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金從 1970年代起就不是美『金』了!
2010/11/05 16:19:47瀏覽4889|回應6|推薦4

美金從 1970年代起就不是美『金』了!
一個國家的貨幣,其實是一種負債,而非資產。因為每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發行貨幣時,大多並沒有基於某一些資產的基礎(中共除外,因為中共擁有全中國的土地所有權),所以是虛擬創造出來的,創造出來的貨幣越多,負債就越多。
美國的貨幣其實很多人認為在某一個程度上已經達到一種「失控」的狀態了,因此市場對美元看空並不是沒有原因的。而美國雖然已經脫離金本位很久了,但是如果把美國的黃金儲備比較就會發現,現在美元貨幣真的是製造龐大的債務罷了。
想知道現在美國有多少債務,並且以怎樣的速度成長,除了去紐約看那個國債鐘,其實去DollarDaze網站就可以看到了,很怵目驚心!現在是$12,393,491,358,850。
美國在二次大戰之後,因為沒有戰備黃金的需求,所以開始減持黃金,再加上歐洲國家開始拋棄金本位,所以也沒有把黃金轉存到美國,黃金的量也就沒有增加,到1970年代後,黃金儲備就幾乎沒有變動過了。
所以現在的美元是不是最沒有價值的時候呢?如果把黃金準備考量進去的話,其實是非常沒有價值的,但是並不是歷史僅見的一次。國民政府在大陸快要失守時所發行的金元券就是一個極端的案例。
目前美元的貨幣基礎(MB)其實只有15%的黃金作基礎而已,而且這還是現在高漲的金價才有這麼漂亮的數據。(3160億美元的黃金 / 20810億的貨幣基礎 = 15%)如果黃金回跌到800美元,那美元貨幣基礎其實只剩下一成的黃金準備,這比例是很低的(當然,現在的七分之一也沒多好)。
而2009一整年,美國增加的貨幣基礎總共是3470億美元,其中3030億是準備金的部份,流通貨幣只有增加440億美元。所以真正的鈔票沒有印很多(C增加5%),但是貨幣增加很多(MB增加21%)。
還記得TARP總共多少錢嗎?$700 billion!那段時間真的不把錢當作錢看,而這種狀況下,美元這種貨幣,有多少的責任和信賴可言?
台北市的精華區房子已經成為金融避險的工具了,但如果不是滿手現金,就不要想了,拼不過那些拿來當避險工具的富人的。而且這票人對於好的物件,合理價就會接,連帶會使得該標的附近的房子也拉高價格,因為就是有人買的起,因為他們擔心鈔票可能過幾年就變廢紙,這壓力很大的。
有人說,房價已經超過通膨,所以是泡沫,問題是美國印鈔票的數量,不是過去經濟學理論能夠解釋的了。

金圓券是民國時期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國大陸發行的一種貨幣。由1948年8月開始發行,至1949年7月停止流通,只使用了十個月左右,貶值卻超過二萬倍。金圓券發行的初期,政府以行政手段強迫民間以黃金、外幣兌換。由於沒有嚴守發行限額,造成的惡性通脹令民間經濟陷入混亂。特別是城市的中產階級所受的經濟損失極巨,令國民黨失去原來最重要的支持者,亦是國民黨在國共內戰中迅速垮台的原因之一。美國人亂印鈔票應以此為鑑!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rich&aid=4570006

 回應文章

現代孔明陶朱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國猴子的把戲
2010/12/22 17:46

亞當·斯密說:「只有人類才有貨幣交易的本領。」如果猴子會使用貨幣,會發生什麼呢?

微觀經濟學家設法弄清個體會如何選擇。不僅想瞭解個人到底買了什麼,還要瞭解其洗手頻率,是否會成為恐怖分子,而有些經濟學家甚至把研究對像擴展到人類活動之外。

基思·陳,華僑移民後裔,33歲,衣著時髦,頭髮短直,十分健談。原就讀於斯坦福大學,一度被政治學沖昏頭腦,後徹底改頭換面,主修經濟學。如今,他是經濟學副教授,在耶魯大學任教。陳的問題是:如果我能教會猴子使用貨幣,那又會是什麼情形呢?

