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5/20 16:46:21瀏覽459|回應0|推薦0 | |
今年的國中教育會考,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有許多不同以往的因應作法,例如家長不能入校陪考、考生需全程戴口罩,中午還發放桌上隔板,讓每位考生安靜地在座位上的小隔間用餐,有人戲稱像是在某知名拉麵店用餐的感覺,這些作法雖有些無奈,但至少慶幸台灣疫情控制得當,讓這麼重要的全國性測驗得以順利舉辦。 會考結束後,許多學生和家長會問:「接下來這段時間要做什麼?」似乎覺得會考就是國中學習的最終目的。也難怪,緊繃了兩年多,儘管九年級的課程尚未結束,少了會考這個因素,學生上起課來大概很難起勁。有些學校甚至超前進度,教完所有內容,剩下這段時間該怎麼安排學習,成了每年都會面臨的難題。 其實有件事是這些國中準畢業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好好彌補的,那就是對自我的了解和未來志向的探索。青春期原本就是孩子自我認知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會開始關注自己,想弄清楚「我是誰」、「我想成為怎樣的人」這類的問題,對自己的未來開始有些想像和期待。然而台灣多數的國中生,三年來都只專注在升學這件事,鮮少有時間好好認識自己,沒有多少機會嘗試不同的學習,一切等上了高中再說! 現今教育思潮強調讓學生適性且多元發展,新課綱也期望提供學生多元探索與適性學習的環境,只是在國中階段仍受到升學主義的牽絆,多數學生被剝奪了多元學習的機會。既然如此,學校不妨利用這段學習空窗期,規畫更多與自我和生涯探索相關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好好思考自己的志向,作為未來的高中三年學習的指引。 撰文者: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 李萬吉 文章出處:中國時報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