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6/07 17:48:15瀏覽7265|回應0|推薦1 | |
2012年,印度的寶萊塢發行了一部備受歡迎又屢屢獲獎的電影,《救救菜英文》。這部電影內涵多種主題,除了最明顯的女性議題、專業培養等等之外,另一極為明顯的主題則是「英語力」:印度的一般民眾,若是沒有足夠的英語能力,就會受到中產階級與知識分子的嘲弄揶揄。 就是在看了這部電影之後,我才發現,原來曾經為英國殖民百年的印度,竟然也有「英文學習的憂慮」。 也是在看了這部電影之後,我重新調整語言學習的樂觀假設:我們國家(曾經)考慮將英文列為官方語言,希望以國家的力量拉抬國人的英語力,不過以印度為例,人人期待的「大家說英語」,有可能只是個空中樓閣的美夢罷了!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美麗的家庭主婦,莎希‧神砵(Shashi Godbole)。這位來自中產階級的美麗主婦,有著一雙巧手,能夠製作各類傳統印度美食。她的餐桌與食物,溫暖了她的一家人,甚至,還在美國溫柔地融化了一位法國男子的心。 「莎希‧神砵」這個名字,是個暗示。「Godbole」是個印度的姓氏,在印度的瑪拉提語(Marathi)裡的意思是「sweet tongued」。 這裡的Sweet tongue「甜蜜蜜舌頭」是個三關語。 第一,sweet tongue可以代表舌尖品味靈敏,具有美食天份。莎希最善於製作的點心是「拉度(Laddoo)」,剛好就是個甜滋滋的印度美食。「拉度」這個甜食是個象徵,除了象徵喜愛廚藝的莎希,對於家庭與家人的關愛與付出之外,更重要的是,拉度象徵莎希的專業。因為販售拉度,莎希擁有自己的一個小事業(entrepreneur)。在先生眼中那個不起眼的家庭主婦,在外人看來,可是有個甜蜜蜜事業的專業人士。
第二,sweet tongue代表舌頭靈活,具有語言天份。所以在故事一開始,莎希的姓就已經暗示,善於製作美食的莎希,肯定也能夠說出好英語,因為她有個與生俱來的巧舌,必能在語言學習上小有成就。 第三,sweet tongue表示善於溝通,巧於社交。莎希剛好就是這樣的一個溫暖女性。因為有顆柔軟的心,她總是能夠讓那些心情不佳、封閉自我的同學,變得開心快樂,和睦相處。 。。。。。。 故事剛開始,莎希並不是很快樂,因為她有個難以啟齒的窘境:不諳英語。 莎希的先生是位印度的白領知識分子,在一個以英語為主的環境工作。莎希的女兒是個中學生,在一個以「全英文」授課的天主教學校讀書。因為聽不懂英文,莎希無法了解先生在「家」以外的世界,使得莎希無法與先生平起平坐。也因為說不出英文,青春期的女兒經常故意以英語為藉口,時時為難母親、小看母親、甚至,嘲笑母親。 電影看到這裡時,還真是驚訝,原來,不只是台灣、韓國、和大陸有瘋狂的英文熱(English Fever),非得來個「全英文」授課不可。在這個有百年英國殖民歷史的印度,竟也崇尚「全美語」!(該不會大家早就知道了吧。) 故事的轉折在於,莎希已經移民至美國的姐姐,需要莎希到美國幫忙處理女兒出嫁的事宜,莎希於是不得不一個人硬著頭皮搭機到美國度過一個月。 就在前往美國途中,因為切身經歷英語困境帶來的不方便,莎希於是決定秘密地參加為期四周的英語課程。 在這四周,帶著「強烈的學習動機」,莎希非常認真努力地學習。不只上課認真,課後複習,還會看電視學英文。只要使用得到的資源,她都竭盡使用、盡量學習。(「學習動機」,應該是在任何學習當中,最有效率的一種方法了!) 終於,直到家人來到美國團聚之時,莎希的英語果真小有成就。她已經能夠簡單的英語對話,甚至,還簡短地做了一個婚禮上的演說。 這個關於英語的喜劇,最後安排莎希從一個只穿印度傳統服裝的媽媽,逐漸轉變成接受美國當代服飾的現代女性,也安排她從一個膽怯害羞的印度女生,逐漸轉變成一個充滿自信又昂首闊步的專業女性。 這趟美國之旅,讓莎希重新認識自己:認同自己的專業,相信自己的能力,也獲得他人的賞識。最重要的是,她不但學會英語,還贏得先生與女兒的尊重。 (印度媽媽認真學英語,韓國小姐上課勤化妝) 。。。。。。 印度雖然接受英國殖民長達百年,印度的科技高等教育也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然而,這些條件與現實,並不代表著這個國家的人民就享有得天獨厚的絕佳語言學習環境,也不保證人人都能自然而然地看英文說英語。 基礎教育在印度仍舊不夠普及。直到2011年,印度的識字率是74%,低於國際平均值84%,而女性的識字率相較於男性則更低。