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剖腹生產 (長生階段)
2015/04/12 23:22:31瀏覽161|回應0|推薦0

剖腹生產


 (長生階段)

(陳怡魁 老師)

 

    在台灣環境中我沒有研究孕婦選擇好日子來剖腹生產,但是我把我自己的意見提出來給大家思考,在民國63年剖腹生產大概都要考慮到對方是難產的時候,好像臍帶弄到脖子或者胎位不正,或者嬰兒頭部轉不過來,我們普通小孩子是蹲的,在子宮頸的那邊小孩在那邊,像這樣子大概都要剖腹,我就發現有的時辰日子都蠻好的,出來也是男生,你看看這樣三十年來,專程剖腹生產的,成就都沒有很大,那個日期選得非常好,但我認為小孩子要成就大不大,我認為還是教育,還有爸爸媽媽養育的知識包含:食物、教育、還有住的環境…。

 

    住的環境不要太糟糕,若空氣太汙濁,記憶力會不好,營養不良,就不行了。所以我的家人要生產的時候要剖腹,我太太說你要不要替她選個日子?我說不要。醫生安排那一天你就那一天剖腹,那麼她在溫哥華一家很有名的醫生,他限定他上班的時候才要剖腹,剖腹那個時辰我太太就拿那個八字,說這到三歲就會養不活。結果到了滿六歲入學,第二次月考完畢,全校第一名。但是剖腹出來的話,我太太說這八字怎麼那麼爛怎麼辦呢?我說沒關係,教育和食物的問題,生下來天天要洗澡,阿嬤的天天幫她洗澡,念書給她聽,周歲後給小孩吃蛋黃和種子油,營養均衡,整個成長過程還蠻好的,蠻快樂的,現在也會跆拳道、功課很好,會多國語言,我太太說這麼樣的八字怎麼會有這麼聰明的孩子?

 

    所以不要去考慮,我一直強調算命是一種研究,不要依賴,算命的研究有一個好處,因為算命可以探知將來會怎麼樣,那麼這個拋物線的拋物點我們提前把那個變數改變。好像以前小孩子生下來最多阿嬤幫他洗澡,把尿布包一包而已,我們把他改變,讓他能夠聽到他的阿嬤會唸書(文章)給他聽,不就是改變了嗎?這個唸什麼東西給人聽,這個是教育改變。現在為什麼我們孩子不聽話呢?我們生出來一看,笨,肚子哭餓(靠么)。你看我們的孩子剛出生就開始用罵的,罵到最後就是笨,他就笨給你看,小孩子再好的八字都笨給你看,你怎麼辦?我研究八字那麼多年來,我為什麼不叫大家你的八字怎麼樣,你跟著八字做,我都沒有教人家這樣子,我說你一定要改變,不然的話你的命就是這種德行。

 

    在民國七十幾年很多人就去給我處理,常常來常常被我罵,你不改變,老師我的命要怎麼辦?你們依舊如此能怎麼辦!每次來每次被我罵,本身若不改都要依賴老師,還對我說:「老師你的建議食物已經吃十幾年了,有沒有吃好像都沒有效。」我說:「你自己不改變嘛!我的建議就要繼續吃下去。」就像我們講陽宅,我們陽宅住錯了,你就要一直吃啊!吃一吃就很好啊!不吃就不好,你不搬家嘛!你門向錯嘛!所以你一定要長期吃下去了,這個是一個絕對的,這個是很簡單的問題,你們自己一定要靠自己,有的人都是要靠別人會能怎麼樣?這樣不行。

 

   我的調查,小孩子如果嬰兒時代常生病會這麼樣不健康的時候,是因為父母親照顧不良所造成的,抗生素用太多的話,長大之後不會成功的。所以在流行抗生素的時代,那一段時間的經濟不錯的人,孩子大概都完了,現在只好吃頭路而已,真正大老闆都很難。現在真正大老闆都是經濟不好生不起病的,發燒給他死好了,或者摘個青草給他泡一泡,搓一搓,反而現在都是經濟領導人。問題就是抗生素,把人抗生,你本來要生,把人抗掉。

 

    小孩子如果會頂嘴、會憤怒跟爸爸媽媽吵架的人,都是不健康的小孩子。很多人都聽醫生說的,小孩子要漂亮,一定要多吃水果,水果吃太多,小孩子長大之後,都轉不過來,水果吃太多像什麼?像猴子。就不聽話了,所以有些人每天都在喊痛苦都在哭,他的小孩怎麼會這麼不聽話,沒有辦法溝通,因為只生這個小孩,最後都是自己(父母親)的問題,寵的不像樣;都聽人家說,我這個孩子應該給媽祖婆當兒子,那一個神當契子,這個是不行的。

 

    怎麼樣能讓小孩子健康?要讓小孩子在地上爬,我都告訴人家小孩子經過爬才能給他走路,不然的話這小孩子會愚笨。沒有基礎一定要爬,不要給他吃很多鈣和珍珠粉,生下來五天就會站,八天就會跑也沒用。最近大陸有一則新聞,小孩生下來,什麼都要媽媽餵他,送到研究院裡面博士班成績都很好,最後學校開一個勒令退學,為什麼?冬天不知道要穿衣服,出門不知道怎麼穿鞋,你想想看什麼都要人家準備,受不了啊!你看這個很棒,十三、四歲就博士,很棒,但沒有用,只會讀書而已,連穿衣服都要媽媽替他穿,他媽媽三餐還要餵他,有用嗎?沒有用。所以過程中,他要有人生的一個過程,不是我們所想的,某方面很好很棒。

 

聲明:本文內容所提及之食物與維他命皆為提供保健方面建議,不具醫療與治病等藥效,請自行參考。

 

( 知識學習健康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weiic&aid=2205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