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中風表虛證(桂枝湯證)
2011/03/12 11:16:53瀏覽1149|回應0|推薦1
(一)    桂枝湯證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1. 太陽中風脈相浮弱,輕取有力,重按無力。
  2. 衛陽抗邪則見發熱。
  3. 汗出則營弱,故脈緩。
  4. 「嗇嗇惡寒,淅淅惡風」,太陽中風亦見惡寒,故「惡寒與惡風」並非「中風與傷寒」之主要區別標準。
  5. 鼻鳴者,氣息不利,鼻塞也。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服一升,啜熱稀粥一升以助藥力。
  • 蓋棉被或穿厚衣,遍身似有微汗者佳,汗出病差者,不必盡劑。
  • 若不汗,再服劑。又不汗,縮短服藥間隔,四小時一劑。
  • 禁服生泠、不易消化之物。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13]
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42]
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95]
  1. 重覆上述指出太陽中風證侯為: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脈浮弱。宜用桂枝湯。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却與桂枝湯則愈。[24]
  1. 此非誤治,因風邪凝結於太陽之要路,則藥力不能流通,故刺以解其結。
  2. 風邪本自項入,必刺風池、風府,疏通來路,以出其邪,仍服桂枝湯以和榮衛。
  3. 風池:足少陽膽經穴名,具祛風解表,清頭明目之功。
  4. 風府:督脈經穴名,具清熱散風,化痰開竅之效。

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57]
  1. 太陽傷寒已予麻黃湯發汗。
  2. 即解而已過半日而復發,或汗不如法,或重新復中。
  3. 更者,改也。當改前法(發汗),而宜桂枝湯。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44]
  1. 言雖有當「下」之證,而外症未除,不可下也。
  2. 外症初起,有麻黃、桂枝之分,如當解未解時,惟桂枝湯可用,故桂枝湯為傷寒、中風、雜病解外之總方…不專為太陽病用矣。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知在外,當須解外則愈,且桂枝湯主之。[45]
  1. 比照[44][57]條,太陽傷寒,先予麻黃湯發汗而不解,後經誤下。
  2. 誤下後,脈仍浮,故病仍在表,仍宜桂枝湯。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56]
  1. 頭痛身熱有屬太陽或屬陽明者,而不大便六七日,知病為在裏,故予承氣湯。
  2. 若大便自去,仍頭痛身熱,病為在表,宜桂枝湯汗之。
  3. 若汗後熱退而頭痛不除,陽邪盛於陽位也,陽絡受傷,故必衄,衄乃解矣。«傷寒來蘇集.傷寒論注.桂枝湯證上»

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得與之。[15]
  1. 太陽誤下後變證可能發生或不發生。
  2. 誤下而仍上衝,則邪氣猶在陽分,仍用桂枝湯。(why在陽分?)
  3. 若不上衝,則其邪已下陷,不可與桂枝湯。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53]
  1. 榮氣和,而衛受邪,故榮衛不和諧。
  2. 衛不固,則汗自出,宜桂枝湯。

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54]
  1. 臟無他病則裡和。「時」發熱自汗出則衛氣不和表病也。
  2. 先其時與桂枝湯發汗則愈。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mula32&aid=4972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