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是薛香川的錯,還是任命者的錯?
2009/08/21 15:18:43瀏覽948|回應0|推薦6

引用文章是薛香川的錯,還是任命者的錯?

是薛香川的錯,還是任命者的錯?

馬總統前一天說「懲處」,第二天劉揆說「改組」,社會上則聽得見「總辭」的聲音。三者的層次不同,但內閣人事不能不動則一,而且絕不能止於風災懲處。

莫說輿論是後見之明,以薛香川這樣的才性,怎能做行政院秘書長?在政治的殺戮戰場上,屢屢失言失態,他連自我辯解及自我保護的能力都沒有,又如何擔任穿針引線及為閣揆擋子彈的功能?幾度內閣發生政治風波,他非但不能為內閣救火,反而是愈幫愈忙;自己變成了內閣的包袱,要同僚為他擦屁股。尤其令人不解的是,他對自己的短處弱點並無自知之明,此次竟然主動call in辯說,最後闖下了「父親節耶拜託」的大禍,足見其並無控制自己的能力,且又自不量力想要挑戰嗜血的「名嘴」。薛香川任國科會副主委或智庫幕僚也許適才適所,但要他在今日政局中擔任內閣秘書長,對他自己及政府皆是災難。

客觀而論,這不是薛香川的錯,而是任命薛香川者的錯。層峰若有識人之明,薛香川就不會出任行政院秘書長。甚至可以這麼說,薛香川的報效熱誠,因被任命者擺錯位子,遂造成今日災難。同樣的案例在內閣中仍大有人在。比如,外交部長歐鴻鍊,上任未久就訓令外館,要將「來台訪問」改稱「來華訪問」,只看此一動作,即可見其深淺;再如,國防部長陳肇敏,在就任一年半後,居然仍會說出「我是台灣人,我當然要救台灣鄉親」這種無厘頭的話,莫非內閣中還有「不是台灣人」的閣員不肯救災?

民眾只要聽過這類閣員說幾次話,就會覺得很不對勁,但何以任命者竟會在縝密的擇才過程中選上了這些人?

持平而論,不可因而完全否定這些閣員的才能,其人格情態尤其未必如三兩句失言所呈現的那般可議。正好相反,他們的錯,或許正是出自他們的單純(薛香川曾說,他是一個單純的鄉下人)。任命者或許正因「單純」而任命這類閣員,卻也因他們的「單純」而嘗到毒果(不只是苦果)。

去年五月劉內閣組成,主要的理念架構就是「單純」,因而不少閣員皆是思想平穩而不突出,個性內斂而較少稜角。當時的思考或許是,馬總統的人望甚高,可做為閣員們的政治屏障;這些閣員只要埋頭勤政即可。但是,這類想像中政治真空的情境卻從未出現,而且政爭政潮愈演愈烈,民眾的焦慮感及挫折感也急劇上升,馬總統的政治威信亦始終未能穩固,到八八水患遂至不可收拾;在這一年半的過程中,如前所述,有些閣員連自己的形象都沒有能力維護,亦不知如何宣導政策及為政策辯護,因而整個政府就像遭受圍攻的城池,東陷一塊、西破一角,終至形成現今這種殘缺蒼涼的景象。

內閣改組,首要是面對「外在形勢」來擇才。也就是,不能只因內在的「單純」著眼來選才。任何閣員,皆必須有對外獨當一面的才具與性格,至少要有能力將自己的那一扇城門守住,或將自己主持的戰場打下,甚至遠征拓土,絕不可反而成為內閣的包袱。應當省悟:閣員的要義,不只在考慮內部的「單純」因素,而必須以對外守城或拓土為首要思慮。

當然也可以從其他角度來品評今日內閣,但現任內閣選才的最大盲點,是在「向內思考」而未能「對外思考」。面對全方位政治危機,內閣改組,就淺近而言,「外向人格」可能優於「內向人格」,「田野族」可能優於「書房族」;就深遠而言,須有領軍遠征的人才,而不能再有坐困愁城甚至不能自保的閣員。主政者若任用非人,非但害了被任用者,苦了自己,也傷了國家社會。

現在的馬政府儼然已成四面陷落的城池,城既不守,遑論遠征拓地;聞鼙鼓思良將,馬政府會選上誰?誰又願為國家人民臨危受命?

【2009/08/21 聯合報】@ http://udn.com/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g8999&aid=3245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