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1/14 17:40:18瀏覽2087|回應2|推薦10 | |
【柏林愛樂音樂廳】The Berliner Philarmonie 地處於波茨坦廣場附近的柏林愛樂音樂廳,相信是很多愛樂者必想造訪的聖殿。然而對於我這種「音盲」人士(類同文盲之意,對於音樂只會聽唱、不會讀寫)而言,造訪這棟建築之興趣在於它是一棟所謂的「有機建築」之代表性作品,所以到柏林當然要來朝聖。 從柏林愛樂音樂廳遠眺,可見到波茨坦廣場的DB大樓與SONY中心的大圓頂。 柏林愛樂音樂廳就座落於卡拉揚街(H.-v.-Karajan-Strasse)與夏龍街(Scharounstrasse)交界,象徵兩位引領柏林愛樂締造黃金年代的偉大藝術家,永遠與柏林愛樂同在,很有意義的命名。 圖中左棟即為柏林愛樂音樂廳,右棟較淺黃一點色調的為1987 年柏林市政府在音樂廳旁建了一座適合室内樂演出音樂廳,名為「柏林室內樂音樂廳」( Berlin, Kammermusiksaal der Philharmonie )。 柏林愛樂的標誌:三個重疊的五角形做為圖像,象徵著結合了「空間」、「音樂」與「人」三項元素,而這亦為柏林音樂廳的建築中心理念(標誌圖片引自「看圖說-柏林愛樂音樂廳」,這網頁有關於柏林愛樂相當詳細的介紹)。 根據資料:德國由賀臨〈Haring〉建立有機理論,夏隆〈Hans Scharoun〉以作品完成賀臨理論之實踐之建築為柏林愛樂音樂廳。夏隆在50年代公共性建築的有機形象,卻再度創造形而上的神話,強化有機的空間性格,建築形象不再回應自然,而演變成空間操作的形式特質。夏隆的態度,是將機能與構造成為附屬,為支應形式的策略,形式反客為主,又回歸形式的神話以1963年建成柏林愛樂音樂廳最為顯現。 資料指稱:夏隆希望音樂廳以音樂為中心,希望表演者與觀賞者之間沒有阻隔,希望人、音樂與空間可共融成一個整體,使音樂廳成為共同創作的所在,因此觀眾席是以舞臺為中心向四週放射而成.……。除此之外,柏林愛樂音樂廳亦尊循夏隆的「有機建築」概念,即建築物應當與自然環境緊密結合,平面規劃不再方正分割,而是隨基地條件而伸展,如同生物般地有機成長,呈現流動的空間感……更甚者還包括建築應隨四季或使用的年齡變化等。 從每個角度都可拍出柏林愛樂音樂廳不一樣的面向,想來這必是有機建築的形式趣味與特色。 【威廉大帝紀念教堂】Kaiser-Wilhelm-Gedachtnis-Kirche 威廉大帝紀念教堂在柏林頗為熱鬧的庫爾菲斯騰大道(Ku-Damm)東端的Breitscheidplatz上,離動物園車站(Zoologischer Garten)極近。這幢塔頂傾圮、牆面斑剝、發黃燻黑色調的殘破建築,在暮色中顯得如此遺世獨立、露泣蒼茫的悲涼,和四周現代化的大樓、車水馬龍的街景極不搭軋,卻也特別地醒目,所以當公車駛到這裡時,我連忙下車瞧個究竟。 左前方是新建的紀念教堂、右後方為威廉大帝紀念教堂 根據資料:這棟建造於1891~1895年間的新羅馬風格大教堂,原是為表彰「第二帝國」創立者、普魯土王威廉一世所建;二次世界大戰時,做為納粹德國指揮中樞的柏林曾遭聯軍大肆空襲,包括此教堂內的諸多大建築均難逃砲火侵襲,但是戰後其他建築均復原,只有此教堂保留被破壞的模樣,殘餘的塔樓建築及彩繪玻璃現是戰爭紀念物,存留被炸燬後的斷垣殘壁以警惕世人戰火的無情,並提醒德國人軍國主義所帶來的災難。 教堂舊址現有一座1959年新建的紀念教堂,是艾貢‧艾爾曼所建,外觀用藍色玻璃作裝飾,這座新的設計鐘樓矗立在被毀壞的教堂旁。 新建的紀念教堂要在夜晚才會發出藍光(見畫面左方),據說白天不發光時實在平淡無奇,不怎麼吸引人。 威廉大帝紀念教堂鐘樓特寫。 六角柱狀的新教堂塔樓在威廉大帝紀念教堂旁邊,視覺上真的很像一支巨大的煙囪,就我看來實在很不協調、頗為煞風景!可能建築師特意地要營造視覺上的衝突感吧?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