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明什麼心?見什麼性?
2009/10/19 17:45:03瀏覽542|回應0|推薦2

明什麼心?見什麼性?
 
文/止善 2009/09/05
 
每個人都有先天的自心本性。自心本性與生俱有﹐不是耳濡目染後天學習而得。心性的根源極致就是天理﹐也就是宇宙的大道。人的自心本性是從大道而來﹐從宇宙真宰而來﹐所以天人可以合一。

自心本性﹐按照基督教的說法﹐就是上帝當初造人時﹐吹進人身的一口氣。也就是人的『靈魂』。這個『靈魂』也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的『諸法空相』﹐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或是道家所謂的『元神』。也是老子道德經第五章:「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的谷神﹔也是出自尚書大禹謨,儒家『內聖外王』十六字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所指的道心。『自心本性』﹑『靈魂』﹑『元神』﹑『諸法空相』﹑『道心』都指著同一個無形﹑不變﹑永恆﹑隱微的東西。那個東西就是『真我』,不會因為肉體死亡而幻滅的『我』。這個『真我』是大公無私的『我』﹐是和萬物共存、宇宙同在的『我』。

相對而言那個『我思故我在』感覺冷暖飢飽和有七情六慾的『我』﹐只是個會和形體一同死亡的後天『假我』。

先天『真我』﹐我的『自心本性』﹑『靈魂』﹑『元神』﹑『道心』在那兒?為什麼我們感覺不到『真我』,『自心本性』﹑『靈魂』﹑『元神』﹑『道心』的存在?這就是『覺』的問題了。人的意識思維被攀緣心左右﹐一念未了﹐一念又起﹐就以為這一念又一念的思緒就構成全部的「自我意識」。當「自我意識」無時不被色﹑聲﹑香﹑味﹑觸﹑法等外界干擾佔據時,怎能察覺那本來就細微隱含的『道心』﹖

『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才能彰顯『道心』﹐體悟元神的存在。這十六字心傳確實一語涵蓋儒﹑道﹑釋三教修行精義。並與『大學』﹑『中庸』中儒家中心思想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相互輝映。大多數人都熟悉佛道修行主張澄淨思慮﹑斷絕慾念為『明心見性』根本大法。可是多數人卻忽略了中國儒家『內聖外王』的傳統思想也是源自相同的觀念。

為何『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可以『明心見性』?

何謂『中』﹖後世學者多半把『允執厥中』的『中』解釋成放諸天下皆準﹑不偏不倚的中道。也有些學者把『允執厥中』的『中』解釋成『誠於中﹐形於外.』的『中』。很有趣的是『中庸』卻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庸』又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這是什麼道理﹖『喜﹑怒﹑哀﹑樂之未發』怎麼和『天下之大本』聯在一會兒﹖十六字心傳到底和中道有什麼關係﹖

何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自朱熹後近世學者將『格物』解釋為窮盡事物之理。真正的事理是跨古躍今﹑永恆不變﹑放諸四海皆準的道理。這樣的道理只有一個﹐就是宇宙的真理大道。但是少數證道的學者認為『格物』的『格』字有排拒隔絕之意。『格物』應該解釋成排拒斷絕心外之物﹐不為外物牽引。『致知』是開啟成就真知的智慧。真知應是感通人﹑事﹑物﹐又能運用圓滿得當,這是真覺智慧的表現。也請參閱東岐明先生著: 正解「格物致知」:儒、道、佛的會通基礎 中對『誠意』也有明確的闡述,在此不多贅言。我要補充強調的是從身﹑心﹑靈不同層面來看﹐『格物致知』是靈修圓滿﹐也是修靈的成就境界;『誠意正心』是心修圓滿,也是修心的真練實踐﹐本來就是體用兩面。

