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錄(三十一)
文/陳浩恩 2008-12-16
(一)
中國人稱為「龍」的傳人,始自極古老的神話與傳說。傳說中,我們的老祖宗,伏羲及女媧,根本不是人,而是人首龍身的生物。祖先是龍,後代自然成為龍的傳人,而龍也就成為皇權象徵尊貴的圖騰了。
這是歷史學家的研究心得,從來沒有人認真探討更深入的秘密及真相。
古人以十天干,十二地支組成六十甲子,亦即陰曆。六十甲子不單是時間,也同時是地氣的反映。
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可配六十甲子(年份),也可配在每日的時間。十二時辰(每個時辰相等現在的兩小時)。
子時是深夜十一時到凌晨一時,在這個時間,萬籟俱寂,息息歸根。月亮在頭上,太陽跑到另一面,所有生機停頓,是為純陰待變的休止符。
但在整個地球來說,這是一種特殊的陰陽狀態,大多數動物呼呼入睡的同時,這種狀態亦提供了另一種生命力繁衍的空間。也包括肉眼看到的(例如:老鼠),也有肉眼看不到的,如:魑魌、魍魎等等。
簡單點說,時辰如此,年份也如此。十二時辰,又或六十甲子,代表了不同的地氣變化,好比由南極到北極,其間有冰天雪地、綠州大川,亦有沙漠荒原。然而,無論條件如何惡劣,在任何一個時空,都有獨特的生物存在。這是大自然奧妙之處,也是物質世界,萬物以陰陽從其類的定律。
(二)
這個世界有很多不同的生命存在,有的肉眼看得到,有些肉眼看不到。看到的,固然是存在;看不到的,不等如不存在。因為看不到的生命,很多時進行質能互變,由沒有肉身,而變成有肉身,成為我們世界的一份子。
十二生肖,在另一方面來說,相等十二種陰陽地氣,先孕育各從其類的「精」,然後,再從因緣際會,變化成跳脫活現的地球生物——包括人類。
龍在地支屬辰土。十二地支中,辰、戌、丑、未為四土,四庫。辰為水庫,時為早春三月,構成不寒不冷不溫不熱,催化生機的最佳條件。
易系辭曰:「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媾精。」
生機不離陰陽交媾,陰陽交媾的狀況,就是所謂「絪縕」。「絪縕」就是辰土的狀況。
在這種狀況下,在無形世界中,出現了龍的生物。佛經中,龍為「天龍八部」之一,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為龍族數目龐大,聰明善變,善於呼風喚雨,常為佛的守護者。所以,古代的佛教藝術作品,佛、菩薩和龍,是常見的三位一體的內容。
(三)
人類在地球上出現,始於無量劫之前,應是數以億計的歲月。四千年前,釋迦牟尼開示宇宙初成,由阿難尊者筆錄在阿含經的一段話。如是說:「世界初成,光音天人下來,各有身光,飛行自在,因地肥美,取食多者,即失神足,體重無光......」。
這光音天人,各有身光,其實是指天龍八部,亦是十二地氣衍生的無形精靈,受物質世界所吸引,紛紛投胎下凡,演化為不同種族的人類。
而龍族成為中華民族的源起祖先。
因為龍的特性,善於適應,變化多端,繁殖力強,所以龍的傳人直線上昇,最後成為各大民族之冠。辰土長於繁衍的特性,表露無遺。講情講欲,西方人更加勇於表達,但大家應該留意到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在人口增長方面,牛高馬大的西方人,竟然遠遠不如中國人?這代表甚麼呢?
根本上,十二地支中,辰土生命力居冠。答案就是如此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