大量外籍生的加入,也直接改善其英(外)語文品質與國際移動能力,進而強化其學習動機,與國際導向的學習態度。

台灣在國際間搶優秀學生與國際人才的努力,還有更大的空間。政府與企業界應共同努力。這是先進國家的慣例。以加州理工為例,該校腦神經科學博士班今年招收十二名博士生,一半為外籍生,包括一位來自台大的優秀女生。全部學生均享有全額獎學金、生活補助及學費全免。目的無他,集天下英才而培養成對全人類有積極貢獻的未來菁英。

為有效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力,現行國際人才培育的高教政策值得肯定,但也有待加強。招收更多外籍生可彌補台灣高等教育的多元缺口,更可落實校園國際化的多元功能。


心靈善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10 19:35

在少子化持續衝擊,以及大學生學習動機低落,嚴重影響人才培育與國際競爭力的危機中,教育部藉由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的積極推動、政策鬆綁與適當的獎學金配套以招募大量外籍生來台留學,已經產生了初步的正面效應。聯合報昨日A8版「促進國際化『沒有外籍兵團,系所會垮掉』」的標題,並非危言聳聽,而是驗證,並完全符合當前國際教育的新潮流。

環顧全球,各國為了培育現代人才,無不以提升高等教育品質為大前提,藉以建構繁榮安定的社會與國際競爭力。這是全球先進國家的夢想與共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經合會及經合暨發展組織早自九十年代起,即積極推動各國間互助合作的「人才能力建構」方案。世界銀行更在二千年發表專文「發展中國家的高等教育—危機與轉機」,指出「設若沒能有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開發中國家將愈來愈難在以知識為基礎的全球性的知識經濟中獲益。高等學府衍生的知識品質,對任何國家的國際競爭力愈形迫切。」

台灣目前雖然大學過多、學生水準參差,反映到人力市場上,就出現企業嘆找不到人才、國家文官素質變差的現象。然而,藉由近十年來外籍生的倍數成長,以及大陸、港澳、東南亞等境外生的到來,無形中有助於彌補生源不足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絕大多數的外籍生與境外生的學習動機、研究態度與治學方法,直接影響到本地生,進而帶動本地學生拓展國際宏觀與視野。

在教學與研究方面,教師會因為大批外籍生的加入,不得不逐漸採行全英語教學、強化教學品質、深化師生互動,與以多媒體與資訊科技用於教學、研究的策略。同時,許多公私立大學中,教師藉助外籍生的母(英)語,共同發表更多國際學術論文者,也愈來愈多。這種良性的互動,意義深遠。


心靈善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10 19:22
說明自己如何做到馬總統要求的「勇於為政策辯護」。無獨有偶,馬總統稍早談到自己的「東海和平倡議」,宣稱全球共有二四六篇報導與評論讚揚其主張,言下亦頗自得。

政治人物認可自己政績的方式,有時遠超乎人們的想像。像這樣,用文章的篇數與新聞稿的則數來說明工作成績,而且精密無誤地計算到個位數,只能說讓人瞠目結舌,啞口無言。

不可否認,四五四與二四六,都是結結實實的數字統計,鐵錚錚的事實。但令人困惑的,不是總統和署長如何將數字背誦到一字不差,而是他們為何覺得這樣的數字很值得誇耀?更讓人好奇的則是,為了首長們能談論這些「政績」,政府需要有多少公務員專門在那裡幫他們蒐集和計算這些東西。

老實說,五年發出幾百篇澄清稿,要稱之為政務官的「政績」或「作為」,恐怕是很勉強的事。更遑論,澄清稿從來不是政策辯論的有效方式,因為其形式上是獨白,而官僚慣用的冗長敍述又往往遮蓋了真正的重點,達不到溝通作用,反而有反效果。馬總統的東海和平倡議也一樣,如果在現實上找不到著力點,卻藉媒體報導評論的數量來膨風,只會讓人覺得自暴其虛。

「量化」是管理學上常用的工具,但放在政府治理上,對追蹤事務性官員的效能或有其便利,但對政務官的評量,需要的恐怕是更「質化」的指標。且看行政院為服貿協議辦了上百場座談會,為年金改革也辦了百場基層座談,數量都很驚人,但兩項政策都至今寸步難移,由此可見。

政府談治理,別再執著細節而見樹不見林了!


心靈善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09 13:00

洪仲丘案宣判,家屬落淚,「一條人命只值六個月」的不平之鳴,確實令不少人心有所感。但以此案的情節,法官有資格作出「一命抵一命」的判決嗎?

洪案引發舉國震動,軍法審判制度因此走向歷史,軍隊的禁閉室從此名存實亡,整個國軍體系受到震撼教育。從社會運動、公民教育、乃至軍中人權的角度,都留下可貴的資產。

攤在眾人眼前的事實,今天的判決恐怕很難說法官故意隱瞞或遺漏什麼真相。洪仲丘之死固令人扼腕,但這是官僚傲慢及行政疏失使然?或有特定凶手故意向洪仲丘下手?法官是人不是神,只能根據可考的事實和法理做出判決。

洪案的判決,也許距離某些人的期待甚遠,也距離被害者家屬的情感甚遠。這點,確讓被害家屬有揪心之痛,然而,要說這是「司法最黑暗的一天」,恐未必公允。司法制度的存在,本來即非要按照「社會期待」或滿足「人民情感」而審判;建立現代法治之路,正是要走出人民公審。

當年美國足球明星辛普森的殺妻案,審判期間各大新聞網如連續劇般推敲案情,全國皆曰可殺的氣氛,幾已將辛普森定罪。但最後他在民事案被判賠償死者家屬數千萬美金;但定罪標準較高的刑事部分,則被判無罪。有陪審團成員事後說,自己相信辛普森可能真的殺妻,但檢方「搞砸了」讓陪審團無法定罪。此案餘波盪漾,而美國社會終究沒有繼續「公審」法院的判決。

正如司法應免於政治干擾,司法也應免於「民意」干擾。我們同情洪家人的心情,主張檢方應上訴,窮盡一切可能的法定權利。但我們也主張,理性社會應讓司法有免於受輿論指揮判案的自由。這是保障司法獨立的基礎



全文網址: 免受輿論指揮的自由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535297.shtml#ixzz2vRFtTQmQ
Power By udn.com

頁/共 17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