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以『台』為字根衍生的字(一)
2013/06/06 12:25:50瀏覽1128|回應1|推薦20

以『台』為字根衍生的字()

※台:()ㄊㄞ ()ㄊㄞˊ ()ㄧˊ

()ㄊㄞ1.大陸地區浙江省台州、天台山等地之台的舊讀。

()ㄊㄞˊ2.「臺」的異體字。

()ㄧˊ

(動詞)

3.喜悅。通「怡」。

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唐堯遜位,虞舜不台。」

(代名詞)

4.我。古人稱自己為「台」。

書經˙湯誓:「非台小子,敢行稱亂。」

唐˙盧肇˙漢堤詩:「流災降慝,天曷台怒。」

5.表示疑問的意思。相當於「何」、「什麼」。

書經˙湯誓:「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

後漢書˙四十˙班彪傳下:「罔光度而遺章,今其如台而獨闕也!」

(名詞)

6.姓。如明代有台元。

○天台:ㄊㄧㄢ ㄊㄞˊ(1)神話中的仙境。

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又不是瀛州方丈接蓬萊,遠上天台。」

(2) 縣名。見「天台縣」條。

○天台縣:ㄊㄧㄢ ㄊㄞˊ ㄒㄧㄢˋ縣名。在浙江省臨海縣北,因北有天台山而得名。

(3) 山名。在今浙江省境內。見「天台山」條。

○天台山:ㄊㄧㄢ ㄊㄞˊ ㄕㄢ山名。在浙江省天台縣北,為仙霞嶺的東支。因山有八重,四面如一,當斗牛之分,上應台宿而得名,形勢崇偉。多懸崖飛瀑等名勝,為佛教天台宗的發源地。

 

○天台女:ㄊㄧㄢ ㄊㄞˊ ㄋㄩˇ

相傳漢劉晨﹑阮肇入天台山採藥,遇二女子,留居半年,回家時已經過了七世了,乃知那二女子是仙女。見太平廣記.卷六十一.天台二女。後遂用作仙女的代稱。亦比喻漂亮的女子。南唐˙李煜˙菩薩蠻˙蓬萊院閉天台女詞:「蓬萊院閉天台女,畫堂晝寢人無語。」

○天台宗:ㄊㄧㄢ ㄊㄞˊ ㄗㄨㄥ中國佛教宗派之一。隋僧智顗所創,因智顗晚年居住天台山,故稱為「天台宗」。以法華經為主要教義根據,故亦稱為「法華宗」。強調止觀雙修的原則,發明一心三觀、圓融三諦、一念三千的道理。以五時八教判釋整體佛法。在傳承系譜上,尊龍樹為初祖,以北齊慧文為二祖,慧思為三祖,智顗是四祖。自智顗以來,代代相傳。十一世紀初,因爭論智顗金光明玄義廣本的真偽,分為山家和山外兩派。山外不久衰微,今所傳者都是山家派。

○劉阮上天台:ㄌㄧㄡˊ ㄖㄨㄢˇ ㄕㄤˋ ㄊㄧㄢ ㄊㄞˊ漢明帝永平五年(西元62),劉晨、阮肇二人上天台山採藥,迷路不得返家。經十三日饑渴,採食桃子,才吃數顆,便止飢且體力充沛。見溪流中有蕪菁葉,甚鮮,復有胡麻飯一杯流下,二人乃知此地有人家。遂度山,見二女,容顏絕妙,殷勤款待二人。當地氣候草木,常如春日。半年後,因思鄉,求歸。至家,子孫皆已歷七世。見太平廣記˙卷六十一˙天台二女。

 

※抬:ㄊㄞˊ

(動詞)

