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10/18 20:34:00瀏覽122|回應0|推薦0 | |
戰場是什麼樣子?你我都沒見過戰場,可能子彈無眼,血肉橫飛,一切錯亂,戰爭題材的電影或連續劇都儘量還原,但少了味道及聲音,血肉一旦模糊,與空氣融合,會為鼻子帶來什麼體驗?血腥惡臭?刺鼻想吐?聲音呢?戰爭電影不缺砲火音效,或許八九不離十,我在當兵時打靶,打過當年步兵連各種武器,57及65步槍,再加上50機槍及60砲,都是在規定森嚴的靶場,感受火力震撼,設若身歷其境呢?整日整夜不止息的砲火,由遠而近,飛砂走石亂噴,近在眼前的破壞力,本來應該直搗戰場人心,又該如何隔著螢幕體驗呢?一切都是間接再間接的。 由修昔底德陷阱到戰場我為什麼想要講戰場?現在中美比拼已經延伸到各個領域,政治、軍事及高科技,不可避免的修昔底德陷阱現象正在形成,到底會不會有戰事呢?若有,戰爭型態會是? 有一本書-注定一戰,它的小標是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此乃疑問句,書中舉了近500年世界各地戰爭的例子,說明修昔底德陷阱現象,一個堀起中的強權勢必引起現有統治勢力的警覺,修昔底德是伯羅伯尼撒戰爭史作者,這場發生在公元前5世紀的戰爭,毀滅了希臘半島兩個領導文明-斯巴達及雅典,修昔底德做為雅典公民參與了這場戰爭,並在事後寫下記錄,成為傳世經典。他的結論是雅典的堀起,貪得無厭的成長,為斯巴達帶來揮之不去的恐懼,深怕領導地位被雅典奪去。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與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之間的戰爭,打打停停三十年,最終以斯巴達的勝利告終,但希臘世界從此不振,後來被來自北方馬其頓所滅,不可自拔的陷入非戰不可的境地,稱為修昔底德陷阱。 一二戰德國,二戰日本都是在本身強勢發展,壯大肌肉後,放眼週邊,自認需要更多尊重及擴充,只有打才能引起注意,引發大戰又被現有強權打趴的例子,現在中美之間猶且循著相同套路,由1985-2021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平均是9.2%,幾乎每年增加一成,在2010年成為第二大經濟體,華為網路設備幾乎遍佈全世界,美國緊張了,禁止半導體技術流入中國,掐住華為脖子,強迫台積電赴美生產5及3奈米晶片,中國籌碼雖少,但已封殺美光,以及公務員在公家場合不得使用IPhone,公用設備更是要移除所有蘋果,諸如此類只會愈來愈多,形成超級強烈颱風似的大國競爭,走過不放過,捲入及吸收一切,最後必如酷斯拉大戰金剛,以香港為戰場,這是電影,巨獸拼摶需要更大範圍的空間,才能伸開拳腳,而戰場必定在大國本土之外。 台灣當然是候選戰場之一,如今海峽中線的默契早已不復存在,共機共艦繞台已是常事,不斷演訓就是為了抹掉海峽中線,當這條線被擦掉了,台灣西海岸就成為第一線,沒人希望有戰爭,許多事件都更加指向劍拔弩張,軍火相關新聞變多了,國造潛艦、義務役恢復一年、中科院各種飛彈研發及量產,就連台股都有軍工概念股或國防自主概念股。對岸就更多了,三艘航空母艦雖然數量及戰力仍遠不及美國,上昇態勢是不變的,現在的氣氛不是備戰或避戰,而是如何在沒有縱深的小範圍戰場迎戰。順帶提一點,法國在1913年8月通過將兩年兵役延長為三年,一年後的1914年8月一次大戰開打,延長兵役不是爆發大戰的原因,而是為了備戰。 地面戰與科技戰高科技的現代,吾人更難想像地面戰爭的畫面在眼前上演,看看俄烏之戰,新聞影片中看到的都是飛彈子彈呼嘯過後,房屋傾圮,處處破敗,而非戰爭進行式。久而不決的戰事最傷,即使結束戰事,俄羅斯經濟被拖垮了,烏克蘭至少三分之一國土需要掃雷,包括地雷及未爆彈,以及數十年重建過程,然後美國軍火商賺飽了,截止到2023年7月,美國8次公開軍援烏克蘭,總金額是121億美元,再加其他援助總金額是662億美元,這已是二戰以來單一國家獲得美援的最高記錄,戰後的烏克蘭當然就是仰美國鼻息才能生存了,成為美國對抗俄羅斯的棋子。