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餵創意長大的孩子(3.5ys)
2009/06/09 20:29:32瀏覽974|回應0|推薦3

成年人多數缺乏創意?

 

這個說法我部分贊同,為什麼呢?在自認沒有創意的人心中,創意往往得向外尋找或尋求幫助,大多數公認的族群為從事科技業的理工人士(不好意思,得罪之處,還請見諒!千萬不要找我抗議喔!);而在自認有創意的人心中,卻往往認為創意是由內而發,屬於天生的本能,這個族群無庸置疑的為廣告業或從事編輯的專業人士。嘻......米希我就屬後者啦!(自吹自擂,一點都不給他害臊!)

 

其實,創意的表現可以分為很多種,不管是工作上的創意,家庭上的創意,親子間的創意,甚或是夫妻間相處的創意......,都可以透過學習或模仿,而轉化成令人讚嘆的想法或表現,也因此,坊間有所謂的「創意學習課程」存在,這類的課程大部分吸引著從事相關行業的人前去,

 

您覺得自己有創意嗎?您的創意表現在何處呢?

 

最近,小麻煩迷上了玩「創意組合棒」(如圖),它裡面共有48個多向接頭,和115支長短短的組合棒,還有一本「玩法學習書」,藉由接頭和組合棒的彼此串連,孩子可以組合出不同的造型和圖案──

 

圖片來源:信誼網站

 

通常,這類的遊戲剛開始,我是不會讓孩子照本宣科的,我會先教完操作方式之後,再讓他們自由發揮,所以,什麼奇形怪狀,說不出名字的造形就出現了,孩子總會為他們的作品和想法而笑得花枝亂顫~

 

ㄉㄧㄤ    ㄉㄧㄤ   ㄉㄧㄤ~我的帽子炫不炫啊?

 

 

認真的女孩最美

 

這天,是小麻煩第一次玩創意組合棒,她玩得相當專心,也胡亂組合了一些作品(可惜我沒拍)。忽然,聽她叫我:「媽咪,你看!」她利用有五個分叉的接頭,組合了一個像星形的造型出來,看著她的造型,媽咪心裡湧現一個想法──也許可以變個玩具喔!我請小麻煩拿一個接頭和一支長棒子給我~

「媽咪,你要做什麼呢?」

「媽咪要變魔術啊!」

 

我將接頭穿過小麻煩的星形空隙中,再組合上一支棒子──

 

拿到電風扇下,瞧~變成風車了!

 

 

母女倆一起發明的玩具,這可是「創意組合棒」的玩法上所沒有的喲!小麻煩開心極了,一直站在電風扇下玩個不停──

 

風車轉轉轉~

 

可是,問題來了!風車轉沒多久,老是從接頭前面掉下來,使得小麻煩必須固定一個姿勢或抬高高,風車才不會掉下來,對活潑好動的孩子來說,要她不動,怎麼可能?

 

媽咪自言自語:「老是掉下來,怎麼辦才好?」

媽咪面向小麻煩,問:「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風車不掉下來?」

 

小麻煩一直傻笑,之後便走開了,留我一人獨自傷腦筋。不久,她笑著跑來了,「媽咪,你看~」

這!這!這.....腦殘的我居然被3歲的小傢伙打敗了──

 

就是這麼簡單!

 

現在,風車不會掉下來了~



 

接下來的幾次,媽咪發現小麻煩似乎十分熱衷於組合出「會轉的」東西,例如:摩天輪,雖然它可以轉,但由於太重,無法藉助於風力,而必須透過手動......



天線?




風向雞?




 
不過,小麻煩還是玩得很高興~有些作品還作出風車的雛形──




比一比,哪個比較像?







嘿!還做出了史奴比?

 

您瞧!透過上述的例子,您發現了什麼?