陳選擇的理想猴子是僧帽猴,「它們頭很小,」陳說,「主要關心食物和交配」, 「就像慾壑難填的餓死鬼,永遠也吃不飽。」對於經濟學家而言,僧帽猴習性如此,自然就成了絕佳的研究對象。

耶魯-紐黑文醫院的心理學家勞裡·桑托斯給他提供了七隻僧帽猴—四隻雌的,三隻雄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隻猴子,取了中央情報局特工的名字:費利克斯。這些猴子共同 生活在一個很大的開放式籠子裡。籠子的一側連著個很小的籠子,這就是實驗場地,一 次可以容納一隻猴子參與實驗。陳在直徑為1英吋的小銀盤中間鑽了個眼,這就是貨幣, 「有點像中國古代的銅錢。」

實驗的第一步,讓猴子認識到硬幣是有價值的—這費了不少工夫。陳和他的同事給某隻猴子一個硬幣後,就會亮出食物。只要那隻猴子將硬幣扔給他們,猴子就會得到食物。這樣持續了好幾個月,猴子終於明白:硬幣可用來買食物。實驗證明,猴子對不同食物具有各自強烈的偏好。將12枚硬幣放在一個托盤裡,這是一隻猴子的最大預算;然後給它提供食物,例如一個人賣吉利(Jell-O)果凍,另一人賣蘋果片。這時,猴子會根據自己的喜好,把硬幣送到不同的研究人員手中,隨後得到已分好的「好吃的」。

現在,陳在猴子的經濟生活中引入了價格衝擊和收入衝擊。我們假定費利克斯最喜歡的食物是果凍,而且通常情況下,它用一枚硬幣就能獲得三個。如果一枚硬幣突然只能買到兩個,它會如何反應呢?令陳吃驚的是,費利克斯和其他猴子的反應十分理性。 某種食物的價格上漲時,猴子們就會少買;價格下降時,就會多買。經濟學中最基本的法則不僅適用於人類,而且同樣對猴子有效:需求曲線必定向下。

到目前為止,猴子們在花錢上與人類同樣理性。針對個體(例如短線股民)的類似實驗發現,人們作出這種非理性決定的概率與猴子差不多:「從統計學角度分析,猴子與大多數股票投資者幾乎難分伯仲。」

一天,實驗室最奇怪的一幕發生了:費利克斯疾速跑進實驗室,但它沒有拾起托盤上的12枚硬幣去買食物;相反,它將整盤硬幣扔回了它們的公共生活區,接著逃離實驗室,衝進公共生活區去找硬幣—銀行打劫,然後越獄逃跑!

公共生活區多出了12枚硬幣,七個猴子搶個不停,整個大籠子混亂不堪。陳進入籠子,試圖拿回硬幣,但猴子拒不交錢—它們已意識到硬幣是有價值的。陳只好靠「行賄 」要回錢:給猴子提供食物。這給猴子上了一堂意義非凡的課:犯罪不用付出代價,反而有利可圖!

隨後,異乎尋常的情形發生了:一隻公猴沒有將搶到的錢換取葡萄或蘋果,反而向一隻母猴走去,把錢給了它。這是「利他主義精神」感召下的自覺的金錢捐贈行為嗎? 不!在撫摸了母猴幾秒鐘後,那兩隻僧帽猴竟然發生了關係;而且一待好事結束,拿到硬幣的母猴立即將硬幣交給陳,買到了幾顆葡萄。這根本就不是什麼利他主義,而是科學史上的首例猴子「賣淫」行為!這一幕讓陳百思不得其解。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只一次針對一個猴子,實行嚴格限定的貨幣實驗。那麼,如果陳在猴子的生活中直接引入 貨幣,結果會怎樣呢?

一旦猴子們手裡有了錢,它們就會迫不及待地去「嫖娼」,同樣也可以料想,猴子謀殺者、猴子恐怖主義者、引發全球變暖的猴子污染者肯定會充斥世界,不得片刻安寧。毫無疑問,下幾代的猴子就會出場,替它們的先輩收拾殘局。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


現代孔明陶朱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國忠:2012年世界經濟末日
2010/11/06 20:32
謝國忠:2012年世界經濟末日
2010-11-06 旺報 【記者韓化宇/綜合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啟動第2輪量化寬鬆大印鈔票,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大陸知名經濟學家謝國忠警告這是「2012版世界末日」。他認為,FED大印鈔票操作美元貶值,同時意圖增加其他國家貨幣的升值壓力,此舉不僅無法解決美國當前的經濟困境,更可能造成難以收拾的通貨膨脹;美元和國債市場將崩潰,投資者將大舉逃亡,2012年將再爆發全球性危機。

 除了謝國忠發出「末日警語」外,全球知名投資大師羅傑斯(Jim Rogers)也抨擊FED主席伯南克說:「不幸地,伯南克不懂經濟、不懂貨幣,也不懂財務,他只懂印鈔票。」

