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懷念孫立人將軍
2015/10/14 20:55:05瀏覽1558|回應3|推薦31

文武全才 不諳政治權謀的儒將---孫立人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D%AB%E7%AB%8B%E4%BA%BA

孫立人、1900年12月8日生於安徽廬江金牛鎮,192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參加過五四運動。1922年赴美,1925年取得普渡大學土木工程學士,受聘於美國橋樑公司擔任設計師。期間有感國運衰微,投筆從戎,考入維吉尼亞軍校Virginia Military Institute學習步兵科軍事,從此戎馬一生。

1927年孫立人自維吉尼亞軍校畢業後返國任財政部稅警總隊長。

1932年調財政部稅警總團任第二支隊上校司令兼第四團團長。起先於1933年隨稅警總團調往江西剿共,他以一個團接下一個師的防地:在永豐、丁毛山、七琴等地以寡擊眾,大破共產黨軍隊,成為剿匪成功的關鍵。

1937年抗戰初起,孫立人參與淞滬會戰,孫立人率稅警總團第四團參加淞滬會戰,與日軍血戰兩周,在周家橋破壞日軍機械化橡皮橋,七次擊退強渡蘇州河的日軍,使該地成為淞滬會戰中日軍傷亡最重之處,日軍久留米師團稱孫團為其在華遭遇戰力最強之部隊。但此役孫立人為奪回友軍失去陣地,遭迫擊砲彈彈片擊中,身受十三處創傷昏迷3天。

1942年2月加入中國遠征軍入緬甸作戰。仁安羌一役,他以一團之兵力力戰數倍軍力之日軍,殲滅敵軍一個大隊,解7000英軍之圍,一戰成名、震驚國際、獲英王喬治6世授予“帝國司令”勳章,為第一位獲得此勳章的非英國藉將領。

1943年10月反攻第二次中緬印戰役,孫立人和他的新一軍戰績彪炳,殲滅自以為無敵的日軍達3萬3千人,成為率軍級單位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聲名鵲起,被歐美軍事家稱作“東方隆美爾”。

1944年10月反攻緬北的第二期戰鬥開始。中國駐印軍由密支那、孟拱分兩路繼續向南進攻。孫立人率新一軍為東路,沿密支那至八莫的公路向南進攻,連續攻取緬甸八莫、中國南坎。1945年1月27日,新一軍與滇西中國遠征軍聯合攻克中國境內的芒友,打通了中印公路,次日兩軍於芒友舉行會師,作為在越南河內(時稱東京)會師的前哨。隨後,孫立人指揮新一軍各師團繼續猛進,3月8日攻佔臘戌,3月23日占領南圖,24日占領西保,27日攻克猛岩,消滅中緬印邊界所有的日軍部隊,第二次中緬印戰役以勝利告終。孫立人因戰功獲頒青天白日勳章。

1946年3月抗戰勝利,孫立人率軍開赴東北,四平一戰,擊敗林彪、並一直追擊至松花江邊。後因與杜聿明不和,被調往台灣練軍。

此後國民政府剿共不利、敗撤台灣,1949年9月1日,孫立人正式就職臺灣防衛司令,所屬第二零一師10月在金門參加金門戰役,完成古寧頭大捷,金門保衛戰成功。11月,蔣中正在國民黨中央非常委員會第二分會中提議孫立人再兼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國防部亦隨之發表新職。他又陸續擔任陸軍總司令,台北衛戌司令, 總統府參軍長 。

孫立人主張軍隊國家化,對於曾留學蘇聯而時任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的蔣經國建立的政工制度破壞現代軍事體制有不滿之意。然而1955年旋即爆發政工幹部羅織的孫立人”包庇匪諜” “兵變“疑案,被軟禁卅三載。終結了他的輝煌生涯。

1988年3月20日,國防部長鄭為元親訪孫立人,宣布國防部對他的[看管]結束。

1990年11月19日逝世於台灣台中市。享年90歲。

孫立人被認為是國軍中,具備豐富現代化作戰經驗和卓越指揮才能的將領,他非常愛護部屬,因此部隊極具向心力、忠貞愛國、戰鬥力甚強。孫立人擁有崇高的國際聲望,是國軍中與眾不同的一名將軍,也是中華民國國軍中極少數兼具自中美兩國知名文武高校畢業的高階將領,

孫立人在緬北反攻作戰中,極為重視部下生命,每戰不急於求進,總以猛烈炮火開路,甚至美國史迪威將軍責怪他戰場進展不夠快也不改其初衷。老部下為孫立人寫書,名叫《小兵之父》、其中提到孫軍中紀律雖嚴、但沒有死刑,最高刑罰是“記死”。

