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沙巴行 瑣記(二)
2011/06/30 12:31:22瀏覽735|回應1|推薦3

沙巴行 瑣記(二)

市區 會親友

旅行社依約訂時間來接我們轉赴市區的「美麗殿」,約午後一時許到達。櫃檯報到後,被告知房間尚待整理,給了我們飲料卷就在大廳的咖啡吧等待。這時沙巴的親戚(表姐)到了,正好用這段時間彼此多認識一些,也討論往後幾天的行程。

近三點才得入房。房間比Nexus略小,但是有兩張大床,足供一家人使用。浴室也是乾溼分離,容易保持乾爽。同樣的,該有的設備一樣不缺,洗臉檯上的瓶瓶罐罐和各種個人清潔用品擺得像藥妝店貨架。

眾人匆匆梳洗,就搭表姐的車去會見老太太的堂妹,這是此行的主要目的。

她們住在郊區碧南堂附近的華人社區。都是有著大院子的透天厝,除了花圃外停兩部車有餘。從外觀打量,這裡的屋齡多已超過20年。但是社區道路寬大,兩旁草木扶疏,印象中只有以前的中興新村可以相比。

倆姐妹分手超過一甲子,再相見有如隔世。喜極而泣,相擁、相視、相互打量,看看能不能在現在的容貌下找到以前的印象。多年來,透過海外親友輾轉知曉彼此間些許消息,現在總算能面對面分享離情。兒孫輩插不上話,只能在她們交談中串起、印證兒時父母講古的時空背景。

遺憾的是,我們的老太太受環境影響,鄉音已不復得,朋友更不會講媽媽的話。好在沙巴親友的多重語言溝通能力,終不致影響血濃於水的情感交流。

短暫的重逢,多日相聚終須一別,臨行前辭行,兩位老太太牽手、落淚依依不捨。相互打氣,以身體保養為重,明年相約同返龍巖謁祖。

食為天…

當朋友們見面時,最常用的問候語就是:「吃飽沒」?接待外地來訪親友,朋友、同事、同學…連絡感情,最常見的方式是「吃個飯吧」!可見「吃」在海內外華人世界是多麼重要的事。這次當然援例,不但要吃,還要吃當地的,吃台灣少見的,見識不同的飲食文化……。

會親稍歇,被安排上車,原來是下午茶的時間到了,據說這是英治時期留下來的習慣。三五分鐘的車程就是社區附近的小市集,兩排兩層樓的販厝有著各式商店,中間的道路寬敞,兩側有足夠的停車空間,也有些攤販穿插其間。

進了一間茶餐廳,外觀有點像幾十年前南台灣的冰果室,三面打通,沒有冷氣只靠電扇通風,但也不覺得熱。幾個熟食攤位各據一角,最大的就是「賣水的」,就是賣冷熱飲料的,聽說通常是餐廳的店東,其他的攤位只是房客。

入座後首先要點的是飲料,其次才是點心。實在是不怎麼餓,淺嚐了久違的沙嗲,有點台灣味的肉包。一位據說是來自山東大嬸的鍋貼,打量下像是煎餃。一般而言,馬來式的餐點比較道地,麵食點心算是馬馬虎虎。

晚上是表姐來自高雄的老闆接風,在靠海邊一家叫做「不夜天」的海鮮餐廳。一整面牆都是水族箱,裡面盡是各式各樣的活海產,有些叫得出名字,少數面生。這裡的料理手法接近港式頗能凸顯鮮美。最特別的是甜點「椰子布丁」,裝在椰子殼中上桌,微甜不膩椰香撲鼻。

席間有當地的民族舞蹈表演,呈現沙巴各個原住民的服裝和土風舞。舞者十分敬業,演出盡力始終面帶微笑,沒有那種常態性演出不經意洩漏的懈怠。

原本親戚還要安排當地的早餐,我們以「美麗殿」已有提供,不吃可惜而推辭。飯店的早餐是自助式,花樣繁多而精緻,中、西、馬、印俱全。我偏好西式,這裡的麵包屬歐風搭配十來種乳酪、果醬十分過癮。值得一提的是咖啡,給的是法式壓濾壺,可憑個人喜好決定壓濾時機,確實香醇可口。朋友們則鍾情於米粉湯,三天的湯頭都不一樣,天天都能驚艷。

次日早餐後改由表妹帶領趕集,是在郊區小鎮的市場旁。在一個像是集貨場的棚架下排列著一行行的攤位,從零食、小吃,蔬菜水果,雞鴨魚肉,家庭五金…只要想得到的都有。這裡主要是讓附近的農家有與消費者直接交易的機會,也可以買些日用品帶回鄉下。

在這買了些罕見的野生秈米,也嚐一些庶民零食。印象較深的是台灣沒有的熟食香蕉,可煮可炸。我們買了些香蕉片,酥脆帶點淡淡的蕉香。有兩三個攤子在剖椰取汁與肉,各個手腳俐落,只是用來接椰子汁和椰肉的容器不敢恭維,沒有勇氣買來一試。

午餐是在不記得店名和地點的地方,有炒粿條、米粉、撈麵和肉丸湯,少不了一杯金橘茶。口味接近南方,可口。撈麵好吃,只是黑得嚇人,聽說是用當地的黑醬油拌的。

當晚是大聚會,席開三桌所有親戚全部到齊。沒有方向感,還是不記得在那裡。這間餐廳也不算小,約可容納十來桌,是純中式料理,人氣鼎沸以家庭聚餐居多。最鮮的是活魚兩吃,乾煎和清蒸放在一個盤子裡上桌。