 他還嘲諷稱:「只要給伯南克一台印鈔機,他會盡其所能狂印鈔票。讓自身貨幣貶值,向來行不通。」羅傑斯建議投資人,應該將資金投入「實體」資產,例如金屬及農產品。

 謝國忠則指出,世界經濟不穩定的病因,就是美國大印鈔票。他說,美國已將利率降到零,讓財政赤字達GDP的10%,這是一個頗具震懾力的「凱因斯式政策」。但經過數季後,經濟又掉了下來,失業率也未改善,刺激政策已經失敗了。

 他認為,美國希望讓美元貶值,並迫使人民幣、日圓、歐元等貨幣升值,以解決目前自身的經濟難題。但問題是,世界各國在經濟復甦脆弱的節骨眼上,紛紛選擇出手阻升本幣;如果美元貶值仍救不了出口,量化寬鬆就只會導致通膨,造成石油價格飆升,整個國家將失去穩定,所以美國貨幣寬鬆是一招「死棋」。

 上述窘境若成真,謝國忠警告,世界將在2012年再次進入另一場危機,美國國債市場將率先崩潰,美元的價值將隨著飆升的貨幣供應量和通膨蒸發掉,也難逃崩潰命運。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

現代孔明陶朱公(kurich) 於 2010-11-21 08:25 回覆:
重返金本位制的真義

兩年前爆發的金融海嘯,正讓全球貨幣體系陷入混亂。最近美國聯準會(Fed)決定採取第二波量化寬鬆政策,要釋出6,000億美元購買美國國債,更掀起激烈論辯,不僅在20國集團(G20)高峰會中成為眾矢之的,19國同聲譴責此一以鄰為壑的莽撞舉動,並在目前以美元為主要儲備貨幣的全球貨幣體系激起巨大的漣漪,促使許多專家喊出重回金本位制的主張,連世界銀行總裁佐立克都被指出有同樣的看法。雖然他正式澄清並不支持重返金本位制,但也強調,我們正朝向一套新的貨幣制度前進。

目前全球貨幣體系的混亂,最主要的病象即在於各國競相貶值本國貨幣以求提高出口競爭力。然而,匯率原本就是各國貨幣兌換他國貨幣(尤其是美元)的相對價格,因此一國貶值即表示他國升值,永遠是零和遊戲,必然會引來報復行動,就像狗咬尾巴,永無正事,徒然令全球貨幣的幣值波動不已,反而讓以匯率為主要計價基準的進出口貿易,乃至全球經濟成長受到無謂的損失。

Fed這次的二次量化寬鬆政策即被解讀為,是要藉此貶低美元幣值,一面提升出口競爭力,一面引進溫和通貨膨脹以消弭通貨緊縮陰影;甚且是透過美元貶值,暗中削減目前擔負的鉅額海外債務。這不僅代表做為全球經濟龍頭的美國不負責任,並因美元乃是當前貨幣制度中的主要儲備貨幣,此舉更形同動搖此一制度的根基,為禍甚大。

同時,現今各國貨幣匯率的波動,有兩個關鍵因素;其一是金融海嘯發生兩年來,雖然亞洲新興國家經濟多見繁榮,美歐等先進國家仍泥淖深陷,但因美歐才是全球最重要的進口市場,其經濟未能復甦,全球經濟成長的力量即難以回復。由於全球進口總量縮水,為爭奪有限的市場,許多依賴出口的國家乃紛紛以匯率為武器。其二是金融海嘯促使許多國家大幅增加貨幣供給,導致全球資金橫流、熱錢四處為禍,任一國家貨幣稍有升息或升值跡象出現,熱錢即飆然而入,加大波動幅度;一旦情勢略改,又飆然而出,導致匯率大貶。這也讓不少國家強將利率壓低,唯恐輕舉妄動,惹禍上身,卻也嚴重扭曲的利率結構,進而抑制全球經濟脫出泥淖、重回正軌的時程。

在一片混亂的困境中,當初有效維持全球經濟秩序,其後功成身退,並衍生出今天以美元為主要儲備貨幣的新貨幣制度的金本位制,乃格外受到懷念,重回金本位制之聲愈見高亢。

金本位制與當前貨幣制度最大的不同,即在於黃金並非任一國家可以專擅,存量與年產量都受到天然的限制,不可肆意增減;因此,以黃金做為儲備貨幣及交易媒介,就不會出現競貶匯率或浮濫印鈔的貨幣戰爭,國際貿易與經濟運轉可因黃金存量的相對穩定,而能自動控制通膨與通縮,維持安定的國際經濟秩序。

