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上任時提出的「愛台12建設」中,「綠色造林計畫」是重點項目,目標在八年內造林6萬公頃;而行政院去年核定「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提出未來10年內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5%的目標,植樹造林正是行動方案之一。
不過,綠色造林計畫主要透過獎勵平地造林,未來在糧食安全的考量下,農地造林可能大幅受限。同時,全球氣候異常也加劇挑戰,林業試驗所所長黃裕星舉例,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造成超過3.5萬公頃的國有林崩塌,一次抵銷多年來造林的成果。
目標 八年內造林6萬公頃
台灣森林有73%是天然林,應該可以讓大家安居樂業,但林試所發現,莫拉克風災中崩塌的森林,高達85%發生在天然林。進一步了解原因,黃裕星說,天然林如果完全不去整理,就會朝森林劣化的方向走。
天然林擁有好的林相,一旦邁入衰老期,枯枝落葉累積過多,除了妨礙新樹萌芽生長,水土保育功能直降,一旦超過土地乘載量,大雨無情沖刷,就導致老木連根拔樹帶土,造成嚴重崩塌。
2004年七二水災時,石門水庫上游竹林地崩塌,也是同樣原因。黃裕星指出,天然林的保護很重要,「森林健康更重要」,唯有必要整理,將超過土地負荷量的枯木適度移除,減少病蟲害問題,也降低森林火災危險,天然林有餘地下種更新,勝過人工復育造林。
捨舊 移除枯木勝人工復育
「森林保育,包含保護和培育。」黃裕星強調,森林不是保護就好,也需要適當人為干擾的培育,好讓新生代的林木有地方生長;都不砍的保護是害了森林,森林發生災害,最後受傷的還是人類,因此源頭森林的整治很重要。
此外,如何讓森林管理和社區連結,也是重要的課題。林務局副局長李桃生表示,森林和社區連結,累積的效益將優於單一管理,而明年林務局將併入環境資源部,改制「森林暨自然保育署」,也將因應這樣的潮流。
林試所則趁國際森林年之際,積極參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周邊組織-亞太森林復育與永續經營網絡(APFNet)相關合作計畫,提出山地混農林業示範計畫書,希望農林在土地上有合理配置,對環境可以接受,又能確保山村生計,已經初步得到肯定。
七二水災之後,經建會曾提出國土復育策略,想將山上農戶遷到平地,最後失敗。黃裕星說,台灣土地狹小,能夠生產的土地本來就不多,山上居民占全台人口4%,如果讓這4%的人在60%的森林土地上安居樂業,又能替國家管理,不是更划算?
------
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
拿政府獎勵金造林後,竟還可砍樹賣錢!林務局的獎勵造林計畫二十年為一期,今年有首批種植期滿的林木,約一百公頃,即將面臨砍伐命運,陸續還有三萬六千公頃即將屆滿。環保團體批評,至今政府仍未限制砍伐,讓人擔心今年的颱風季,台灣是否能順利度過?
明天是植樹節,依慣例,總統與五院院長將一起植樹。造林是總統馬英九「愛台十二項建設」之一,林務局九十七年底啟動的「綠色造林計畫」,二十年補助加碼到六十萬元,但過去造林的爭議,依舊沒有解決。
環團︰應獎勵種植環境林
農委會八十五年啟動「全民造林」計畫,也納入從民國八十年就參與「農地造林」的地主,二十年補助五十三萬元,該計畫在九十三年停止,總計造林面積三萬六千公頃,執行經費至今累計約一百二十三億元。首批「農地造林」的造林地,約一百公頃、一百五十名地主,今年正好滿二十年。
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楊俊朗說,政府造林的政策,仍停留在種植「經濟林」的思維,但政府應該獎勵的其實是有水土保持、固碳與生態功能的「環境林」。如果左手拿獎勵金,右手砍樹賣錢,根本不符社會公義。
楊俊朗指出,雖然林務局去年規定,必須比對空照圖,確定兩年內沒有種植新樹,才能申請補助,但難保地主拿了獎勵金期滿砍樹後,在第三年又向政府申請補助,種樹賣樹,等於不用成本。
台大農經系教授吳佩瑛強調,農民種水果、種菜,政府會給獎勵金嗎?「政府施政短視近利,反正二十年後的事,看輪到哪個倒楣鬼遇上。」錯誤的造林政策,讓全民暴露在環境風險中。
林務局︰環境敏感區限伐
林務局坦承,當初與造林地主簽訂獎勵契約時,並沒有限制期滿不能砍伐,林務局正著手研擬「限制採伐補償」草案,針對環境敏感區的林木限制砍伐,並給予補償;但對一般土地,因屬私有財,仍可以自由利用。
不過,立委田秋堇質疑,地質法去年底才三讀通過,現在對於「環境敏感區」還要調查後才會公告,屆時獎勵到期的林木恐都砍光了,颱風季節即將來臨,實在令人擔心。她呼籲林務局在這段法規空窗期,要求地主暫緩砍伐。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總統馬英九當初在競選時,提出平地造林政策,並宣示八年造林六萬公頃,而平地造林包括休耕地上種樹,學者呼籲,在糧食危機下,重新檢討造林政策,「不該拿生產糧食的田地來種樹!」
林務局九十七年底提出「綠色造林計畫」,其中平地造林,包括休耕補助與造林獎勵,二十年可以領到二百四十萬元,由於有高額獎勵金,根據林務局統計,平地造林面積至今超過一萬一千公頃,已發放十三億元的獎勵金。不過,山坡地造林面積僅一千三百多公頃,發放獎勵金約二億元。
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說,短短三年,國際二度爆發糧食危機,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僅三成,政府必須提高糧食自給率,想辦法恢復糧食作物種植,確保台灣的糧食安全才對。
郭華仁強調,政府應有通盤的農業政策,規劃造林政策不能又忽略糧食危機的問題。但現在卻大規模在台糖地、休耕地造林,從數字來看,甚至比山坡地造林積極,根本是本末倒置。平地造林應在農村的畸零地、田邊、農舍旁,而不是直接種在生產糧食的田地上。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表示,農地資源稀有而珍貴,如果政府真要在平地造林減碳,倒不如減少國光石化等大型開發案,效益來得更高。以平均一公頃林相可吸收二十公噸的二氧化碳,造林六萬公頃每年僅減碳一百二十萬公噸,只能抵減台塑六輕排碳量的一%而已。
林務局解釋,平地造林以農牧用地為主,因為老農有疑慮,休耕地造林僅小部分而已。
-----------------------------------
我個人覺得這篇報導有失公允
高山絕對嚴禁砍樹這是大家共識
但台灣還是要保持最低的經濟林自主量才對啊
高山不能砍樹
那當然植林只能種在平地上啊
法令缺失只是缺乏細緻的分區
例如環境敏感區和一般植林區
至於糧食自主率也很重要
但以政府全年休耕補助的農田之龐大好好規劃進行復耕
才是正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