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二、太陽病分類
2011/03/10 03:52:11瀏覽324|回應0|推薦0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2]
  1. 太陽中風,即太陽表虛,表虛之人受邪後衛陽起而抗邪便見發熱。
  2. 表虛之人肌腠不密,衛不外固,營陰外泄而為汗。
  3. 汗出後毛孔疏鬆,不勝風襲而惡風。
  4. 汗出營弱故脈緩。
    • 太陽病脈浮為提綱,此言中風脈緩,應指脈兼「浮緩」。緩者,弱也。
    • 辨:太陽傷寒脈「浮緊」。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陰陽脈俱緊者,名曰傷寒。[3]
  1. "或已發熱,或未發熱"意指太陽傷寒遲早必定發熱,衛陽受寒邪所侵而鬱閉,陽氣鬱而為熱。
  2. 衛陽閉鬱,營陰鬱滯,雖未言明已寓「無汗」之意。
  3. 惡寒:太陽病提綱見証之一
  4. 營陰鬱滯,汗不得出,經氣不暢而體痛,且脈「浮緊」。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1. 溫病為受風熱之邪所致,故易傷津液而不惡寒。
  2. 溫病宜用甘寒之劑清熱養陰,誤用辛溫發汗,以熱助熱致生壞病,重傷津液而身灼熱是為風溫。
  3. 待體會……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mula32&aid=496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