然而,如今情勢已變,區區黃金存量早已不敷全球經濟活動所需,重返金本位制必將導致嚴重的黃金爭奪戰,全球經濟成長活力也將受到抑制,誠如世銀總裁所言,難獲支持。但以美元為主要儲備貨幣導致的亂象如此嚴重,一旦美元大幅貶值甚至破產,貨幣秩序將毀於一旦,亦不容其苟且遷延。

如果可重拾金本位制的重要精神,一方面使主要儲備貨幣脫離任一國家宰制,不容其肆意火中取栗乃至行險僥倖,一方面則維持其總量穩定成長,與全球經濟活動的長期趨勢同步,則可無金本位制缺失,卻能建立更安穩有效、可大可久的新貨幣制度。美國的膽大妄為,及各國深深厭惡陷入貨幣戰爭的共同態度,或已預告這樣的新貨幣制度不遠了。

【2010/11/21 經濟日報】

現代孔明陶朱公(kurich) 於 2010-11-07 07:20 回覆:
把人的知識推展到未來的情況,這不是經濟學的任務,金剛經曰:未來心不可得。但人就是人,哪個人不想知道未來呢,為了計算方便起見,人需要一個標準,例如計算體重的『公斤』,計算房子面積的『坪』,而經濟計算的共同標準就是『貨幣』。
貨幣採用紙幣是從中國北宋開始的,紙幣最大的缺點是同樣一張紙,可以印成100元,也可以印成1000元,隨執政當局高興。計算體重的『公斤』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客觀標準,元(dollar)卻是一個可以作弊的標準。
現代孔明陶朱公(kurich) 於 2010-11-11 10:47 回覆:

中國大公國際 調降美國信評
 
‧新華社 2010/11/10 
 
 
 
【新華社】

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9日發佈美國跟蹤評級報告,將其本、外幣國家信用等級由AA調降至A+,展望均為負面。大公國際認為,美國推出新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表明其實際償債能力惡化和政府償債意願急劇下降。這是大公國際自今年7月11日發佈50個國家的信用等級後,首次啟動其獨有的違約評級標準——幣值穩定性分析,針對有意識地貶值本國貨幣轉嫁危機的國家進行跟蹤評級。


大公國際表示,此次下調美國信用等級的依據為:美國政府沒有從戰略全局上反思國家經濟發展和管理模式問題,很難從根本上改變經濟發展的被動局面;由美國經濟發展模式所決定,信用危機遠沒有結束,美國經濟將步入一個長期衰退期;經濟持續低迷導致金融體系風險上升,美元貶值趨勢將使金融體系吸引美元資本回流的價值轉移能力受到削弱;新一輪的流動性注入無助於從根本上遏制聯邦政府財政赤字和債務負擔在長期內的擴大和增長趨勢;美國政府採取美元貶值的實質是其實際債務償付能力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因而從國家意願上通過貶值行為減少債務,此舉嚴重損害了債權人利益,世界將因此迎來一個利益格局急劇調整的時期。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近日宣佈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決定到2011年6月底前購買600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以進一步刺激美國經濟復蘇。此舉引發全球各經濟體廣泛關注,因為它將使美元貶值,推升大宗商品價格,導致不可控的「熱錢」流入新興市場。


大公國際認為,美國信用危機的發生和發展過程是其經濟體制矛盾長期積累的結果,通過大規模印製發行美元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其債務負擔,但由此帶來的美元地位和國家信用的下降將在很大程度上阻礙美國賴以生存的債務收入通道。在各種影響美國的經濟要素沒有明確變好的前景下,美國有可能會擴大使用其寬鬆貨幣政策,繼續損害債權人的利益。鋻於美國在未來1至2年內國家償債能力方面的不可測風險較多,大公國際給予美國本、外幣信用等級的展望均為負面。


在今年7月的評級報告中,大公國際對美國政府償債能力進行了預測。指出美國政府財政狀況的惡化加劇美元貶值壓力,在損害債權人利益的同時,降低投資人對美國經濟的信心,影響未來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發展,給出的評級結果是其本、外幣的信用等級均為AA,展望均為負面。近期,在美國宣佈將實施新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後,大公國際啟動了對其的全面跟蹤評級。


針對愈演愈烈的貨幣危機,大公國際總裁關建中於今年10月22日在第四屆中日韓信用評級論壇上宣佈已啟動對惡意貶值本國貨幣國家的跟蹤評級,並將依據大公國際獨有的違約評級標準幣值穩定性分析,對該國的信用等級進行調整。


大公國際表示,此次評級依據和展望是根據《大公國家信用評級標準》中國家管理能力、經濟實力、金融實力、財政實力和外匯實力五要素,對美國的信用能力所做出評價,其中針對美國新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所進行的幣值穩定性分析,是大公國際國家信用評級標準中的財政實力的實際償債能力分析的核心。


