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前行莫忘來時路
2014/03/25 19:15:01瀏覽125|回應0|推薦0
本來在這裡只想紀錄一些看書後的想法與趣味,不是專業書評,充其量只是轉換角色,想要回到一個作為讀者的本能,還有閱讀的初心。畢竟,白天賣書,賣弄文采作為謀生的工具,終究也只是商人心態;晚上寫文,只期望自己能做到不為文造情,始終無愧我心。不過我想我還不夠格去吃土,若能吃點提拉米蘇倒是歡喜XD
(吃土的梗請看:聯合文學2014年3月號:http://www.linkingbooks.com.tw/lnb/top/1S01353r05.aspx)

今晚在FB上看見一位出版社編輯朋友分享了《FHM》國際中文版雜誌總編輯高翊峰的一篇文章,是關於我們這個行業在職場上的種種。我沒有待過雜誌社,但我想與作書、賣書的工作環境應是相似的,在現今這個網路至上、電子商務傲視群倫的大環境中,一樣的用眼過度,一樣必須面對來自上下游的壓力,雜誌的時效性及流行性更強,時間及銷售的壓力想必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訪談的內容中,其中有一項QA令我深有同感:

===================================================================
若只能說一項,你認為要成為一個你心目中理想的職場人,最重要的特質會是什麼?

高翊峰:信任感。雜誌工作是一個帶狀工作鏈。讓他信任我,他也能讓我能信任他。彼此都安心知道,在彼此看不見的時候,依舊會為對方守住彼此的城牆。這樣就夠了。
====================================================================

是啊,真的是這樣。(這個回答我為他打了滿分!)

我自己是個小通路的編輯,相較於三大網書,目前的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商業競爭無所不在,維持與出版社和供應商的關係是關鍵,至少對PM來說是關鍵。最好的例子就是贈品的提供。我們當然能夠理解出版社只願意提供較吸引人甚至是獨家的贈品給大通路,畢竟業績還是鐵錚錚的擺在眼前,站在出版社的立場,的確沒有理由不這麼做,這是潛規則,我(們)完全了解也完全體諒。

贈品和特殊案型在這個業界,坦白說,贈品都不是要送給讀者的,我們會視為這是出版社對通路的一種心意,因此我們從不主動求獨家有贈品,只希望不要獨家沒有。「彼此都安心知道,在彼此看不見的時候,依舊會為對方守住彼此的城牆。」畢竟,獨家沒有,是很傷通路的心的。而我們對於往來的出版社與供應商也是只能保持「信任」,信任對方會為我們守住基本的權益,就像對方信任我們不會隨意打壞行情,在這個日漸混亂的圖書零售市場裡。

信任之所以珍貴,是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什麼時候會被別人在背後捅一刀。

莫忘初衷,工作之外還能保有人情義理,這是我對自己的期許。這是人與人之間難得的情誼,它看似簡單,但面對實際的困難與抉擇時,我們總會有著想為自己找藉口開脫的困難。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epclouds&aid=11862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