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0/20 23:09:45瀏覽656|回應0|推薦0 | |
用易經思維找到癌症有效療法 (之三) (羅正武藥師) 三、把醫學史納為研究的新元素 找到「水怪」模型後,回溯過去的研究,我確信血液如同湖水般充滿各式各樣病原微生物,與主流醫學所言血液是乾淨的完全不同。 1930年代美國雷夫醫師(Royal Raymond Rife)使用自製高倍數(放大30000倍))活體觀察顯微鏡,觀察血液;現代電子顯微鏡只能看到病毒的屍體和殘骸,雷夫醫師的顯微鏡則能看見活生生的病毒,也能看到病毒會回應雷夫加入的致癌物質,迅速地複製,從正常的細胞改變到腫瘤細胞的過程,在其後法國學者加士頓.納生(Gaston Naessens),還自製了可以放大六萬倍的「暗野式顯微鏡」,用以觀察病原微生物的生活型態,結果發現血液中可以變來變去、永不死亡的菌類高達十六種之多。故醫學博士密爾頓‧懷特則從惡性腫瘤組織內分離出真菌孢子,證明癌是「由一種細胞內的慢性的、具傳染性生物性孢子轉化而來」,這種孢子就是真菌。 為什麼主流醫學治不好癌症?原因是排斥暗野式顯微鏡以及雷夫活體顯微鏡進入校園,教科書不刊載,醫科學生看不到病原微生物體內共生、寄生的現象,當然被誤導。醫學是自然科學的一部份,觀測工具首重完備,若不使用暗野式顯微鏡以及雷夫活體顯微鏡,頂多只能掌握到血液五成的真相,由此推導出來的醫學理論當然錯誤,主流醫學如何自圓其說? 醫學界長期以來都將重點放在觀察細胞內外的結構,其實更應該瞭解血球間的病原微生物活動,那麼暗野式顯微鏡就是最好的選擇,其價值如何不問可知。 讀者明鑒,主流醫學一開始就否定大自然的現象,強辭奪理應說血液是乾淨的,所以並不科學,難怪治不好癌症。 四、善用二分法的分類要訣 試問讀者一個問題,癌症的人的白血球都怎麼了,為何容忍腫瘤長大又四處散佈?容筆者告訴你它們都睡著了,如果把白血球置於放充滿自由基的液體內,從顯微鏡下可以看到白血球幾乎沒有什麼活動力,吞噬能力受到抑制,就算血液檢查白血球數量正常,其實都沒有作戰能力,化療藥也會產生大量自由基,白血球休眠,殺不死癌細胞,難怪五年存活率不到5%,用明野式顯微鏡計算白血球數量以及分類,經過染色以後白血球都死亡了,無法觀察出其活動力如何,由此可見暗野式顯微鏡對醫學教育的非常重要。 其實用「二分法」研究醫學的確很管用,只要觀察點選對了,對錯立刻分明;博士導師亦不能指黑為白,病人血液中的白血球都酐睡不醒,如同億萬雄師陣前轉進,如果不喚醒它們,花再多錢治療都是白費力氣。 一個成年人每天會複製新生將近十億個新細胞,同樣每天也會有數量相同的細胞死亡。細胞屍體如果累積在體內無法立刻被清除掉,會導致可怕的事──死細胞起死回生變成癌細胞,原因是白血球吞噬能力下降時,潛藏於血球間的真菌開始搶奪食物,細胞屍體當然是最美味的肥料, 死細胞加真菌等於發黴,死細胞加細菌等於發酵,黴菌以屍體為肥料就如同冬蟲夏草般寄生而出,只要白血球繼續疏離職守,黴菌會成片展開形成聚落,造成腫瘤,黴菌分泌的真菌多糖一樣是吸引細菌前來共生的誘因,我們看到的結果是腫瘤把血液變乾淨了!日本森下敬一醫學博士的發現得到了印證! 義大利腫瘤科名醫西蒙提尼甚至認為癌瘤其實就是真菌增長和身體妥協的結果,如果腫瘤越來越大顆,很明顯的,身體打輸了這場仗。 大量癌細胞死亡,只要免疫力下降,屍體會招來病原微生物聚集,發酵發黴,和左海湖水怪的情形是一樣的,就像是華嚴宗初祖杜順和尚所謂的「身內真如還遍外」的翻版,大自然的共生現象在體內一樣可見。 由於真菌有菌絲體世代和子實體世代兩個世代交替,我把它套在人體上,血液癌症視為菌絲體感染,結締組織內的固態腫瘤視為真菌子實體,實屬創新,又有臨床的支持,是另一個二分法應用成功的實例。 相關文章請參閱: 易經應用:生理_病理篇 http://blog.udn.com/kweiic/article?f_ART_CATE=644054&f_SUB_ART_CATE=655484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