大公國際認為,本幣幣值與政府的本幣償債能力密切關係,對持有本幣債務的債權人利益有直接影響。如果中央政府有意識通過對本幣貶值償還債務,債權人的利益會明顯受損,若再沒有相應的補償措施,應認為政府償債能力和意願下降,如果貶值幅度大將可能被認定為違約。把幣值評價列入國家信用違約標準,集中體現了大公國際對國際信用關係和政府償債能力的深刻認識。據了解,美國三家評級機構標普、穆迪、惠譽均沒有將本幣幣值的變化作為考察政府償債能力的一個因素。今年7月11日和10月20日,大公國際先後發佈2010年59個典型國家和地區的信用等級。


這是中國、也是第一個非西方國家評級機構首次向全球發佈的國家信用風險信息。大公國際的評級排名結果與標普、穆迪、惠譽等評級機構的評級排名結果差異鮮明。


【2010-11-10 新華社】
 


現代孔明陶朱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再祭量化寬鬆 全球添經濟風險
2010/11/05 21:15
美再祭量化寬鬆 全球添經濟風險
2010-11-05 中國時報 【本報訊】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正式公布第二波量化寬鬆(QE2),預計在八個月內,投入六千億美元購買公債;此舉一出,在全球金融市場與各國政府之間,立即掀起巨浪。不論從那個觀點看,美國的QE2都是以鄰為壑,讓其它國家分擔美國的經濟問題,此舉也將大幅增高全球經濟的風險。

 美國首次的量化寬鬆政策,是在二○○八年發生金融海嘯後。當時因受海嘯衝擊,去槓桿化的效應,讓金融體系危在旦夕,市場流動性幾乎停滯。各國央行不斷降息仍難挽救危機,所謂的量化寬鬆就是在此情況下出現的政策。全球央行史前無例的聯手對市場挹注資金。美國在第一波的量化寬鬆就放出了一.七兆美元。

 第一次的量化寬鬆支撐了金融市場、避免經濟走入大蕭條。兩年來,以新興市場為主的國家已走出陰霾、邁向復甦;各國股市幾乎都回到海嘯前的水準,甚至不少股市都已再創新高。但美國作為海嘯發源地,受傷慘重,經濟雖然已回復正成長,但高達九.七%的失業率,仍讓美國經濟舉步維艱,同時引發其它政治與社會問題。民主黨期中選舉的潰敗,主因即在經濟不振與高失業率。

 不過,美國為了挽救經濟而祭出QE2,卻很可能是一個風險高、效益低─或甚至無效的政策。因為,相較二年前的海嘯時期,經濟情勢已全然不同,同樣一帖藥方是否有效,令人懷疑。

 量化寬鬆是聯準會以買進公債方式進行;簡單的說,就是印鈔票買回公債,把錢放到市場上去。這個政策「可以救急但不能救窮」,市場瀕臨崩潰、流動性陷入停滯時,強灌資金到市場,的確是救急的好方法。但美國的金融市場危機實際已解除,而且已陷入「流動性陷阱」中,貨幣政策難奏效;更何況現在面對的不是金融風暴,而是典型的經濟復甦緩慢、就業市場無感型復甦等問題,此時財政政策顯然較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合宜。財政政策是政府增加支出,至少明確能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即使政府以發行公債方式推動,也是向市場籌措資金,與純粹增加貨幣供給的量化寬鬆是完全不同的作法。

 更重要的是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國際貨幣機制實為「美元本位制」,美國狂印鈔票,將透過全球貨幣機制,對各國產生諸多不利的影響。首先是資金浮濫、全球亂竄的熱錢更難控制;熱錢流到各國、炒作各種商品,結果是助長房市、股市的資產泡沫;油、金、大宗物資價格亦將上漲,全球通膨壓力升高。美國一宣布QE2,油價立即強勢上漲、逼近每桶八六美元,金價暴漲廿美元,而棉花等大宗物資今年以來則紛紛上漲六到八成,美國以鄰為壑導致的全球通膨壓力,由此可見一斑。各國股市紛紛上漲,也許,有人認為股市上漲是「好事」,但請不要忘記,資金行情推升的股市上漲,正是典型的資產泡沫之一,最後往往是以泡沫破滅為結局,經濟將因此更受重創。

