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打開生死之門 探索靈魂奧秘》(完結篇)
2010/05/03 09:52:11瀏覽595|回應0|推薦1

《打開生死之門 探索靈魂奧秘》(完結篇)
划時代的新學科瀕死體驗研究

3 對瀕死體驗現有理論的剖析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能從死亡狀態下被救醒并報告大量的瀕死體驗。不管體驗者來自哪一种文化,處于哪個時代,或信仰何种宗教,瀕死體驗的內容和對本人的影響都極為相似。有人質疑瀕死體驗的報告究其本質是主觀性的個人經驗,到底是否有客觀的可證實的依据可循?康涅狄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博士這樣回答,“最客觀的并可證實的數据是瀕死體驗中的离體經驗的部分。人們在离體時會看到一些事物。這些事物是科學家們能調查驗證的。”例如,一位叫弗雷得-斯庫恩梅克 (Fred Schoonmake)的醫生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任圣-路克斯(Saint Luke’s) 醫院心血管主任期間,報告他的一位女病人在經歷瀕死體驗時有离體經歷。該病人是位盲人,但卻在靈魂离體時“看到”房間中有十四個人。雖然她不能辨別色彩,但卻在靈魂离體時“看到”物體,并能准确地描述手術室中發生的事情。斯庫恩梅克醫生說就好象這位女病人真的看到了一樣:她的描述与事實完全相符 (《生命的另一面:瀕死體驗探索》,Evelyn Elsaesser Valarino,1997,89-90頁。On the other side of life: Exploring the phenomenon of the Near-Death-Experience Evelyn Elsaesser Valarino, 1997, p89-90) 。此類事例,不胜枚舉。很多有瀕死體驗的人能精确描述在他們臨床死亡感覺器官不起任何作用時的,“看到”周圍的事物。比如在M.B薩波母(Sabom,M.B)的論著《死亡的記憶》(Sabom, M.B.,1982,Recollection of Death, London, Corgi) 中,記載一位年輕的美國婦女,在接受腦動脈瘤切除手術時,處于臨床死亡狀態中,手術后,她幸運地起死回生,報告了在她死亡時,經歷了深度瀕死體驗,其中包括离體經驗,并看到醫生們給她實施手術的各种工具,及詳細操作過程,經證實,她看到的一切景況,与當時的事實完全吻合。由此可見,靈魂离體經歷是可确證的客觀存在,這些為瀕死體驗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近二十年來,有關瀕死體驗的科學研究大量發表在學術刊物上,如《柳葉刀》(THE LANCET)和《瀕死體驗研究》(JOURNAL OF NEAR DEATH STUDIES)不斷刊登這一新研究領域的科學論文,但是,大多數瀕死體驗的研究是回顧性的,且只針對有此體驗的患者,往往科學家的調查与病人的實際經歷之間間隔五到十年,因此許多可能影響病人瀕死體驗的醫學因素不能精确測量。針對這一情況,荷蘭Rijnstate醫院心血管中心的沛姆-凡-拉曼爾醫生(Pim Van Lommel)及其同事對在1988-1992年間被成功搶救的 334位26-92歲的突發性心肌保塞患者進行了長達八年的追蹤式瀕死體驗研究。記載了這些病人發病時的病情,所用藥物,當時采取的醫療措施等細節。之后几年,他又對這些病人進行訪問、測試,以檢驗他們是否對發病時的體驗,包括瀕死體驗,有記憶偏差。拉曼爾醫生的研究結果發表在2001年12月的國際權威學術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上。這些患者都曾一次或多次被宣布臨床死亡,后經及時心臟起搏,人工呼吸及藥物治療重新恢复知覺。其中62人報告經歷瀕死體驗,具體包括在不同程度上認識到自己已經死去,出現愉快的正面情緒,靈魂离體,穿過隧道,与一种光亮交流,觀察到各种奇异的色彩和天國景象,与去世的親友見面,回顧一生,以及洞悉生死界限等經歷。通過嚴格的對比分析及統計檢驗,拉曼爾醫生發現瀕死體驗發生于病人沒有腦電波,心電圖的死亡狀態之時。并且瀕死體驗的有無与藥物作用及患者的心理因素無關。瀕死體驗的深度也与患者的病情無關。經歷瀕死體驗后,患者大都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新的洞察,不再過份顧慮失去物質利益,也不再恐懼死亡。這种體驗也并未隨時間流逝,或發生實質性的記憶偏差。

