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田園生活2016-21聽音樂 路直路彎
2016/03/31 00:00:00瀏覽123|回應0|推薦16

2016/2/19 08:52AM(五)(陰)(室溫15度)   

  大表嫂正式退休後,偶爾會看到她在果園裡鋤草,今天應該去逛逛農村,看看春天來了,大家接著種些什麼?

2016/2/19 12:21PM

  有時候覺得自己很努力,抬頭看看天,然後站起來。想著悠閒樂活?我在幹什麼?原本的時間充裕怎麼一下子變得忙碌異常?

  我的思緒太亂,有太多的訊息在腦中轉,就變得忙碌不堪,我想要有菜吃,就得要努力抓蟲除蟲,要菜菜長大就要除草施肥補土。

  施作的技巧有些並沒有應用的很正確,時機不洽當或是...有些不確定的因素常常出現,造成一畦裡的蔬菜出現成長落差。

2016/2/19 18:26PM

  雲層雖不厚,下雨的量不多,太陽真的不太可愛,都不出現。整天陰陰的,日照不足,蔬菜長不大。原本應該是20-30天收成的蔬菜,已經種了超過一倍的時間。

  可怕的氣候異常,讓我的菜菜長很久很久很久,久到沒等它長到正常的高度,就吃了它。我真的怕它種久了變老了,難以入喉。

  許多蔬菜可以利用拔葉的方式採收,但是這種蔬菜送到市場,竟是無人問津。傳統市場上的老夫人買菜買久了,都認為蔬菜帶頭的新鮮,切葉蔬菜是因為菜爛掉了重新整理的(不新鮮)。

  舉凡可以拔葉的菠菜、青江、拔葉萵苣、切葉小白菜、西洋芹、香菜等等.....

  切葉蔬菜的質量(大小成熟度)比較接近,口感也比較相同,不似整株蔬菜有老嫩之分,切葉蔬菜反而可以同時煮熟,不會有煮太爛的問題,還有顏色也較一致。例如大陸妹和地瓜葉,一株同時水煮,菜心葉部分容易反黑且口感不好。

  所以自己種菜就是有這種好處,要吃從外葉採收現拔。心葉部分留三四片讓它繼續長大,一株蔬菜可以一直採收到它開花。

  我實驗了一下各種拔葉蔬菜送到傳統市場上,統計現代人的蔬菜知識。要改變老夫人們的觀念是難了點。如果是新興人類或是自助餐接受度應該高上許多。

  要我上市場推銷拔葉蔬菜,除非我瘋了。拔葉蔬菜只賣給幸運得主,希望買到他們的顧客有值回票價的感受,再次回到媽媽的攤子消費。反正我也沒有太多空閒去處理這些拔葉蔬菜,偶爾心血來潮,採收一次,賣一個顧客就好(價格不是問題,看誰不囉嗦買它就行了)。

  拔葉蔬菜,我採收的辛苦外加清洗乾淨,還得強迫別人購買,實在是有損我的心理健康。所以結論是繼續蔬菜連根一起送到市場賣,可以多點重量多些收入。(黑心商人me)。

  種菜的人不上市場賣菜?怕我會在市場上失去理性!我可以把菜免費送給親朋好友,但無法面對顧客。為維護我的心理健康,也為了不得罪媽媽的老主顧們,請不要讓我上市場賣菜。

  媽媽的顧客群和二嫂的顧客群是不同的,所以目前的種菜趨勢,是以媽媽的顧客群為導向。

  新興蔬菜、創新概念(對買菜多年的人而言)不太適合母親的顧客群。因為試驗性的蔬菜,便宜賣也未必有人願意嘗試。 

  所以堅持喜歡的蔬菜自己種自己吃,善待自己、也不用難為別人。


背景音樂: 蘇永康 路直路彎

部分歌詞:作曲/編曲:黃尚偉 作詞:林若寧

從未滴下汗水 怎麼可以和誰人競賽 並不奢望天使會慷慨 眼未曾睜開 又那會看見色彩 尚未耕耘 憑甚麼等喝采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ooool&aid=47245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