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開放的心,開放的角度
2010/02/20 02:40:35瀏覽1170|回應15|推薦105

生活的大小事,總是像風一樣陣陣吹,有時覺得涼爽宜人,有時覺得寒風刺骨,有時風平浪靜,有時卻又狂風夾帶暴雨.試想:風都吹進毛孔了,真的能硬是說:一點感覺都沒有嗎?明明很舒服,也要裝做若無其事?冷的要命,也得裝得挺拔嗎?無風時,納悶著天氣燥熱不堪,來風時,又吹得頭髮零亂不堪,這無孔不入的矛盾,不就是那條綑綁著陀螺的麻繩?拼命地拉扯擺弄著我們的思想和情緒,讓我們成了活生生的陀螺,忙碌而昏頭轉向嗎?

問:親愛的!人們總喜歡把自己當成陀螺,為什麼人生總是那樣漫無目的的轉呢?

答:因為你認為自己的心像陀螺,所以,只能像陀螺一樣地受困於矛盾的繩索.




問:你是指,我一手打造自我的牢籠,進行自我囚禁嗎?

答:這不又來了嗎?先停止你那無止盡的幻想,把焦點停在心上.捧起你的心,打開她!讓世界走進來.




問:你說的,很容易,我想我都懂,不過,這和停止自我比擬為陀螺的幻相,有什麼關係呢?

答:因為你鎖定了心的角度,讓她只開放在忙碌不堪的無奈裡,所以,當你想起自我比擬人生像陀螺時,就自動進入了無奈的情緒和思維裡.

開放的心,不說人人都能懂,但問題在:開放的角度.這必須要透過更徹底的開放,才能端見心之”開放的角度”.




問:開放的角度?透過更徹底的開放才能端見?在繞口令嗎?

答:當你的視線停留在前方時,你只鎖定眼前的目標,你不會感覺有任何的角度.請你試著用眼球看看左邊的極限時,你就發現了左前方的九十度角,再把眼球移到右邊的極限時,這一左一右,不就全然地感受到了超廣角的一百八十度嗎?

同理,當你的心聚焦在某件人.事.物上時,就如同你的視線只停留在眼前的目標,你就容易陷入固執和僵化,不是視線範圍內的,對你而言,都是一種無名的恐懼.而當你從把心從左到右徹底的開放時,你才會發現那開放的角度,也就是在你鎖定的目標旁,其實還有一大片藍天.




問:我想我懂了,當我用更開放的角度看事情時,才能發現自己原來心的角度如此狹隘,但,這些都是文字的解讀,我需要更細微的體悟才能真正懂.

答:回到你剛才風的話題上:因為你把心開放在風上,也就是鎖定在風,所以,風來與不來,風勢強與弱,都成了影響你思緒的推手.若你把角度徹底地打開,也就是什麼都有的可能.打開了自然,自然裡的風.雨.雲.雷...等等,出現與否,都是自然,無奇不有.打開了感受的情緒,你可以驚喜,可以哀傷,這都是自己的選擇.主導的是自己的內在,不再是外在的一切.




問:對了,如你所說,我們都知道,眼球的角度只有一百八十度,那也不是完全的開放,要如何才能達到你說的”徹底的開放”呢?

答:孩子!人性就是如此極端,非要把鍋子打破,追出個所以然來.徹底的開放,不就是轉過身去,把剩下的一百八十度也看完,不是嗎?




問:我怎麼感覺自己問的很呆呢?

答:不,孩子!你問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沒有人可以把心全然的打開,每個人都在學習的過程成長,心也有向陽性.就像是花草樹木一樣,會驅向著生長元素的陽光而成長.開放的心,也有向陽性的角度,讓心驅向的角度.

全然的開放,就是把每個角度拼湊完整而圓滿.想要看到三百六十度的美景,就多轉幾個角度欣賞,或許也可以躺下來,看看上方和下方呢!那就是無所計數的角度和視野了.




