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的世界
2007/07/02 08:34:50瀏覽386|回應0|推薦9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心,可是一般人常無法知覺它的存在。
有些人縱使知道心的存在,可是又無法好好的使用它,只是空有心之名而無心之實。

心如果不存在,空有的身軀,只是物質的一種罷了。


甚麼東西讓
心失去了它的存在空間呢?
境與物是扼殺心的武林高手。只要物或境一出現,心即逃之夭夭不見蹤影。
古人這樣形容:「人戀境,境弄人,心失其正而發狂;情逐物,物引情,神離乎舍而成痴。」這句話的心與神是同義的,心因迷失不見,造成人的發狂、成痴。
一般人一輩子追求物質、金錢,已造成心的迷失不見。

有人以為擁有豐富的金錢與物質,心情才會舒適與喜悅。
金錢是因,心情是果。是這樣嗎?這是倒果為因,反客為主的想法。
比如以一百萬的金錢來說,一百萬確實可以讓一位低收戶得到萬分的快樂,可是這一百萬對一個百億富翁來說根本不足一提,那有什麼快樂可言?
一百萬的金錢物質如果是正因,為什麼會造成不同的果。所以金錢物質不是因,也不是主。
真正的「心」才是主人、才是正因。

 所有一切的喜怒哀樂,都需要心的背書,自己的心如果不參予背書,所有自以為物質引起的喜怒哀樂都無法成立。

開一輛十年的舊車所以心情低落,十年舊車害我心情不好。
物質奴隸我們的心是如此容易與明顯,一般人早已習慣接受這樣一個被奴隸的心、一個已消失不當家的心。

有人追求一輛全新的轎車,來讓自己的心快樂。
可是心就在自己身上,快不快樂就在自己身上,人卻要遠遠的走過一段很長的「物質路程」,再回到自己身邊,才來發現快樂。
如果快樂遠在他方,何必又繞回來身邊讓「心」快樂呢?
道理很簡單,許多人一生一世就是想不透,因為心已迷失,找不到回家的路。
「物」影響心如此明顯,「境」也不是省油的燈,境一現身,心也是迷了、睡了。

七十幾歲的父親中風,六十幾歲的母親開刀,妹妹照顧父母的時有怨言,自己看了心疼,聽了心也煩。
境如此的打擊,自己是一籌莫展,心情惡劣可想而知。這個不好的心情,又會傳染,影響到妻小與親友,日子越來越難過。

境是我們一生的指標嗎?如果你讓心的世界開擴、站在制高點,了解生老病死是
人生自然的現象,生命原本無常,凡事只要盡力而為,交給專業、交給醫生去解決問題,縱使有什麼不測,也明瞭到天下原本就沒有不散的筵席。

心從境中拿回主導權、經營權,心會變得不煩與安定,在安定中,又會有更好的主意產生,日子就越來越順心。
這不是心為樂找理由,心只是讓自己進到更大的一個世界而已。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絕不是虛言。
「心」要從「境」與「物」的藩籬中跳躍出來,開拓更廣的世界。

心像海洋,便聞得到海風。心如亮光,就無處不達。心靈會轉彎,所以時時聞得到花香、看得到綠地藍天。
人要常常內看自己的心,發現它的存在,不要為「境」所縛、為「物」所綁。

所謂「觀心得道」,世界萬物皆備於我也。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hcc173&aid=106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