目前,很少有人否定瀕死體驗的存在,即使是那些無神論者。可是對瀕死體驗的產生机理卻有多种學說,總體上可分為二大類。但任何一种學說必須能夠解釋在瀕死狀態下,當大腦不能正常工作或者停止工作時,大腦是如何加工和貯存瀕死體驗的。

3.1 對第一類解釋的分析

一些學者認為瀕死體驗是瀕死狀態下大腦工作异常所造成的一种幻覺,比如一些化學物質,神經遞質和荷爾蒙或者缺氧對大腦的刺激而誘發產生。這類學說的主要證据就是一些藥物比如一种麻醉劑開他敏和致幻藥二乙麥角胺可以誘發出一些類似瀕死體驗构成要素的片段經歷,例如可以看到光。大腦缺氧或者二氧化碳過多有時也會誘發出一些類似經歷。然而許多研究表明這類學說是站不住腳的。

首先,瀕死體驗是生命受到嚴重威脅時發生的,此時不一定有缺氧或者大腦的异常工作。美國耶魯大學儿科腫瘤專家丹尼-考姆(Dianne Komp)報導許多瀕死儿童都有瀕死體驗,但沒有證据表明這些儿童的大腦工作异常。美國西雅圖儿童醫院對26位危重儿童病人進行調查,其中24位在瀕死狀態下感受到充滿愛意的光和其他一些瀕死體驗。同時調查的還有100多位對照儿童病人,他們都有大腦缺氧,認為自己將會死亡,實際上他們只是病情嚴重但不至于死亡,結果他們沒有一人有瀕死體驗。

藥物誘發的幻覺發生時,受試者大腦往往是清醒的,而許多瀕死體驗卻是大腦處在無意識狀態下發生的。有些瀕死體驗者非常接近于死亡,以至于記錄大腦活動的腦電圖呈現一片空白,即根本沒有大腦活動。在這种情況下,化學物質不可能激發大腦產生幻覺,因為大腦已經停止工作。

著名瀕死體驗科學家雷蒙-穆迪博士和麥維爾-莫爾斯(Melvin Moody)博士收集了許多瀕死體驗案例,這些案例中的經歷是當事人死亡之時不可能有的。例如,一個病人心臟病發作,腦電圖和心電圖已成直線即以經沒有心跳和大腦活動,醫務人員接過最后努力宣布他已經死亡,但過了几小時后,病人又活了過來,并可以絲毫不差地說出來大夫們是如何搶救他的,病房外的走廊里都發生了些什么,誰坐在休息室等人。這些不可能是由于大腦內的化學反應造成的,因為這些是在大腦停止工作后發生的。

其次,藥物和缺氧引起的幻覺一般是恐懼,偏執狂,迷惑以及對現實的扭曲和否認,而瀕死體驗卻是和平,宁靜,以及更加清醒地認識現實。他們常常是同時看到兩個不同的世界:我們這個物質世界和另外一個常人看不到的世界。比如,一個溺水死而复活的儿童看到在我們這個世界醫務工作人員正在竭盡全力地挽救他的生命,同時在另一個世界,“上帝牽著我的手使我很安全。”瀕死體驗者在經歷過藥物和缺氧誘導的幻覺后都認為二者是絕對不能等同而且不可混淆的。