問:為什麼上天不能賜給我們擁有全角度的視野呢?人只能看見前方的一百八十度呢?

答:若給你一個全視野的角度,你會無法聚焦,也無法透過鎖定目標來學習成長,你將完全失去了方向和存在,在有限的角度裡體驗,延伸無限寬廣的視野和角度,這就是在有境裡體驗空無的巧妙安排,





開放的心,開放的角度

我們無法同時看清和體驗全部

但可以在每個當下和角度深入過程

延伸出無限的多空間角度

看了眼前的美景

也請轉過身來看看

還有呢!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ting&aid=3788669
 引用者清單(1)  
2010/02/20 02:53 【心悅城光 2012】 開放的心,開放的角度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珂玭☆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放寬胸襟,擁抱一切。
2010/02/22 18:06
寬廣的心,寬廣的未來。
安娜貝兒(kuting) 於 2010-02-23 00:54 回覆:

謝謝你珂玭,

您把我兩篇文串起一篇

謝謝您的神奇魔法棒點點亮呢!


浮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同理心
2010/02/21 23:35

吾友夜安

溫暖平順的文字

始終妥貼許多人們的心

同理心的關懷

正是當世之所需

祝福您虎年快樂

安娜貝兒(kuting) 於 2010-02-22 02:48 回覆:

同理心就像是同心圓

用一個角度看待

也就是由自己在不斷地累積和拼湊出的體驗角度裡

摸擬出相仿的角度

您的身體好點了嗎?

好久沒聽到好歌了呢!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安娜貝兒 文安
2010/02/21 00:41

開放的心 開放的角度 很宏觀的思維 人 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組合

每個人的組合成因不同   因此  所視覺的角度也因人而異 開放的心

開放的角度 千萬別落在自我的觀念裡看人 世上幾乎沒有人可以圓融

到足以透徹每個人的心態處身境地  因此  開放 又將如何去定義

例如 街頭流浪的街友 您說 他的心 開放否 ? 他的角度 開放否? 

一般人總以為他們可憐 事實並不盡然 在他們的價值觀裡又有一種非常

特別的生存觀點理論存在 要說其對錯 卻也難下定論   人 就是這麼有趣

對不起 兔子沒其它意思ㄛ  只是 個人的生命觀點探討   話太多了   偶思過去 ~

問候您 晚安 

安娜貝兒(kuting) 於 2010-02-22 02:35 回覆:

親愛的,

你讓我等好久了呢!終於出現了呢!先感謝您的來訪與分享~

本文裡提到一個”心的向陽性”,但沒多敍述,就等有心人來尋.今天見您提問,真是開心極了呢!

您方提到的角度,每個人的心,都有向陽性,也就是身為人性裡的不足和不完美,如同視覺的角度最多只能有180度,甚至當你想看清楚某一個目標時,都只能有更狹窄的角度來聚焦,這都是心的向陽性,如此才能深入體驗和領悟,這也是必然的過程.

人要否定自己很容易,但肯定每一個過程的自己卻很難,圓融也就是由局部的角度(每次的體驗)累積和拼湊成更寬廣的角度.至於開放的角度,也是由比較和反覆驗證裡體悟,所有的焦點都在自己身上,和外在的一切無關,因為一切都是”我覺得”和”我認為”,並沒有他人的成分在裡面,一切也都是自己的揣測和假想.

當您第一句說著”開放的心 開放的角度 很宏觀的思維 ”時,其實,本文並無說到任何開放的角度該開放到如何,而您已經在心裡油然地升起”很宏觀的思維”,這表示您對自己的開放角度和心,是抱著很宏觀的思維來看待和期許.不是嗎?

祝福您~也願您多多來訪與圓滿我文的不足,謝謝!


玄隱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僵化
2010/02/21 00:16

嗯嗯

因為我看到貝兒寫過年失聯

所以我就僵化的以為貝兒沒新文章

然後便沒有過來

這就是管見

呵呵

安娜貝兒(kuting) 於 2010-02-22 01:53 回覆:

哈~過年失聯,是貝兒偷懶的理由啦!