2011年的男性識字率為82.14%,而女性則為65.46%。此外,識字率與貧富差距有關,社會階級愈高,經濟能力愈高,識字率同時也愈高;反之,貧窮邊緣者的識字率相對也低。一般民眾,若已經毫不識字,還要能說出第二語言,英語,則真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啊。 根據2005年的《印度人民發展報告》,印度有72%的男性不懂英文,只有28%的印度男性能說英文,其中,也僅僅只有5%的男性真的具有流利英文的能力。至於女性則有83%不懂英文,僅有17%能說英文,其中的3%能說口流利的英文。會說流利英語的印度女性,還真是微乎其微! 顯然,沙希並非特例。 2012年的《救救菜英文》呈現的是當今印度的普遍現象,神砵先生是那少數的5%知識分子,而莎希則是那83%的女性大眾。英語的焦慮,並非只是少數的偶然,而是許多在印度男男女女的普遍困擾。殖民的歷史,並沒有為這個古老神祕的國家帶來多少的語言優勢。英語,仍舊是個難以跨越的另一個文化。 。。。。。。 我曾經以為,所有曾經被英美殖民過的國家,她們的國民理當都能自然而然地說出一口完美的夢幻英語,無論是美式或英式,無論很標準或重口音。畢竟,英語已經是她們的「國語」,不然就是第二語言。在這些國家,任何人接觸到的所有的官方活動,像是申請戶政資料、上郵局匯款寄信、跑法院申訴抗議、閱報看新聞等等,英語都是必然的語言媒介。所以,每個人不應該都能聽英文又寫英文,說英文又讀英文的嗎?就如同位於亞洲的澳洲與紐西蘭,不就是人人都能自然地說英語;在亞洲的印度,自然而然的「好英文」,應當也是毫無疑問又理所當然! 但是,從這個電影所呈現的印度英語現狀,重新讓我理解到兩個事實:即使曾經被殖民,並不表示英語也隨之根植;即使英語是第二語言,也不盡然人人習慣使用英語。 所以,如果我們朦朧地幻想著,將英語定位為國家的第二語言,大家的英語程度就會隨之成長,會不會只是個英語王國的夢幻迷思! 有些人喜歡拿香港或新加坡作為例子,指出她們的英語環境是造就她們今日英語教育成功的主要原因。只是,如果把例子換成印度菜英文時,關於「被殖民國的居民,英語必定很好」的對等假設,可就得重新思考了。 或者我們也可以這麼想:英語能力的養成,應該不全然與環境有關,因為就算創造了全美語環境,也不見得就能夠全面提昇英語能力。 。。。。。。 如果「曾被英美殖民過的國家,其居民不盡然都能懂得英文,也不見得都能說出好英文」是個事實,在揭開這個不成熟幻想的浪漫面紗的同時,似乎還隱約可見另外兩個相關的事實: 第一,即使是生活在到處有英語的世界裡,英語也不見得能夠自然而然地深入內化到一般人的語言系統,成為自然而然的語言意識,保證學到好英文、說出好英文。所以,如果我們希望以「浸泡式」的語言學習法來學好英語,會不會只是一種假設,一種安慰,而且有著相對的難度。 (美麗的莎希,泡在英語的世界,走在人生的十字路) 其次,如果在印度的基礎教育裡,英語已經是必修課程,學童也從小被強制要求必須學習英語,正如同台灣現行的國小英語學習現狀。在雷同的情境下,假設印度仍有超過2/3的人,無法說英文,是否我們也應當重新正向地看待台灣學童學習英語的成效,調整對於有些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不彰的態度。 也就是說,有著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印度,學童學英語都是如此地困難了(還得特地送到全美語學校,才能學好),台灣的學生若要學好英文,會不會其實是有好高門檻呢? 當然,此時也不應該雙手一攤,氣餒地說,「你看!有英文環境的國家,小孩都不一定能學好英文,那我們幹麼那麼拚命!」或者洩氣地說,「面對現實吧,學不好英文是應該的!」 也不是這樣,印度的例子只是告訴我們一個事實:英文真的不是那麼容易學得好;外語學習,真的不簡單,而且可能比我們原本以為的那種不簡單,還更不簡單! 聽起來好是可怕,那該怎麼辦呢? 不用擔心!因為《救救菜英文》這部電影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 莎希就是個好例子。都已經是人妻姐姐了,竟然還能「第一次學英文就上手」,為什麼呢? 法門無他,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動機」,有毅力,肯努力,學好語言,希望無限! 原來,英語不好不寂寞,印度也有救救菜英文!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