1.舉起。如:「抬高」、「抬頭挺胸」、「高抬貴手」。

○抬頭挺胸:ㄊㄞˊ ㄊㄡˊ ㄊㄧㄥˇ ㄒㄩㄥ身體直立。←→垂頭喪氣。

如:「從小,老師就教我們走路要抬頭挺胸,不可彎腰駝背。」

○高抬貴手:ㄍㄠ ㄊㄞˊ ㄍㄨㄟˋ ㄕㄡˇ求人饒恕的話。

元˙范康˙竹葉舟˙第四折:「弟子愚眉肉眼,怎知道真仙下降,只望高抬貴手,與我拂除塵俗者。」

水滸傳˙第四十一回:「小可不知在何處觸犯了四位英雄?萬望高抬貴手,饒恕殘生。」

2.兩人以上共同扛舉東西。如:「抬轎子」、「抬擔架」。

○抬轎子:ㄊㄞˊ ㄐㄧㄠˋ ˙ㄗ(1)前後並列,合力抬起轎子。亦稱為「抬轎」。

(2)賭博時,數人聯手欺詐他人賭資的行為。亦稱為「抬轎」。

(3)合力吹捧逢迎,助人增長聲勢。亦稱為「抬轎」。如:「這次選舉,他專為一號候選人抬轎子。」

3.抬槓。如:「少跟我抬槓」、「三人抬不過個『理』字」。

○抬槓:ㄊㄞˊ ㄍㄤˋ(1)抬轎用的粗木棍。

(2)各執一詞,互相爭辯、鬥口。或作「抬槓子」。

文明小史˙第十七回:「姚文通曉得他一向是守中立主義的,從前在蘇州時候,彼此為了一事,時常齗齗辯論,如今久別相逢,難為情見面就抬槓,只得趁勢打住話頭,另談別事。」

4.合夥騙人。如:「他們倆抬我一人兒。」

 

※枱:()ㄧˊ ()ㄊㄞˊ ()ㄘˊ

()ㄧˊ(名詞)耒端。見段注本說文解字。

()ㄊㄞˊ「檯」之異體字。(名詞)桌子或像桌子的器物。如:「櫃檯」、「寫字檯」、「梳妝檯」。

()ㄘˊ「柌」之異體字。鐮柄。見廣韻.平聲.之韻。

 

※跆:ㄊㄞˊ(動詞)踢踏、踐踏。如:「跆籍」、「跆拳」。

○跆籍:ㄊㄞˊ ㄐㄧˊ蹂躪、踐踏。

漢書˙卷二十六˙天文志:「兵相跆籍,秦遂以亡。」

○跆拳道。ㄊㄞˊ ㄑㄩㄢˊ ㄉㄠˋ一種拳術。著重在腳的動作,以行、阻、閃、攔、截等動作,攻擊對方。

 

※颱:ㄊㄞˊ(名詞)見「颱風」條。

○颱風。ㄊㄞˊ ㄈㄥ發生在西太平洋上由強烈熱帶性低氣壓或熱帶氣旋所引起的暴風,其強度達到一定標準時即為颱風。與西印度群島和墨西哥灣的颶風,同屬熱帶風暴。在臺灣地區,中央氣象局將颱風分為三級。每秒十七點二至三十二點六公尺者,稱為「輕度颱風」;每秒三十二點七至五十點九公尺者,稱為「中度颱風」;每秒五十一公尺以上者,稱為「強烈颱風」。

 

※苔()ㄊㄞˊ ()ㄊㄞ

()ㄊㄞˊ(名詞)植物名。隱花植物,扁平微細,根、莖、葉區別不明顯,綠色。常延貼於潮溼地面或石頭上。

○苔蘚:ㄊㄞˊ ㄒㄧㄢˇ苔類及蘚類。見「苔蘚植物」條。

○苔蘚植物:ㄊㄞˊ ㄒㄧㄢˇ ㄓˊ ㄨˋ陸上生長的綠色植物中最原始的一類。苔蘚植物門,包括苔綱和蘚綱,約二千四百種。此類植物都很矮小,高度不超過十公分,喜生長在潮溼的環境中。它的植物體是扁平的葉狀擬葉體,沒有真正的根、莖、葉分化和維管組織,根狀假根主要用於固著與吸收水分、養分,其配子體發達而孢子體退化。覆蓋在岩石、林木及落葉層上,具有保存水分及減緩水土流失的功用。

()ㄊㄞ見「舌苔」條。

○舌苔:ㄕㄜˊ ㄊㄞ舌面上所生的苔狀物。中醫師用來診斷病情。或作「舌胎」。

 

※鮐:ㄊㄞˊ(名詞)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類條鰭亞綱。體呈紡錘形,尾柄兩側具有隆起稜;背鰭及臀鰭後方具有離鰭。體的橫斷面近於橢圓形,青綠色,上部有波狀紋,下部無斑點。生活在海裡,屬洄游性魚類。