如何『正心』?『大學』說『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這正和中庸的『喜﹑怒﹑哀﹑樂之未發』不謀而合。為什麼人在喜﹑怒﹑哀﹑樂﹑時心不得正﹐可是『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時才是『修身在正其心』?顯然古儒們深澈『心不在焉』正是放下自我意識的禪定寂靜狀態。要做到『允執厥中』﹐就是要摒除色﹑聲﹑香﹑味﹑觸﹑法的牽引。並且更進一步做到在任何時刻不為視﹑聽﹑食的外緣干擾﹐這才算『修身在正其心』。這是無時不在地保持自心本性圓明清淨的上乘功夫。做到後才夠資格『修身』。進而齊家﹑治國﹑平天下。由內而外﹐由自己推廣到他人﹑社會﹑國家﹑達到兼善天下的境界。這正是己度度人的大乘胸懷和身修圓滿的極致。所以古時能「化民成俗」的真儒者一定都是修心﹑修性﹑修道人。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要心傳的是,放下後天喜﹑怒﹑哀﹑樂,摒除色﹑聲﹑香﹑味﹑觸﹑法等等外緣﹑妄心牽引﹐恭允持守『喜﹑怒﹑哀﹑樂未發』之『中』態—『允執厥中』﹔以專精致一之心法﹐體悟感通宇宙唯一真理大道—『惟精惟一』﹔才能體會細微隱含的自心本性和天意—『道心惟微』﹔通達了解眾生造業自危的後天妄心—『人心惟危』。由內而外自己先修身成就渡己。然後才能一步步由小而大,成就兼善天下﹑渡盡眾生的大功業。所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能奉持十六字心傳,由『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而得『明心見性』,進而成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功業,就不愧稱為『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帝舜是中國聖君的表率,以十六字嘉勉夏禹,樹立了中國『內聖外王』的政治典範,聖功不朽,萬世敬仰。但首先以心傳稱讚這十六字的學者也的確高明,值得欽佩。『允執厥中』的『中』深藏玄機奧妙。『中道』,『自心本性』,『喜﹑怒﹑哀﹑樂之未發』的闡釋在本末層次有別。『中』是放諸四海皆準成就『外王』的大道,是不偏不倚為人處世的準則,也是反求諸已審過遷善的修身方法。這都是一般人能接受的道理,但還沒有觸及明心見性證得『內聖』的精義。

『允執厥中』是真正實踐『心不在焉』『正心』的修心靜定功夫,體悟『喜﹑怒﹑哀﹑樂之未發』『中』態的真旨,合於自然而然『發而皆中節』的表現。『中』的更深一層意義是陰、陽、動、靜、清、濁、本、末之間的奧妙玄機。『允執厥中』是洞灼玄關持守奧竅靈修的機端,承天應命成就『內聖』。功候圓滿,先天自心本性自然坦呈無礙,智慧自生,大放光明。

「中」是儒﹑道﹑釋三教都強調的觀念﹐正如頑空不是空﹐迂靜不是靜﹐皆因非中。

「中」是無極至太極的象形文字。「中」的觀念或著說「中」的道﹐先於陰陽﹐存於有形無形萬物。帝舜勉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以「執中」為「無為而治」的根本心法。道家守竅更是「執中」的實練。至孔子以中庸之道為儒教核心思想﹐稱『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佛教的如來非來﹐如去非去﹐也是描述「中」的境界﹐傳至龍樹菩薩的「中觀 」發揚成為主流。

「中」是明心見性無上心法。

最後我要提醒讀者,『明心見性』的『心』和『性』,絕對不是看完後覺得這文章『不知所云』,或著『似乎有點道理』的心念。這種心念判斷就是『我思故我在』後天妄心的作用。當我們的形體不在時,這個『假我妄心』和作用也就跟著幻滅了。

朋友們﹗願你在這篇文章中找到『明心見性』指路標示﹐也誠心祝福你在修行證道的路途上有大成就。

請點閱元音老人著「略論明心見性」。這是一篇更精闢深入「明心見性」的論述。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341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