根據東海大學余佩珊教授所開發的創意思考方法──若要檢驗自己的思考能力(3Is),可以分成為:想像力,創造力以及執行力三方面來看。想像力指的是從現有事物中,看到新作法的可能性,或是從現在的沒有,想像到未來的有。創造力指的是把想法表達出來的能力,譬如說幼兒想像到長頸鹿與甜甜圈的關係,而把它畫了下來。執行力呢,指的就是實際動手去做的能力和興趣了。

 

 

媽咪從小麻煩玩創意組合棒這件事中,發現了「創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兩種能力對孩子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比擁有任何優秀成績都來得重要。

 

吳佩珊教授更指出:兒童的創意能力要如何維護?除了父母本身的見識之外,全心全意的關注是很重要的。這個維護必須在適度的要求以及放任中取得平衡。而放任則是在要求之外,同時放下對於表現和成績的完美追求。讓兒童感覺到表達和呈現自己想法的樂趣,以及父母的支持,若是有不盡理想的地方,也要用引導和鼓勵的方式,去擴張和延伸孩子發想的空間。切勿直接批評,讓他們因此洩氣,或是本末倒置,把成績和表現當成是重點,而忘記創造本身的好玩和無限大

 

 

餵「創意」長大的孩子

 

創意讓世界動起來!放眼未來,各行各業皆需要創意人才,您的孩子,包括我的孩子,正身處這樣的世界。就算不為將來的事業著想,也該培養孩子這樣的能力,就像我前面說過的:創意的表現可以分為很多種,不管是工作上的創意,家庭上的創意,親子間的創意,夫妻間相處的創意......

讓兒童留住創造力,吳佩珊教授建議

1. 切勿過度和過早上才藝班,以致兒童的創造力趨於一致,或是及早變成競爭的代名詞。

2.  切勿過度進補,像是大量購買才藝教材。若是並不清楚教材的價值,反而變成兒童胡亂玩耍的對象。父母荷包變薄之餘,也不能發揮教材的力量。

3.  切勿求好心切,希望幼兒及早表現良好。前面說過,創意的起點和過程是幼兒時期的鍛練重點。看到啟動和變化是重點,完美會造成成就感,卻也是挫折感的元兇。

4.切勿以恐懼的心態,深怕錯過起跑點。創意的起點就是自己的天生能力,是別人搶不走的瑰寶。多多保養和呵護吧,讓創意可以安住在孩子的心中,成為樂趣和人生格局的來源,是更重要的方式和方向。

5. 父母是最好的教材,請時時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吧,親自鍛鍊和鼓勵創意。不要讓教材和才藝班老師來代打。

6. 少看電視,根據研究顯示,學齡前兒童若是每天看電視超過兩小時,個人創造力將因此而下降40%。如果他無聊,陪他玩個紙上遊戲(不是電腦喔),給她一本書看,或是為他們念一本書,從朗誦中去想像畫面。去玩個肢體遊戲,從中鍛煉動作的想像。讓想像成為自然的習慣,讓主動成為必然的動力。

 

最後,問問各位用功的父母,聽過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有沒有聽過餵「創意」長大的孩子?媽咪很希望有這樣的親職書籍,可以提供很多為人父母各種相關的知識和實作經驗,我的想法如下:

 

書名:餵創意長大的孩子

內容:

1.創意名人的過去經驗或育兒經驗

2.父母如何培養自身的創意(理論十方法)

3.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創意(理論十方法)

4.提供有關創意表現的繪本書單,作為親子閱讀的參考

5.提供有關創意的親子遊戲或其他探索活動......

 

這樣內容的書籍,身為家長的您,有無興趣?(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原創點子喔!呵呵呵~)

 

 

【米希芭比觀察筆記】

 

品名:創意組合棒



圖片來源:信誼網站


1.這項產品與吸管的組合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訓練孩子的小肌肉發展,並培養想像創造力。

2.關於組合棒的材質,媽咪覺得有點失望說,因為和一般的吸管沒什麼兩樣,有些稍彎曲便破   
裂,想像中應該是像「點滴軟管」般較硬,又有點彈性的材質;但無論如何,多向接頭的發明還是很棒,值得讚許!

相關網站推薦:

東海大學創意動力學習中心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dseditor1125&aid=302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