 而正苦於國內房價高漲的資產泡沫、及通膨率已達三.六%警戒值的大陸,更是馬上透過官方媒體痛批美國的QE2,將加重大陸打房等宏觀調控的效果,及加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因此要求美國「應採負責任的貨幣政策」。美國的QE2不僅新興市場國家難苟同,連其歐洲盟邦都未必買單。十月的G20財長會議上,德國經濟部長就反對美國進一步採取寬鬆貨幣政策,他批評這會間接操縱美元匯率。

 另外一層壓力則是各國的匯率壓力。美國狂印鈔票,美元勢必走弱,各國貨幣升值壓力驟增;熱錢湧入新興市場國家求利,更加重升值壓力。一個多月前,各國央行的競貶、阻升,才讓全球陷入「貨幣戰爭」的陰影中,更有部分國家已祭出管制資本流入的措施。如果美國的QE2重啟貨幣戰爭之門,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的風險當然大幅提高。美國的「以鄰為壑」,連向為美國馬前卒的世界銀行,在十月發表的東亞與太平洋經濟報告中,都明白指出是美國的寬鬆貨幣政策,引發國際資金大舉進入新興市場,侵蝕這些國家的出口競爭力,對亞洲的經濟穩定造成威脅。

 QE2宣布首日,台幣盤中就暴升逾四角,最後央行干預,把升值幅度打回六分;亞洲貨幣也紛紛升值回應。雖然,我們未必認同央行以維持出口競爭力為主軸,死守特定匯價、維持台幣弱勢的匯率政策。不過,QE2之後,熱錢叩關更強、台幣升值壓力更劇,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增大、通膨升高,各國即使克制有加,未釀成國際的貿易戰與貨幣大戰,但彼此之間的貿易與金融摩擦勢必升溫,特別是美國與大陸兩大經濟體間的摩擦更令人擔心。全球經濟風險將增高,台灣該如何因應,政府有關單位,是該好好研究思考了。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

現代孔明陶朱公(kurich) 於 2010-11-06 07:03 回覆:
羅傑斯在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演說時指出:「遺憾的是,柏南克不懂經濟學,不懂貨幣,也不懂金融,只懂得印鈔票。」他還說,柏南克「整個智識生涯都耗在研究印鈔票,只要給他一台印鈔機,他就會卯足勁猛印鈔票」。

羅傑斯形容美國是有史來負債最多的國家,但他拒絕評論自己的商品投資表現。羅傑斯目前住在新加坡,他說:「我來這裡賣書,因為我的小女兒需要版權收入。」羅傑斯兩個不到8歲的女兒也在現場聆聽他的演說。
現代孔明陶朱公(kurich) 於 2010-11-06 19:13 回覆:
高學歷大材小用 全美五千博士當工友
本報綜合報導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November 05, 2010 03:22 PM | 6599 觀看次數 | | 10 | |
美國勞工部統計,美國有1700萬大學畢業生的工作,不需要大學文憑;31.7萬名服務生有大學學歷,8千人是博士。專家分析,這是因為美國大學太多,被迫大材小用。

美國大學學歷不斷貶值,學士學位已非就業保證。俄亥俄州大學經濟學家維達認為,美國就業市場存在嚴重的供需失衡,他說:「上大學的人多過必須具備高度教育或技能的職缺。」

美國的大學超過六千所,2008年大學生達到1900萬人,創史上最高紀錄。但由於輟學率高達45%,歐巴馬政府一直努力提升大學生人數和畢業率。

維達質疑,政府應該審慎評估是否還須鼓勵更多人念大學。他說:「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有大批學生受教育,我們擔心這些國家未來會產生比美國人口更多的大學畢業生,但他們忽視了美國基本就業市場的現實面。」

加州伯克利大學教授道格拉斯則指出,和其他國家相比,美國大學數量和大學生人口占全美人口比例並沒有過多。他說,所有先進國家對勞工的專業技能要求都愈來愈高,大學學歷增加是必然現象。

喬治城大學的研究呼應了道格拉斯的說法,該研究指出,美國勞動市場要求大學以上學歷的比率,從1973年的28%提高到2007年的59%。

維達表示,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或必須念大學,花這麼多金錢和時間是浪費,間接傷害了美國的競爭力。他說:「我不是反對人們上學,但我覺得在美國的四年制大學方面,我們做過頭了。」

道格拉斯反駁說,所有的研究都證明,高學歷和高所得成正比,高學歷還會對整體社會帶來好處。不過他也同意,應該多關注就業市場的供需失衡。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高學歷大材小用 全美五千博士當工友

現代孔明陶朱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吳濟有:做好台幣二十五比一的準備
2010/11/05 20:52
吳濟有:做好台幣二十五比一的準備
文 編輯部 文.吳濟有

