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空應該在什麼處?
2009/12/10 15:27:07瀏覽932|回應0|推薦0

空應該在什麼處?

文╱心荷

諸君如果最近看過拙文「一合相還不是開悟」,同時也常看師尊文集的話,一定不難發覺有地方不大對勁,什麼地方?看出來了嗎?正是文末──「為什麼要人空、法空、性空、人法皆空」。

要是依禪宗來講,簡短的「人空、法空、人法皆空」就好,那是佛典上的「三空」──人空(初關,身體打破)、法空(重關,虛空粉碎)、人法皆空(牢關,轉身就走),這裡面已是一切如來的聖諦所在。若把「性空」作「我空」解──佛的真正體性,在「開悟的境界」還是可以,但實不如運用在「空身」、「空心」、「空性」、「空法」的「四句偈」裡恰當,配合下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空四相」,更相輔相成。

提到「四句偈」能得「四果」,我們可從《清風小語》來了解一下:

「空身」──父母所生,四大假合,借此幻身,學佛修行,能悟究竟無我,是「須陀?果」(入流)身、口、意清淨的聖人。

「空心」──妄心遇境則生,境滅則無,應發菩提心,離一切相,知曉「心」的不可得,才算「心空」,真心不昧,是「斯陀含果」(來)做一世天人,再到人間修行一趟。(證大樂)

「空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見相非相,則見如來,悟性空者,明明白白,自由自在,常寂光明,無為有為,「阿那含果」(無還)斷欲界煩惱,在無還天。(修證淨光)

「空法」──如來諸法,均曰方便,心空法了,如筏喻者,悟法空,「阿羅漢果」(殺賊、無生、應供)。(修證根本智)

至於:

「我相」──指四大,一般就是自己,執著色身的存在。(或有所證、有所求)

「人相」──指人性,貪、嗔、癡、疑、慢、愛、憎、妒……。看見喜歡就愛,討厭就憎,恩愛情仇。(或有悟,有「人」的比較)

「眾生相」──指人心,一般人活在世上,從生到死,只想世俗之事物,未曾要學佛解脫,眾生也代表空間,物質世界。太世俗,物慾無窮。(或有名,明白些什麼的時候)

「壽者相」──指時間,眾生都希望長壽,執著人間時光,不思無常。(或有所覺,前三者當中,都有所感覺的時候)

以上祇是簡單的註解,那究竟什麼狀況是「身空,心空,性空,法空?」

有一年,師佛在加拿大「溫哥華」菩提雷藏寺,從高高的法座走下來,雙膝跪下,雙手合十,三頂禮聽法的聖弟子們及眾生俗人,那種不凡的尊重,是「禮佛去」的密意,才是真正破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身空、心空、法空、性空」;又隱居「葉子湖」期間,有一晚師佛半夜醒來,看向關房之外,只覺世界一片寂靜,無窮盡的視野茫茫,一時之間,不知「身心」在何處,那也是「身空,心空,法空,性空」,因為「財、色、名、食、睡」的五大欲全沒了,身心如虛空一樣;還有身子遭「四大分散」,「八寒八熱」,「腦分八瓣」……之病苦無數時,大悟「身空」、「心空」、「性空」、「法空」的「半死三昧」;另外清晨經行,身心平靜,在無相光明海中,生無相光,那是得「身心法性皆空」的身心俱忘之定……

其實,這都只為舉例方便說明而已,以師佛的境界,隨時隨地都可以「身空」、「心空」、「法空」、「性空」,但郤是我們行者應當努力的目標,因為正是第四級的「大印灌頂」,在「空」、「極空」、「大空」、「一切皆空」中包含了「光明」、「智慧」、「方便」、「根本智」,是一個行者知了個人與宇宙意識同源的性,證明「解脫」,證明「開悟」,甚至證明「即身成佛」的灌頂。像這種極樂空、光明空、分別空,一切皆空的「空」,確實不是穿在身上的。那如果師佛問:「空應該在何處?」您怎麼回答?我會說:周遍一切處(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包含太虛。所以顯發空性,無所不包!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357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