還有人試圖從心理學的角度否定瀕死體驗的客觀性。例如有人提出靈魂离體的精确描述,除了大腦的神經生理作用,還受影響于對正确細節的選擇性記憶,經歷瀕死體驗与描述該體驗間隔中得的見聞,講個好故事的傾向。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在离體時就不應當看到三維空間中隱藏的物體。在一篇發表在1993年夏季期刊《瀕死體驗研究》的論文中,肯耐斯-瑞恩報告了這樣的一個案例:一個經歷瀕死體驗的婦女在靈魂离體后看到了醫院房頂上的一只紅色的鞋,后來人們根据她的口述的确找到這只鞋,而且与她所描述的非常吻合。正是這只鞋使得一個原來怀疑她的瀕死經驗的醫生變成了瀕死體驗的相信者。此外,一些有瀕死體驗的人,事后獲得了預知能力( Precognition)。在埃爾薩色爾-費拉里諾(Elsaesser Valarino)博士的著作《生命的另一面:瀕死體驗探索》(On the other side of life, Exploring the phenomenon of the Near Death Experience)中,記載一位年輕女子經歷瀕死體驗時看到,自己和一個男人同兩個小孩子在一起。她康复几年后,結婚生子,惊詫地發現到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正是几年前她經歷死亡時,曾經看到的景象。此類案例用幻覺完全不能解釋。

3.2 對第二類解釋的分析

一些瀕死體驗研究專家認為瀕死體驗是人的靈魂在另外時空的經歷,然后通過大腦將這些經歷表述出來。麥維爾-莫爾斯(Melvin Morse)博士認為瀕死體驗研究打開了了解人體大腦与宇宙神秘聯系的大門。他和其他一些科學家提出人的記憶其實存在于人的大腦之外的“宇宙信息庫”中,而人的大腦不只是控制我們身體的一個計算机,它還是接受宇宙信息的一個接受器和轉換器。他甚至提出人大腦的右顳頁,海馬回及邊緣回結构就是發揮這個作用的部位,將之命名為“上帝之點”。他解釋瀕死體驗是人的靈魂在另外空間的體驗,它存在于“宇宙信息庫“中,人通過“上帝之點”(大腦的右顳頁,海馬回及邊緣回結构)感受到這些經歷,然后表述出來。這個學說可以很好地解釋為什么在大腦已經不能正常工作或者停止工作后瀕死體驗還可以加工并儲存,因為它是另外空間的經歷,儲存在另外的空間,而不是肉體大腦的作用。這种學說還可以很好地解釋瀕死體驗的各种构成要素比如靈魂离體,看到天國世界,遇到死去的親戚朋友,回顧自己過去生活中的經歷以及看到未來發生的事情,因為這些事情都是存在于另外時空當中,而不是我們大腦中。

這种學說是有理論基礎的。以研制世界上第一個原子彈而聞名遐邇的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物理學家以及美國科學發現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已經提出人類的思維和行為是以一种能量的形式釋放出來的,而這种能量并不會消失,而是儲存在宇宙的某個地方。而早在40年前,量子物理學家,如美國制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划和氫彈計划的主持人之一,著名宇宙物理學家約翰.惠勒 (John Wheeler ),和普林斯頓大學的埃弗雷特(Hugh Everett) 就已經系統提出了多個時空平行存在的理論---多世界理論。

然而這一學說并沒有對瀕死體驗進行全面完整的解釋,許多問題的答案還是未知數。比如,靈魂到底是什么?他和肉體的關系是怎樣的?另外空間的生命和物質的存在形式是什么樣的?等等。

參考資料

1.Blackmore S. Dying to Live: Science and the Near Death Experience, London; Grafton An imprint of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 1993. P202-204;

2.Near Death Experience in Survivors of Cardiac Arrest: A Prospective Study in the Netherlands. Pim.van.Lommel et al. The Lancet 2001 358.

3.Morse, ML, , Venecia, D. and Milstein, J., 1989, Near Death Experience: A neurophysiological Explainatory Model, Journal of Near Death Studies, 8, 45-53;

4.On the other side of life, Exploring the phenomenon of the Near Death Experience, Elsaesser Valarino , 1997

5.《死亡的記憶》, Sabom, M.B, London, 1982.

6.Where God Lives, Melvin Morse & Paul Perry,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New York, NY, 2000.

原載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3998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