台股遲至十一月一日才過八三九五高點,財報亮麗、熱錢未退、兩岸政策加持等是助漲動力;惟日量距今年一月七日的二○一四億元高峰水平仍遠,市場或在擔心十一月底的五都選戰變數,但這正好是提供個股先漲及指數跟進的大趨勢布局機會。

其實,五都選戰的結果,並不是台股匯市的趨勢決定變數,祇要國、民兩黨首長席次在三或二,皆是合理且可接受的。倒是,二○一二年三月總統大選前,兩岸規劃的產業及金融政策,在資金面加持及預期心理下,恐會形成大中華區股匯連動的特質,這才是今年十二月至二○一二年三月前的觀察重點所在。

星幣澳幣 熱錢指標貨幣

而今年來在港亞幣中,以星幣升破一.三元及澳幣升破一元大關,各創下歷史新高水平最具耀眼地位;星幣從○九年三月的一.五五七九元升值到近期的一.二八八五元,澳幣則從○八年十月的○.六○○四元止貶回升與今年五月的○.八○六二元止貶回升迄今,呈現熱錢推升的兩大指標貨幣。

當然,今年九月才啟動升值的人民幣才是真正的主角,從六.八一五八元止貶回升,至十月十五日的六.六四元才告暫時打住。以美國施壓趨勢指向六元大關來看,人民幣在啟動升息循環及國際化加速的情況下,長線大升值已然啟動,一年升幅五%可能是中美雙方皆可接受的幅度。

令人擔憂的是,工商時報十一月一日公布十九家金融機構預估三○元防線有六三%認定穩如泰山,市場心理一旦被攻破,則內外資合擊下的新台幣匯率升值力道,恐會有超升的後果。

台幣創新高可能性上升

若新台幣大升值趨勢可能如此,央行又以不歡迎炒匯而趕熱錢進入台股的策略不變的話,以低利率下的台股現金息率優勢來看,台股有可能在站穩八千五百至八七五○點的中長期重要轉折關卡區,出現資金面、政策面、心理面及技術面齊集的大幅拉升後的劇烈波動走勢。

若從今年上市櫃公司第三季稅後純益總計近四千一百億元,創下○七年第三季以來的新高水平;隨著中美PMI意外強勁彈升,歐美二次衰退壓力大減,明年在ECFA效應及熱錢加持之下,台股單季獲利總合不排除有超越○四年第三季五一四○億元的機會。

這股力道已獲外資圈注意,瑞信證全球新興市場首席分析師席瓦已看中台股,一○及一一年企業每股獲利預估值分別調升八%及五.五%,幅度稱冠新興亞洲市場;而今年前十月外資才買超台股一四四二億元或四七億美元,僅占今年來買超新興亞洲市場(中國與馬來西亞除外)達四九六億美元的九%,與台股占MSCI達二七%權重差太遠;十一月一日放大買超逾一七○億元水平,新台幣匯率也一度創下三○.二三五元新低,看來熱錢正在提升台股匯市的興趣。

柏南克狂印美鈔決心不變

另外,N11國的墨西哥、土耳其、印尼等勇創歷史新高未墜,印尼股市已逾○八年高峰二八三八點約二九%幅度,更自○八年十月一○八九低點來已漲升了二.三五倍左右,柏南克吹泡泡效應充分出現在新興市場的股市上。

祇要FED柏南克持續零利率狂印美元的決心未變,美國失業率未走低至九%水平之下,啟動升息循環之前,美元貶勢及熱錢湧向新興市場的資本泡沫化趨勢就不易改變。而美股S&P五○○指數在年線或一一三○點之上震盪,未向一千點大關靠近,則柏南克放錢淹股市的效應就未消退。

綜上所述,目前操作最好以中長期趨勢為主軸,短中期的題材或市場炒作議題,若沒有趨勢保護力,則不宜漲多後再介入。

預估選股趨勢將以大(集團、政策、主權等相關股)、中(中國內需及十二五規劃相關股)、小(業績成長及兩岸政策相關股)為挺進時才會大投機表現。

倒是金融股在權值、基期、政策、主權戰略等條件配合,會是下波熱錢首要垂青族群代表,尤其有集團、官股、併購或陸資入股聯盟等特質者,愈易成炒作標的。

政策、資金、心理面

而今年前三季財報亮麗的低P/B比、低PE比、低價股,在明年派息及中國題材支撐下,仍可保持三低優勢,也會是資金行情格局放大的前哨戰所在。

綜上所述,當市場還在看五都選戰、柏南克決心、美中匯率淪戰之際,不妨先看台股匯市在政策、資金及心理面下的長期大格局變化,不妨做好匯率一:二五前的投資準備或是當務之急。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