但是,有時看著格友的文章,就會有一些題目要寫

只好,再開著電腦來敲敲打打了~

原來打和不打都是在忍....天使和魔鬼在交戰呢!


老查居士新書4-明月依然在心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晚安
2010/02/20 22:46

貝兒吉祥

我一生都在學習中

希望 從此文 有所穫

謝謝好思維

祝如意


<鏡煙湖>
山水田園詩
詠物懷人詩
佛宗禪理詩
抒情憶愛詩
鏡煙湖的世界,沒有亂耳的絲竹,亦無勞形的案牘,只有不愧對美好時光的詩,靜靜相伴……
安娜貝兒(kuting) 於 2010-02-22 01:45 回覆:

看老師每天寫文章,從無間段

生命力和學習力旺盛

不必看文字

就可感受到那股真誠和堅持

終其一生的探索和堅持

我看到一種生命的美

祝 吉祥如意


春眠。人間如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0/02/20 22:36
如果能夠體會到這樣的境界, 是否就如同克里希那穆提所言: 全然的自由?
我以詩度量生活,以色彩豐富我的人生; 帶著夢的羽翼飛天.
安娜貝兒(kuting) 於 2010-02-22 01:23 回覆:

親愛的春眠,

其實,本文只寫了用拼湊的方法來圓融不足的角度

也就是在全然之前,一定會經歷部分和局部

能一步到位的,和從局部慢慢體會到全然的,沒有兩樣,本質相同,只是過程不同

ps:貝兒書唸的少呢!可以說說克里希那穆裡全然的自由是指什麼嗎?貝兒想聽聽你吸收進去後的解讀,好嗎?


morgan77(品酒、攝影、禪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歇即菩提!
2010/02/20 18:48

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歡迎光臨本人與家人網站:
1.http://blog.udn.com/charitynz(部落格與相簿)
2. http://www.mister.co.nz(服裝設計師網站)
安娜貝兒(kuting) 於 2010-02-22 01:14 回覆:

感謝好友的分享

貝兒當自證自明


maggie2010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說的對耶
2010/02/20 18:43

開放不是自己嘴上說說的

很多時候 我封閉在"自己的以為"裡面

~謝謝妳讓我體悟

安娜貝兒(kuting) 於 2010-02-22 01:04 回覆:

歡迎您的到訪與分享

開放的角度也就是從每個”自己的以為”的角度來拼湊

累積無數個自以為的角度,才會有更寬廣的角度

肯定自己的每一步

祝福您~


牧羊女--黑笛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作用處
2010/02/20 16:48
心是根 (注意佛在六根門前放光)
法是塵 (入流放所)
性是真 (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當你時時刻刻在做事起作用處
如能迴光返照
這起作用的是誰
當下猛著精彩
一把抓住
大事畢以
你就知道一切都是性的顯現
性無間隔斷續
事有間格
念有斷續
這了了分明就是我們的自性 也是佛性
了知後
慢慢在事相消習氣
有沒有了知
自己很清楚
但是你若是佛教徒
要師父印心
能量有沒有充沛
如果你每天只睡十分鐘就飽
真是習氣消得差不多了
這心真是佛心
佛真是了不起
無明實性即佛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
安娜貝兒(kuting) 於 2010-02-22 00:52 回覆:

當下猛著精彩 一把抓住

這招快狠準~精準到位的描繪呢!


NJ過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開放的心,開放的角度
2010/02/20 11:30

很多不在真理中的   真是一體兩面   水可以載舟    也可以覆舟

擁有一顆寬容的心   去看事情   就能多一分體諒  

安娜貝兒(kuting) 於 2010-02-22 00:45 回覆:

您說的是呢!

寬容的心就是開放寬廣角度的心,就什麼都能容了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