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沙巴行 瑣記(四)
2011/06/30 12:44:12瀏覽615|回應0|推薦0

沙巴行 瑣記(四)

燕窩

不記得是在國家地理還是Discovery頻道看過一個報導燕窩的專題,節目最後介紹燕屋,就是人工誘養燕子來築巢以收獲燕窩。沒想到在KK居然可以親眼目睹燕屋和剛採下尚未整理的燕窩。

據帶往參觀的親友說,營造燕屋誘燕的技術來自西馬。沙巴地區環境自然沒有污染,只要提供適宜的環境,屋燕就會前來築巢。讓燕子們子孫綿延代代相承,一座燕屋就是一部提款機。養燕不是殺雞取卵,而是人燕共榮。

燕子的種類繁多,各有各的習性。台灣常見的燕子,是所謂的草燕、泥燕,牠們的燕窩沒有經濟價值。設計燕屋必需要針對屋燕的需求,否則引來的是別種燕子,白忙一場。

我們看到的燕窩和店裡賣的差很大,白白的像個瓷盞,大約半個巴掌大,輕飄飄地幾乎感覺不出它的重量。外觀有點像蠶繭,一絲絲地黏在一起,還摻雜著些羽毛。有一個被重覆使用過的燕窩,甚至還夾雜著已孵化過燕子的卵殼。至於中藥行或紀念品店裡整理好的燕窩,外觀整齊劃一和精緻包裝,是經過去除雜物和重新整形,看不出來到底有多少真實成分。

對我們來說,燕窩是高不可攀的補品,此行長了見識,回家後還是燉點白木耳就好。

男人話題

亞里斯多德說,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男人更是如此。大部分的人多半未置身於內,但是,月旦時事、臧否人物則是茶餘酒後的主要話題。

台灣主流媒體的國際新聞向以歐美為主,以他們的觀點馬首是瞻,哈日、哈韓佔掉娛樂新聞一半的版面。除了「亞洲週刊」,甚少看到報導我們在東南亞的近鄰動向。到了沙巴,我們有興趣的是,沙巴加入馬來西亞聯邦的歷史,以回教立國的馬來西亞其他信仰的國民所受的待遇、教育、健保……。

此間親友關心的則是國內政治版圖消長、海角七億、社福…等。他們好奇,什麼環境培養出台獨思維,為什麼有人否認自己的文化傳承。部分在國內已有共識的問題比較好答。有些問題平日沒有涉略,沒法回答。

要談得盡興通常需要菸酒作為催化劑。馬來西亞是回教國家,教律禁止飲酒限制吸煙,也影響到非教徒。沒了催化劑,頭腦就清醒多了,少了胡言亂語。

教養

只由汽車駕駛人的用路態度,來衡量一個國家人民的教養水準可能並不準確。這些天在沙巴,不管坐誰的車,都從不爭先恐後、超車搶道,我懷疑是不是抓得嚴、罰得兇。但是在路上又看不到警察和監視器。停車時,各人自有先來後到的一把尺,大家依序就位。

不解之餘只有請教。他們說,大家都遵守交通規則,尊重他人,不須要別人來管理。也許這種自制就是教養。

習俗

由於是第一次進入回教國家旅遊,為了避免犯忌,事先注意了書上所提的禁忌事項。到了地頭,不時相互提醒注意言行舉止。幾天下來,仍然發現些有趣的事。

書上說,回教徒忌用食指指東指西。的確如此,取代的方式則是將手握拳,拇指緊貼食指的第一關節,用拇指尖指向目標。記得以前入伍時,區隊長教導,軍人握拳時拇指要扣向掌心,如果緊貼食指就叫作「太婆拳」,是娘娘腔、沒有男子氣概。在沙巴,入境隨俗勉力為之,有時難免出槌,還好我們是外國人,沒有遭到太多的白眼。

在公共場所比較新的廁所裡,通常在馬桶邊的牆上會看到一隻連著軟管的噴水槍,有個按壓開關管制水流。起先以為是用來沖洗馬桶的,想到已經是抽水馬桶,沒有必要畫蛇添足。請教表姐夫才知道,這是為了因應當地習俗,政府法規規定加裝的設備,作用接近於免治馬桶座。

當地人上完大號,不作興用衛生紙善後,水槍就是替代措施,也因如此,他們沒有惱人的得痔問題。我也想試試,但是不知道怎麼把打濕部位放進褲子裡,又擔心萬一操作不當波及衣服、鞋襪更難收拾,只好作罷。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khsu&aid=537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