○鮐背:ㄊㄞˊ ㄅㄟˋ比喻年老的人氣色衰退,皮膚消瘦,背若鮐魚。亦作「駘背」。

三國˙魏˙曹植˙魏德論:「鮐背之老,擊壤而嬉。」

聊齋志異˙卷二˙聶小倩:「又有一媼衣緋,插蓬沓,鮐背龍鍾,偶語月下。」

○黃髮背:ㄏㄨㄤˊ ㄈㄚˇ ㄊㄞˊ ㄅㄟˋ形容長壽的老人。泛指老年人。黃髮,老年人頭髮由白轉黃。鮐背,老人背上的斑點如鮐魚背般。

唐˙李德裕˙上尊號玉冊文:「服冕之士,戴鶡之倫,暨藩侯邦伯、黃髮鮐背,不謀而進。」

 

※駘()ㄊㄞˊ()ㄉㄞˋ

()ㄊㄞˊ

(名詞)

1.劣馬。

楚辭˙宋玉˙九辯:「卻騏驥而不乘兮,策駑駘而取路。」

北周˙庾信˙代人致乞致仕表:「臣又聞驅奔效駕,先輟於羸駘。」

2.比喻庸才。

隋˙江總˙勞酒賦:「謬陳力而策駘,豈酬恩于暮年。」

(動詞)

3.脫除、脫落。

後漢書˙卷四十二˙崔寔傳:「自數世以來,政多恩貸,馭委其轡,馬駘其銜。」

背:ㄊㄞˊ ㄅㄟˋ比喻年老的人氣色衰退,皮膚消瘦,背若鮐魚。見「鮐背」條。

○駘藉:ㄊㄞˊ ㄐㄧˊ(1)掩映。

後漢書˙卷二十八上˙馮衍傳:「風騰波涌,更相駘藉。」

(2)踐踏、蹂躪。

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三十年之間,兵相駘藉,不可勝數。」

○駑駘:ㄋㄨˊ ㄊㄞˊ(1)駑、駘皆資質低劣的馬。亦作「駑馬」。

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騎著這骨稜稜瘦駑駘,走著這遠迢迢屈曲路。」

(2)比喻才能低下庸劣。

聊齋志異˙卷一˙嬌娜:「倘不以駑駘見斥,願拜門牆。」

()ㄉㄞˋ4.見「駘蕩」條。

○駘蕩:ㄉㄞˋ ㄉㄤˋ(1)廣大。玉篇˙馬部:「駘蕩,廣大意。」

(2)放蕩、縱放。

莊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駘蕩而不得,逐萬物而不反。」

(3)景色舒放。

南朝齊˙謝朓˙直中書省詩:「朋情以鬱陶,春物方駘蕩。」

(4)態度安詳。

文選˙馬融˙長笛賦:「安翔駘蕩,從容闡緩。」

 

※邰:ㄊㄞˊ1.國名。后稷所封。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陝西省武功縣西南。

2.姓。如明代有邰茂質。

 

※胎:ㄊㄞ(名詞)

1.人或其他哺乳動物母體內的幼體。如:「胚胎」、「胎兒」、「懷胎」、「雙胞胎」。

○胚:ㄆㄟ ㄊㄞ(1)生物學上指動植物發育過程的早期,胎生動物的幼小個體,由受精卵發育至可以獨立生存前,寄生在母體內,稱為「胚胎」。

(2)比喻事物的開端、本源。爾雅˙釋詁上:「胎,始也。」郭璞˙注:「胚胎未成,亦物之始也。」

○胎兒:()ㄊㄞ ㄦˊ ()ㄊㄞㄦ ()ㄊㄚㄦ

()ㄊㄞ ㄦˊ(1)在母體中尚未出生的幼體。如:「婦女懷孕後,必須定期到醫院檢查,以確定胎兒是否一切正常。」

()ㄊㄞㄦ ()ㄊㄚㄦ(2)器物的底托或骨幹。如搪瓷胎兒。

(3)胎產。如:「她這是頭胎兒呢!」

○懷胎:ㄏㄨㄞˊ ㄊㄞ女子受孕。或作「懷妊」、「懷孕」。=妊娠、孕珠。

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黃宗旦妻懷胎,一十四個月不產。」

西遊記˙第二十四回:「他那父母懷胎,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方生下來。」

○雙胞胎:ㄕㄨㄤ ㄅㄠ ㄊㄞ(1)自一母體同一次產下的兩個胎兒,可分為同卵雙胞及異卵雙胞。就人類而言,因同卵雙胞在遺傳方面是相同的,故對之進行心理學的研究,有助於了解遺傳天賦及環境兩者影響的相對性大小。亦稱為「僆子」、「孿子」、「孿生子」、「雙生子」。