現代孔明陶朱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狂印美鈔效應
2010/11/05 20:01
美國聯準會宣佈進行第二次「量化寬鬆」政策,打算大舉加印美鈔,花6千億到9千億美元,向銀行買國債,來刺激經濟,「印鈔救市」因為風險相當大,通常是拯救經濟的下下策,美國啟動第二波「印鈔計畫」,讓各國央行繃緊神經,全力防堵美鈔熱錢湧入,捍守匯價;美國加印鈔票,也可能進一步炒高油價以及黃金價格,再度撼動全球經濟市場。
美國由上而下動起來,聯準會現在豁出去拚經濟,要展開第二輪的「量化寬鬆」政策,大舉加印美鈔。CNN記者:「換言之他們打算印更多鈔票,投注在經濟上,讓金融體系動起來。」
這一招其實2008年早就用過,簡單地說,就是要讓美國合法印鈔票,再拿這些錢向銀行買債券,銀行有錢了,就可以借貸給企業或民眾。CNN記者:「他們想讓消費者燃起購物慾望,也希望小型企業會展開投資或消費,創造就業機會,讓美國經濟復甦。」
但是印鈔票救經濟,是不是真的跟變魔術一樣神奇?就怕這些多出來的美金,跑到其它國家市場攪局。
日本已經宣布要跟進買國債,南韓決定管制外來熱錢,巴西決定展開報復,加重「熱錢稅」,原本嚷著要課熱錢稅的泰國,決定聯合東南亞防堵熱錢,大陸要再升息,台灣則還在觀望。CNN記者:「最大的議題就是通膨,就是說美元會被拉的越來越薄,而物價會變得越來越貴。」
美元還沒開始變薄,其它國家的貨幣已經開始變厚。美元對新台幣的匯率是30.096,對日圓落在80.795,最瘋狂的是對韓圜1106.8,升幅達0.27%。大陸主播:「韓國央行4日則是向市場拋售韓圜,以防止韓圜對美元匯率進一步走高。」
金價已經漲3%,油價也衝破100美元,再加上專家相信,大陸股市有可能飆漲,這一波狂印美鈔效應,已經震盪全球經濟。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


現代孔明陶朱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865+19*8=2017
2010/11/05 17:21
2009年是自美國內戰爆發一役以來所經歷最糟糕的一年。1929年10月華爾街陷入崩潰,推動美國經濟陷入了大蕭條。大蕭條給美國經濟和精神帶來了嚴重沖擊,影響了三代美國人。80年後,縈繞在所有人心頭的問題: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一切又捲土重來了嗎?
美元已經在全球市場急劇下滑,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美元一直是全球經濟的基石,但目前其信用正在迅速下降。美國人(還有很多其他西方人)正在大舉借貸。與美國經濟規模相比﹐美國的債務水平正高得離譜。
美國的政府、企業和普通家庭都面臨著這個問題。30年前,美國家庭的平均負債大概相當於32個星期的收入,如今則是相當於59個星期的收入。美國走出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和九十年代初經濟衰退的時候,當時經濟擁有更為強勁的資產負債狀況。家庭和企業借款和支出的能力也更為強勁。上一次美國在背負沉重債務負擔的情況下試圖走出嚴重經濟衰退的情況就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目前美國經濟還面臨著進一步的憂慮。不管你怎麼看,事實上美國中產階級收入增長跟不上通貨膨脹的情況已經有30年了。
美國經濟一直在空洞化: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轉移至海外,為了保持經濟增長,過去六十年美國背負了越來越多的債務。當前的實際失業率正處於歷史高點。失業數據只反映了問題的一部分。如果你再考慮數百萬因為找不到全職工作而只能兼職的人員,還有那些已經放棄求職的人員,那麼美國每六名工人中就有一個屬於失業和就業不足。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住房價格按照長期標準來看非常便宜。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股市和債市價格也是如此。唯一的走向就是上漲。價格不斷上升的浪潮輕鬆推動所有資產走高。
過去幾個月,不少經濟學家甚至一些決策者紛紛宣佈大蕭條結束。相關數據佐證了這一觀點。主要指數上揚,房屋銷售好轉,2010年9月也已經止跌回升。然而唱衰者也不會偃旗息鼓。股市的上漲被嘲弄地稱為“熊市反彈”,經濟或許有所好轉,但很快就會再度陷入衰退,就業狀況只會惡化。那些家伙認為,我們陷身於大蕭條的重演之中,目前是一個充滿黎明假象的時代。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