孫立人將軍中西學貫通, 其書法可以讓今天很多學文的人自嘆弗如(見附圖)。 尤其一口英語極為流利,是史迪威最為器重的中國軍官,但有趣的是,這位精通英語的中國將軍,與史迪威相處時卻經常在吵架。美軍斯利姆將軍在《From Defeat to Victory》裡面提到的回憶說:有一次、某支隊指揮官麥里爾準將曾困惑地問孫立人: “你和喬(史迪威的綽號)哪有這樣多的架要吵?“  孫立人回答說:“如果我不和他講,他永遠不會明白中國人怎樣想。” 史迪威雖然脾氣壞,但為人正派,反而欽佩孫的率直。所以,他和孫立人吵得厲害,吵過之後又和好如初、配合得更好。

有人認為孫立人熟悉美國,是故想認為他唯[美]是從,也有人誇大孫與史迪威的爭吵,認為越吵越體現民族尊嚴,筆者認為這都是不對的。在緬北反攻中,中美雙方是盟友關係而不是敵我對立關係,孫、史的爭執,都是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

史迪威去重慶開會,代理指揮的美軍參謀長柏利諾認定日軍在胡康河谷谷口只有少數軍官和緬甸偽軍,因此命令以一一二團分散攻擊臨濱,拉加蘇等日軍據點,結果進展艱難。孫立人審問俘虜,發現日軍至少兩個大隊的番號,認為情況不對,與柏大吵,要求立即派出援軍。雙方爭論到史迪威不得不提前飛回,詢問孫立人為何不尊重戰區參謀長。孫道:“日軍可不是你們美國人,不會因為沒有公路就無法使用砲兵!”

史迪威等美國軍官都很惱火,但史迪威自己到拉加蘇前線視察後,不得不承認孫立人說得有道理,於是下令孫立人率新三十八師主力馳援,終於取得於邦大捷。一仗打下來才明白--當面的日軍竟然不是兩個大隊,而是五十五、五十六兩個完整的步兵聯隊!一個一一二團竟然頂住了日軍兩個聯隊、打得平分秋色,這回,感到吃驚的不僅是美國人,連孫立人自己都有點兒不敢相信了。中國軍人的強堅戰鬥力就此得到承認。

孫立人為人機敏而國家榮譽感極強。一次在印度美國記者採訪他,可能為了挫一挫這個年輕將軍的傲氣,故意說:“加爾各達出了好幾次汽車被盜案件,都是中國人幹的,孫將軍知道嗎?”   熟悉美國的孫立人回嗆:“美國各城市丟汽車的案件都很多,是否也是中國人幹的?”

到台灣後,孫立人擔任陸軍總司令。當時軍中,陸軍待遇不如空軍、海軍,孫極為不滿,追著蔣中正要求改善。孫一向看不起空軍總司令周至柔和海軍總司令桂永清、在會議上曾向蔣中正衝口而出:海軍、空軍如何好、如何行,那麼請總統將陸海空三軍測驗一下,比一比,看究竟那一軍好。先從我們三軍總司令考起,比文也好、比武也好、比立正稍息也好、比X+Y也好,由你們海空軍決定好了。像這樣情形,最後還是由蔣中正打了圓場。

孫立人不諳政治。亦非畢業於黃埔軍校、但確是以客攻主、以寡擊眾、以弱敵強、克敵致勝的一名戰將。他長期率領一手訓練出來的精銳部隊,無論在中緬印對日戰役,或在東北對中共的戰事,面對各種艱苦複雜的作戰環境皆有深刻的認識與卓越的作戰計劃和戰績;孫立人致力於國軍現代化,整編撤退來臺之國軍,建立完善之兵役制度與大專預備軍官制度。前行政院長郝伯村亦曾經歷孫立人興辦的軍事訓練計畫,成績斐然。古寧頭戰役的勝利,其防守第一線的二零一師就是經過孫的陸軍訓練司令部訓練的。但因個性心直口快、人際關係處理得不圓通,

孫確實什麼事兒都能做得好,他喜歡運動(在清華大學曾因運動受傷休學一年),在大學期間打籃球很出色,被選拔入校隊,後來竟然又獲選為國家代表隊一員、參加1921年第三屆遠東運動會,中國隊一路過關斬將,決賽中更擊敗日本隊獲得冠軍。報紙評論:“ 中國在籃球場上把東亞病夫扔進了太平洋。” 孫立人因為在場上表現出色,被冠以-- “飛將軍” 的綽號。由於孫喜歡籃球,到台灣後,成了台灣籃球運動發展的一大推手。中國陸軍將領中曾是國家隊運動員的,一位是孫立人,另一位則是西北軍名將、獲選為國家足球隊隊員的孫連仲將軍。