(2)比喻非常相似的人、事、物。如:「這兩件案子的手法很相似,簡直是雙胞胎!」

2.量詞。計算生育次數的單位。如:「頭胎」、「第二胎」。

○頭胎:ㄊㄡˊ ㄊㄞ第一胎。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魯小姐頭胎生的個小兒子,已有四歲了。」

3.器物的粗胚。如:「泥胎」。

○泥胎:ㄋㄧˊ ㄊㄞ未加彩飾或鍍金的泥塑偶像。

紅樓夢˙第三十九回:「連忙進去,一看泥胎,嚇的我跑出來了,活似真的一般。」

4.衣服、被褥等的夾襯物。如:「棉花胎」。

○棉花胎:ㄇ一ㄢˊ ㄏㄨㄚ ㄊㄞ棉絮。如:「破棉被露出了很多的棉花胎來。」

5.事物的根源。如:「禍胎」。

○禍胎:ㄏㄨㄛˋ ㄊㄞ指禍害發生的源始。或作「禍始」。=禍根、禍端。

語本漢˙枚乘˙上書諫吳王:「福生有基,禍生有胎。納其基,絕其胎,禍何自來?」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傳˙曹毗傳:「名為實賓,福萌禍胎,朝敷榮華,夕歸塵埃。」

紅樓夢˙第三回:「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裡的混世魔王。」

6.見「輪胎」條。

○輪胎:ㄌㄨㄣˊ ㄊㄞ安裝在車輛等交通工具車輪外圍的橡膠製輪。可分為內胎與外胎兩層:內胎較薄,可以充氣,外胎厚、耐磨,可以保護內胎。為了緩和行駛間的衝擊,通常使用打氣的輪胎。

 

※殆:ㄉㄞˋ(形容詞)1.危險、不安。

論語˙為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孫子˙謀攻:「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危殆:ㄨㄟˊ ㄉㄞˋ危險、不安全。=危急。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劉交傳:「上假太后之威,三人者權重於昭王,家富於秦國,國甚危殆。」

舊唐書˙卷一○三˙牛仙客傳:「仙客時既危殆,署字不成,其妻因中使來弔,以其表上。」

○逢殆:ㄈㄥˊ ㄉㄞˋ遭到危險。

楚辭˙屈原˙九章˙惜誦:「故眾口其鑠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幾殆:ㄐㄧㄉㄞˋ極度危險。

漢書˙卷四十一˙樊噲傳:「是日,微,樊噲奔入營,譙讓項羽,沛公幾殆。」

○財多命殆:ㄘㄞˊ ㄉㄨㄛ ㄇ一ㄥˋ ㄉㄞˋ錢財太多易招盜賊覬覦,危及生命。

後漢書˙卷二十八上˙馮衍傳:「況今位尊身危,財多命殆,鄙人知之,何疑君子?」

○百戰不:ㄅㄞˇ ㄓㄢˋ ㄅㄨˋ ㄉㄞˋ多次戰爭都不失敗。形容百戰百勝。=百戰百勝、戰無不勝←→一敗如水、一敗塗地。

2.疲乏、疲困。

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聊齋志異˙卷二˙鳳陽士人:「郎君星馳夜半,人畜想當俱殆。」

○車殆馬煩:ㄐㄩ ㄉㄞˋ ㄇㄚˇ ㄈㄢˊ形容旅途勞累疲困。

文選˙曹植˙洛神賦:「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灤陽消夏錄一:「至黃昏乃歸,車殆馬煩,不勝困憊。」

