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1/12 16:41:57瀏覽5945|回應0|推薦34 | |
【水岸輕軌遊港趣】 高雄捷運環狀輕軌,是高雄捷運興建中的輕軌系統,為一環狀路線。在高雄捷運紅、橘兩線的基礎路網下,有待進一步建構此一南北與東西向十字相交路網之環狀線,藉以強化大眾運輸系統整體路網及接駁運輸服務,第一階段工程路線因串聯亞洲新灣區沿線,故被市府命名「水岸輕軌」,屆時將串連高雄港灣多元化的建築景觀,有助提升港都觀光效益。 臺灣第一輛輕軌列車從11/9下午開始,就在高雄輕軌C2車站(凱旋四路上、近瑞田路)展開上線靜態測試,列車即日起至16日每天下午2點至5點開放參民眾入內參觀,讓市民先來認識全臺首列輕軌列車,並可提供意見,作為參考改善。 世界各地先進國家於城市設置輕軌電車作為大眾運輸系統。輕軌系統為一高科技產物,系統簡單、載重輕、低成本、短工期、高效益、具升級彈性為其特性,往來穿梭的繽紛車身,還成為城區景觀中的亮點。 2011年底高雄市政府決議採用與部分歐洲城市相同、為不妨礙市中心景觀而採用的無架空線系統。2013年1月由西班牙CAF與長鴻營造所組成的團隊獲選,並於6月舉行動工儀式,總建造經費新臺幣165億元。 CAF公司發展快速充電蓄電系統稱為ACR。ACR是一種以超級電容為基礎的車載能量儲存系統,每個ACR模組配置有 超級電容及電池。這套系統可以對剎車 產生的所有多餘能量進行重新利用。配備ACR系統的輕軌車在出發前需要將系統充滿電,牽引動力及輔助系統的電力都由ACR提供。當列車煞車時產生的動能可 對安裝在車頂的ACR模塊進行充電(參見:http://mtbu.kcg.gov.tw/cht/project_LRT_circle_catenaryless.php)。 高雄輕軌首列5節車廂編號011~015,暱稱「小綠綠」。簡潔風格的輕軌列車掛有5節車廂,車廂的寬約2.65公尺,全長約34公尺,車體外觀採清新明亮的白色車體,輔以象徵新生嫩芽的綠色,大片車窗保留給乘客看戶外風景。 電車開門中。列車每側設置四扇出入口,每扇門開啟淨寬1.3公尺,車門採用滑塞式車門,車廂車門入口處地板與月台齊平,進出無障礙的友善設計。 駕駛艙的控制面盤,正式營運時列車配有一名司機。 座位設計顏色與車身相符,有米白及草綠色,明亮的塗裝使車廂內部顯得清爽開闊。座椅椅背符合人體功能,坐起來還算服貼(來參觀民眾的小朋友,一身粉嫩的卡哇伊模豆)。 列車內部均未設置階梯,加減速度也考量「人因工程」,乘車環境舒適便利,座位設計採旁側及並列兩種。 開放供民眾試坐的車廂。列車五節車廂約可容納250人,隨運量成長,未來可加組兩個單元的模組化車廂。 開放參觀時間現場會有解說員服務,圖中為第二車廂,工作人員正在解說車廂立柱手把上設的讀卡機功能,採同高雄公車模式:乘客於上車後、下車前刷卡。 造型簡潔的站體與月台之單邊。輕軌系統通常裝配著無閘門之收費系統、簡單車站。 站體月台上的售票機。 高雄輕軌列車採100%低地板的車廂設計,可無縫接軌月台。 全線軌道採標準軌距1,435mm且為長焊鋼軌,地面段主線為埋置式軌道,目前列車所在的臨港線路段採用鋪設埋置式植草軌道,生態工法兼顧環保綠化,還可營造列車宛如在綠地行駛之視覺美感。高雄環狀輕軌全長22.1公里,一共設置36座車站,分2階段施工,目前正在進行的是第一階段長8.7公里(圖中綠線部分,完整路線圖見:http://mtbu.kcg.gov.tw/cht/img/map_LRT_circle_big.gif),最初環狀輕軌路線的規劃大致沿用舊臨港線貨運鐵道的路線規畫(當時稱為臨港輕軌),沿著高雄亞洲新灣區、駁二特區至西子灣站,又稱為「水岸輕軌」,最快明年7月就能試營運,這段路線高雄展覽館、海洋及流行音樂中心和駁二藝術特區等觀光景點便可連成一線,極具觀光價值。全線營運通車期為了配合鐵路地下化完工後進行第二階段施工,預計2017年通車。 高雄輕軌不僅是全國第一條輕軌建設,也是亞洲第一條全線無架空線的輕軌系統,符合低碳、環保對都市景觀衝擊降到最低,同時完整保留美麗開闊的天際線,是高雄大眾運輸建設的新里程碑,加上未來往原高雄縣的6條輕軌,沿線貫穿市區,連結多功能經貿園區、哈瑪星、愛河、壽山及柴山等觀光景點,並配合高鐵、台鐵、公車等轉運站與轉乘設施規劃,建構完整市區交通網路,大高雄捷運系統的完備指日可待!
文中相關資料引自【環狀輕軌 - 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http://mtbu.kcg.gov.tw/cht/project_LRT_circle.php 高雄輕軌3D動畫(Kaohsiung light rail project animated films):http://youtu.be/2Cgq0X_JutA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