孫立人富於文藝修養,交往的大多是冰心等一流的文化界朋友。他亦支持軍中唱歌、提升士氣。當時遠征軍中流行三首歌---其中兩首是孫立人父親寫的[新一軍軍歌],[青年軍從軍歌],還有一首十分特別,竟然是[向前!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像太陽……]、孫很喜歡它的旋律,直到後來發現共產黨居然定該曲為解放軍軍歌才停止讓部下唱這首歌(注:共產黨八路軍軍歌原始歌詞沒有“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這樣的內容)。

但是孫立人情緒激動時也經常罵人,口頭禪帶 “他媽的” 三字,這是長期在一線作戰養成的習慣。他的英文秘書黃美之曾責他這個習慣不好,孫說:“我們當兵的,他媽的三個字就代表了一切喜怒哀樂。”

孫立人一生廉潔,薪餉常接濟陣亡袍澤家屬。縱擔任陸軍總司令。家中亦清貧如故,菜金都要限制,若為來客添菜,也只有鹹蛋、皮蛋或炒蛋而已,家人背後有  “ 三蛋轟炸 ” 之說。唯家中常舉行舞會,但也沒有固定舞友,目的只為了和美軍社交。孫因兵變案被軟禁後,沒有薪水,妻弱子幼,無以為生,只好自己種玫瑰花託人來賣補貼家用,竟然賣得甚好,孫被台中人稱為“玫瑰將軍”。新三十八師老部下回憶 ; 將軍喜養吊蘭,駐軍廣州時,軍務之餘常親自澆水,凝視欣賞,或為後養賣玫瑰的基礎。

孫立人晚年談到他最敬仰的兩位長官 ; 一位是抗戰時的行政院長宋子文,另一位則是黃埔ㄧ期率部擊潰日軍取得台兒莊大捷、後來駐印度遠征軍的軍長鄭洞國將軍。

孫立人在台中向上路被軟禁33年恢復自由後,民進黨見獵竊喜、逮住機會 、多次聯絡,想讓他出來批判蔣介石,但都被孫拒絕。孫立人將軍並非不在意自己的遭遇,只因蔣是長官,不談長官之過。
將軍去世時,對親友及醫生講的最後一句話是 ----- ” 我對得起國家 ! 我是被冤枉(應該是被蔣經國手下的政幹特工栽贓嫁禍的)的 ! ”http://www.kmtusa.org/20320251053836427880/112

特別要懷念孫立人將軍,是因為死者難過,本來可以不死的。

1.他是共產黨人民解放軍的剋星,第一次剿匪與第二次剿匪都是剋星。如果不是杜聿明心懷怨恨,趕走孫立人,林彪不可能獲勝,中國不可能被赤化。

2.中國人從此變質,除了兩千萬地主、富農、國民黨黨員、商人大老板,失去了生命,在三年非饑荒時也有兩千萬人失去生命,更不要說文化大革命的,送去打韓戰、越戰、東南亞革命因而失去生命的也有數百萬人。從此中國變化成人類絕種的最大可能因素。

3.孫立人主張與推行軍隊國家化,當時的主政者卻剛好相反,因此台灣在40到80年代,整個國家、軍隊、政府都是國民黨化,以至於嚴重的妨礙了國家的進步。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llabian&aid=33078657

 回應文章

天恩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6/17 07:40

當鶴立鷄群之時,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讓鶴把雞的脖子拉高;另一種則是眾雞把鶴的脖子給砍掉!

美國人是前者,鶴能為其所用,例猶太人愛因斯坦為其所用,國家極其強盛,二戰還能兵分兩路,一路打垮德國納粹,一路打垮日本蝗軍!

中國人是後者,孫將軍被囚,民進黨上台,共產黨腐化無敵!官廷鬥爭取代中華文化,是謂雞文化也!


邱彼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天哪
2015/12/06 22:04

主條目:四平戰役 (1946年)和臨江戰役

1946年4月4日,進至東北的國軍精銳進攻10萬東北民主聯軍,發起第二次四平戰役及本溪戰役。東北民主聯軍像以前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一樣,打起了陣地防禦戰。在孫立人指揮的國軍的攻擊下,民主聯軍連連失利。5月18日,見勢不妙又遲遲得不到毛撤軍指令的林彪「私自」下令撤退[62]。之後蔣中正非常有爭議的下達了停止追擊的命令[51]。東北戰場因孫立人離開東北 國軍進攻連連失利,一敗塗地,大陸很快的就淪陷了


邱彼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軍隊國家化,是孫立人的目標
2015/10/14 21:00
小蔣為了要獨掌大權,不惜引進政工幹校,利用國民黨掌握軍權,反而要把軍隊國民黨化,結果是鈍化了軍隊,也鈍化了政府,讓台灣軍公教警,再也沒有積極進取的作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