(副詞)3.大概、也許、恐怕。表示推測或不肯定的語氣。

孟子˙梁惠王上:「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

唐˙陳鴻˙長恨傳:「時夜殆半,休侍衛於東西廂,獨侍上。」

4.幾乎、將近、差不多。表示設想的語氣。

文選˙孔融˙論盛孝章書:「海內知識,零落殆盡。」

○殆盡:ㄉㄞˋ ㄐㄧㄣˋ幾乎全部完了。

三國演義˙第六回:「又差呂布發掘先皇及后妃陵寢,取其金寶。軍士乘勢掘官民墳塚殆盡。」

○消滅殆盡:ㄒㄧㄠ ㄇ一ㄝˋ ㄉㄞˋ ㄐㄧㄣˋ幾乎全部消除毀滅。

如:「人類濫墾濫伐,破壞自然生態,許多生物幾已消滅殆盡。」

○張羅殆盡:ㄓㄤ ㄌㄨㄛˊ ㄉㄞˋ ㄐㄧㄣˋ形容財物匱乏,已竭盡能力去籌措應急的艱困情境。=羅掘俱窮。

如:「為償巨額負債,他張羅殆盡,幾無所剩。」

○殆無孑遺:ㄉㄞˋ ㄨˊ ㄐㄧㄝˊ ㄧˊ幾乎沒有一點殘存。

晉˙周祗˙與劉裕書諫伐蜀:「然益土荒殘,野無青草,成都之內,殆無孑遺。」

○殆無虛日:ㄉㄞˋ ㄨˊ ㄒㄩ ㄖˋ幾乎沒有閒過一天。

元˙周密˙武林舊事˙卷一˙大禮:「先自前一月以來,次第按試習儀,殆無虛日。」

隋唐演義˙第九十三回:「於是株連蔓引,搜捕窮治,殆無虛日。」

5.近似。

漢書˙卷六十九˙趙充國傳:「而賢以為可奪其畜產,虜其妻子,此殆空言,非至計也。」

 

※怠:ㄉㄞˋ(形容詞)

1.鬆懈、懶惰。如:「怠惰」、「懈怠」。

唐˙韓愈˙原毀:「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怠惰:ㄉㄞˋ ㄉㄨㄛˋ懈怠懶惰。或作「怠墮」、「怠敖」、「怠傲」。=懶惰、懈怠←→辛勤、用功、勤勉、勤勞、勤奮、勤懇、奮勉。

紅樓夢˙第四十五回:「你只監察著我們裡頭有偷安怠惰的,該怎麼樣罰他就是了。」

○懈:ㄒㄧㄝˋ ㄉㄞˋ(1)工作懶散不勤勉。=怠惰、懶惰←→努力、勤勉、勤勞、勤奮、奮勉。

呂氏春秋˙季夏季˙音律:「趣農收聚,無敢懈怠。」

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軍士晝夜防護,不敢懈怠。」

(2)態度輕慢不莊重。=怠惰、懶惰←→努力、勤勉、勤勞、勤奮、奮勉。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只為一時間心中懈怠,口內褻瀆,又不曾實做了甚麼汙褻法門之事,便言摦報如此!」

兒女英雄傳˙第二回:「說著,回了進去,又從中說了些懈怠話,那河臺心裡,更覺倒是安老爺瞧他不起。」

2.輕慢不莊重。如:「怠慢」。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劉交傳:「醴酒不設,王之意怠。」

○怠慢:ㄉㄞˋ ㄇㄢˋ(1)放縱怠惰。或作「怠嫚」。←→敬佩、敬重、謙恭。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

(2)款待客人不周到或有失禮處,常作謙詞用。亦作「待慢」。=慢待、輕慢←→週到、慇勤。

文明小史˙第二十七回:「那管家見是老太太面上親戚,才不敢怠慢。」

3.疲倦、疲累。如:「倦怠」。

○倦怠:ㄐㄩㄢˋ ㄉㄞˋ疲倦怠惰。

禮記˙禮器:「日不足,繼之以燭,雖有強力之容,肅敬之心,皆倦怠矣。」

西遊記˙第十回:「思念多時,漸覺神魂倦怠,身體不安。」

 

※迨:ㄉㄞˋ(動詞)1.及、等到。

詩經˙召南˙摽有梅:「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唐˙柳宗元˙三戒˙序:「竊時以肆暴,然卒迨於禍。」

(介詞) 2.趁、乘。表示時間。

詩經˙邶風˙匏有苦葉:「士如歸妻,迨冰未泮ㄆㄢˋ。」

文選˙陸機˙弔魏武帝文:「迨營魄之未離,假餘息乎音翰。」

表格請參看網址:http://blog.xuite.net/ku0315ku/myworld/75522700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0315ku&aid=7726759

 回應文章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請問
2013/06/22 17:43

怡也算嗎

恰好本週與女兒玩文字部仵移動遊戲

找到了約三十個字,例 :

怡與怠   陪與陪   皇與珀...... 

所以看到怠,想到怡

度凡(ku0315ku) 於 2013-06-23 04:14 回覆:

請參看:以『台』為字根衍生的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