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5/10/10 13:27:06瀏覽3491|回應7|推薦2 | |
金融史上第一個股市崩潰的故事:南海泡沫 南海泡沫的主角是一家成立於1711年的南海公司,該公司設立的目的在於魚獲與貿易。由於該公司取得與中南美洲貿易的獨占權,乍看之下似可獲獨占利潤,但事實上中南美洲的宗主國西班牙只允許每年一艘船前往交易;該公司實質上幾無任何業務進帳,所擁有的只是一堆計劃、點子和期望。1720年元月英國政府提案讓該公司接收政府所有債務,市場傳出該公司可獲巨額報酬後,股價快速上漲,至四月份法案通過時,股價已由年初時的百來英磅漲至317。該公司又藉機再三增資,並宣稱將發放豐厚的股利,更是吸引了瘋狂的申購人潮。南海公司的「成功」造成當時類似的空殼公司或是夢想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政府發現事態嚴重,終於在6月11日下令禁止此等公司的股票交易。但是此一禁令已無法遏止當時的狂熱。南海公司的股價更是一路飆升。該公司的創辦人和董事長在高點附近悄悄出脫手中持股,至八月初此一消息為市場知悉,股價開始緩慢而穩定地走低,9月初,該公司的往來銀行宣告破產,則是雪上加霜。最後竟在三個月內狂跌了85%。大科學家牛頓當時也投入此一瘋狂賭局,開始時買了價值七千英鎊的股票,後來在成本的兩倍的價格上賣掉了。他說自己可以計算天體的運行,卻不能計算人群的狂熱。被群眾的狂熱卷挾著,他又以更大的規模買回來,結果終於虧損了兩萬英鎊。此一泡沫破滅引發了排山倒海而來的破產事件,在金融市場上掀起狂濤駭浪(1720年的法國也出現密西西比計劃金融大泡沫)。1855年該公司宣告倒閉解散。回顧該公司140餘年的歷史,自始至終都沒有在「南海」上獲得什麼了不得的貿易利潤。 南海泡沫從金融占星可找到特殊意義,1720年5月底左右,土星逆行到天蠍座20度,海王星則在金牛座20度,正好180度角對沖。7月23日土星恢復順行,海王星隨後於8月26日逆行,兩者於10月初再次180度角對沖,於12月9日土星終於進入雙子座,解除土星與海王星對宮星相。 土星與海王星對宮星相大約每隔35.87年出現一次,18世紀為1720年(南海泡沫)、1756年(英法七年戰爭)及1792年(法國大革命),19世紀為1827、1863及1899年,20世紀出現於1936~7年及1971~2年,21世紀第一次將出現於2006年8月31日(獅子-寶瓶 第一次)、2007年2月28日(第二次)、6月25日(第三次) 這次土海180度角對沖會對應甚麼故事?讀者們可以試著猜猜看。 l 1863年的對沖(天平-白羊)可與太平天國動亂(1851~1864)以及美國南北戰爭(1861~1865)找到對應關係。1860年起由於長江開放和太平軍戰事,江浙一帶避難者湧入上海。租界掀起土地投機狂潮。租界西面五英里以內的地都被永租。太平軍東征後,原先無人問津的法租界地皮也被租完。外國投機商繼續大批建造簡屋高價出租。太平天國失敗前夕當時上海有票號24家,並對上海錢莊放款達二三百萬兩。太平天國失敗後江浙一帶流亡上海的地主和官僚紛紛還鄉,上海“租界”地價狂跌;當年又因美國內戰結束,倫敦棉價猛跌,歐洲市場發生了棉業危機。從事棉業投機的上海外國洋行陷入困境,不少洋行擱淺,上海英商寶順洋行因“生意極清”而停業;已經在上海開業的11家外國銀行,宣告破產或清理改組的達6家,為上海開埠以來最早出現的一次金融恐慌。 l 1899年的對沖(射手-雙子)對應事件是義和團與八國聯軍,1895甲午戰後,列強劃分勢力範圍,部份不法教徒倚賴洋人欺壓百姓,清官員無力調停或偏幫洋人。1898年,民主練拳念咒的秘密組織「義和拳」打起「扶清滅洋」旗號對付洋人,為百姓出頭。1899年,山東巡撫毓賢將「義和拳」編為團練,改稱「義和團」,排外活動更活躍,勢力擴至北京。清廷召開會議,慈禧及守舊派大臣決定縱容義和團。義和團圍攻使館,日本及德國官員因而被殺。1900年6月,八國組織聯軍入侵,慈禧下令向各國宣戰。8月聯軍攻入北京,慈禧挾光緒出走至西安。1901年9月,清政府與十一國簽訂《辛丑條約》 l 1936~7年對沖(雙魚-處女)的對應事件是1936年西安事變以及1937年對日抗戰爆發。西安事變後中國內部各黨派與軍閥展現了高度的團結意識,所有的內戰都停止了,日本人開始覺得不安,加緊侵華腳步,第二年夏天中日之間全面的戰爭就爆發了,比歐洲的戰事還早兩年,比二次世界大戰還早四年。張學良說過他對過去自己所做過的事都「不後悔」,包括發動「西安事變」。兩岸對張學良的評斷兩極,國民黨的是「禍國殃民的千古罪人」,共產黨則是周恩來定的調子「民族英雄、千古功臣」。但均公認「西安事變」的確是歷史上的關鍵性大轉折。 l 1971年對沖的金融對應事件則與布裏敦森林體系(美元/黃金本位制)崩潰相關,它是於1944年7月22日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布裏敦森林召開的聯合國家貨幣金融會議上創立的一個國際貨幣固定匯率制度。根據協定,美元與黃金掛鉤,而所有其他貨幣匯價則釘住美元。美國總統尼克森於1971年8月15日宣佈美元與黃金脫鉤。1973年10月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油價從每桶2.48元暴漲到11.45元。台北股市也是從1972年初起漲,狂飆到1973年底,然後崩盤到1974年底(125點=>514點=>188點)。該次土海180度角對沖出現於1971.6.26、1971.11.28、1972.4.20(雙子-射手)。在政治上的變化也是驚天動地。1971年7月,季辛吉經由巴基斯坦密訪北京。1971年10月,季辛吉再訪中共,研究安排尼克森訪問中共與發表公報之內容。在同時間,聯合國大會通過接納中共入會,排除台灣的議案。1972年2月,尼克森訪問中共並發表「上海公報」,正式開啟雙方「關係正常化」的序幕。尼克森稱其訪問為「改變世界的一週」。其後尼克森本身卻因水門事件(1972年6月17日 ~ 1974年8月8日)而黯然下台。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