隔天,往返著名的神山,沿途還是少不了吃喝。途中有個休息站,一些賣土產、紀念品和小吃的攤販都集中在一個市場裏。我們買了鳳梨,酸甜平衡得恰到好處,讓人捨不得放手。這裡鳳梨的賣像和台灣不同,可能是不會作為供品的緣故。它們沒有頭上的葉子,但留下尾部除去葉子的柄,大約是可供手握的長度,像是一顆二戰時期的手榴彈,或者更像京戲裡大花臉使用的兵器-金瓜槌。小販抓住柄削皮,乾淨俐落且不沾手。

回程在途中在面對神山的「美景酒店」打尖。老闆說所有的食材都是自己養的、種的,不用大費周張調理,就能凸顯食材的自然鮮美。他還一直要拉著我們去參觀他的菜園子,可惜為了趕路而作罷。

晚上,終於見識到鼎鼎有名的「佑記肉骨茶」。和KK所有的茶室一樣,店內沒有什麼裝潢,更沒有冷氣,折疊桌和塑膠椅從店內一路擺到店外,甚至延伸到左鄰右舍店家的門口。主力產品就只是肉骨茶一項,連湯帶料藥燉的排骨、肉丸、豬內臟和豆腐、香菇…。

我們人多分開坐了三桌,桌上每樣菜一碗,每人飯一碗再加上標準配置的佐料和茶就佔滿了整個桌面。示範的吃法是先將湯加在飯裡,按各人口味加上辣椒、大蒜,看起來像是泡飯,就開動了。從外觀看肉骨茶頗為平凡和台灣的藥燉排骨近似,嚐湯頭清香甘甜,具藥味而不奪朱。不論是排骨、肉丸、豬肝、豬腰都燉得恰到好處,不柴、不澀、不靡十分爽口。湯和茶可以一再添加,飲通海啦。

肉骨茶是從西馬傳來沙巴的。據說,早年是由一位名叫李文地的挑擔小販發明的,主副食兼備,不但充飢還可進補,受到吉隆坡勞動華工歡迎。因為名字中有個「地」字,所以人稱「排骨地」。閩南語中「地」與「茶」同音,做出名聲後,有人跟進而成為現在流行於東南亞的小吃-肉骨茶。

打道回府前還是要吃,早午餐和下午茶兩攤。先是在「瓊發小館」,主人推荐的是魚頭米粉。因為我嘴笨不擅吃魚喜歡吃辣,改點「冬炎米粉」其實就是泰式的酸辣鮮蝦米粉。第一口湯入嘴,差點喊出「天啊!」,以前在公館泰國館子裡吃的簡直就是坑人。酸辣相輔、佐以椰香,層層浮現的各種香料,好得難以形容。連頭帶殼的蝦放在嘴裡一啜,再剝殼吃肉真是美極了。帶著湯汁的米粉,滑順帶Q,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在滿頭大汗下吃個碗底朝天。

抬頭一看,老太太吃完了整個魚頭剩下一點米粉和湯。我們協助清理戰場分而食之,果然值得推荐。至於另一碗「魚雜米粉」並沒有魚內臟,而是魚丸、魚片一類,味道平平。綜合總評是在水準以上,我們吃得過癮,主人更是覺得面子十足。

四處逛過後肚子空出一些位子。第二攤是在一個像是美食街的地方,用餐的地方居中,兩邊是大大小小攤位。因為一再聽到這裡喝咖啡是配油條的,我們也要求一試以滿足好奇心。咖啡是裝在一個有柄的玻璃杯裡,比此間的生啤酒杯略小,插著一根茶匙用來攪拌杯底的鍊乳。復古的油條帶點靭性,沾了咖啡放進嘴裡,很有法式可頌沾咖啡的味道。和我們常以油條沾豆漿相比,並不覺得突兀。

嚐到旅遊書上必提的咖椰醬(kaya),它被塗在新出爐的土司上,加上一片冰奶油像三明治那樣夾著吃。咖椰醬本身是由雞蛋和椰醬調製而成,色澤淺黃像美奶滋,略甜帶點清香。一般的土司是再烤過的較焦脆,而我們吃的土司沒有二次加工,十分鬆軟綿密,一口咬下好似漫步在雲中。

另外一道特別的小吃,不記得叫什麼,姑且稱為「瓜果沙拉」。是將一些當令的水果如香蕉、芒果…等,和瓜類如小黃瓜等,切成大小適口的塊。加上醬油、粉糖和花生粉拌在一起。各種瓜果軟、硬、脆、鬆口感不一,在醬油的包裹下,偽裝成一個模樣,咬下後方才知道吃的是什麼。dressing味道很特別,更難以形容。如果吃過番茄切盤沾薑末醬油膏,那就相去不遠了。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khsu&aid=5379888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使用通知
2012/08/08 10:12
親愛的部落格作者您好:

    本公司對於您的部落格中的分享沙巴旅遊的文章內容深感興趣,希望能在公司網站沙巴旅遊網(http://saba.tw)的”網誌大家談”單元,連結您的文章,分享廣大讀者,希望獲得您的同意,敬請回覆是否同意。在此,先致上我們的感謝之意。
kkhsu(kkhsu) 於 2012-09-30 16:14 回覆:
多謝關注,敬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