現在以色列與哈馬斯也開打了,各種細微末節經由社群媒體舖天蓋地而來,又一個戰場,又要枉生許多生靈。 二戰之後,美國從來未與大國開戰過,它打越南、北韓、再到伊拉克、格瑞那達,到處欺負小朋友,有成功有失敗,面對百年來覺醒及野蠻成長的中國,睡獅醒轉,巨象轉身,會開打嗎?美國的算盤必定是要打也要先在某個境外開打,出錢不出力,避免直接捲入,以局部戰爭消耗敵對大國實力,俄烏之戰就是如此,台海情勢也是,要統要獨從來不是美國關心的重點,它只要兩岸不和,不和的焦點可以是任何議題,不過以中國角度來說,在小戰場被消耗家底是不划算的,或許這是台灣的小小利多,大人打架不要找小朋友開刀。 戰爭從來都是由政治開始,經濟結束,生靈塗炭為代價,修普底德陷阱內儘是不明所以的累累白骨,當政治人物鼓吹戰無不可之時,在大政府治下,沒人躲得過,一人一票反映的只是選舉開跑之後,一時的操弄與風向,我欣賞的是2023年新加坡總統選舉,在制度上新加坡總統沒有實權,最大權利是手握國庫第二把鑰匙,提名日是8/22,投票日是9/1,其間只有10天時間,候選人在這10天沒那麼大功夫創造話題去爆紅,選民只能依照長期了解的候選人去投票,話題扯遠了。 戰爭型態呢?美國在1990年波斯灣戰爭提供經典範例,集結六艦航空母艦,開戰第一天所有電戰飛機、預警機上場,摧毀伊拉克防空雷達及指揮中心,沒有雷達如睜眼瞎,指揮中心攤煥即無法指揮部隊,美軍轟炸機如入無人之境,掌握空優及掃清障礙後,地面部隊上場,4天後即停火,歷時42天,原擁有世界第4大陸軍部隊的伊拉克兵敗如山倒,對美國來說,伊拉克是沒有迴旋空間的小戰場,此戰經典之處是先用科技手段斬斷神經,再任我宰割,給予全世界的啟示是科技至上,唯有科技實力方可決定戰爭是否在不對稱下進行,什麼是科技戰?就是將敵對方網路插頭拔掉,才能速戰速決。啟示人盡皆知,台灣的網路插頭能否在戰時保持通電,也是進入地面戰的成敗關鍵。 戰爭永遠是誘人的繆思戰場是破壞力的儘情展現,從來都是有殺錯沒放過,成為戰爭文學的繆思,最近幾年流行間接戰爭題材,如偷書賊、德語課都是,這類文字不那麼硝煙彌漫,不那麼砲聲隆隆,各自主題都與某戰爭有關,但不是戰場,我搜集了講戰場經驗的文學作品,這一系列讀書讀的段落是戰場直接相關的文字,沒有畫面,應該不至於過度血腥,收集的作品大約可分成親身經驗及報導文學,以後者較多,因為親歷戰爭又能寫出真正文學作品總是少數,如西線無戰事、巨流河、黃河青山都是,另如異域也是,柏揚雖然也是戰爭一代,但他寫的異域算是轉述或代筆的作品,報導文學就多了,如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惡魔的飽食、八月砲火等,這類作品大多是作者訪談或閱讀大量資料,帶著自我觀點所寫出。 優美文筆可以親身如沐,置身於內,講戰爭不是鼓吹,但決定歷史的大人物總是會忘記教訓,當關鍵一刻來臨,你我小人物都逃不過,看看歷史,讀讀教訓,輕輕唸過的傷亡數字都是斑斑血淚,根據何應欽的八年抗戰經過一書中的記錄,抗日戰爭死亡官兵人數是1,922,594人,這應該是極度保守,來自有名有姓可以考證的數字,更多不可考的犠牲只有在老天爺的保險箱裡,總之國民黨部隊愈打愈少,共產軍部隊愈打愈多,這是另一個話題。 電影、電子遊戲中有許多戰爭題材,現代人是太想念血腥暴力了,現實世界總是缺少刺激,過去的阿兵哥教育程度不高,會聽話,裝備低劣就用人肉擋車,類似抗日相關故事多不勝數,現代人姑且不論是否受過高等教育,就像血戰鋼鐵嶺的主角一樣,若都有我的信仰我的堅持,不小心被徵兵,還用打仗嗎?我真的難以想像在都市長大的孩子,如何在以打破一切為目的的地面戰中做為只聽命令勇往直前,不顧一己安危的戰士,所以新聞中的地面戰,會在我們這一代重現嗎?看看戰場,聽聽戰場,大人們,請好好思考,你們的一句話一念之間,可能峰火遍地,哀鴻遍野,再說一遍,看看歷史,讀讀教訓。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