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2/02 07:43:04瀏覽2232|回應4|推薦8 | |
前言:有些人常常「忘了我是誰?」這種人往往會自以為自己就是「社會觀感」的「唯一代言人」,對於財團與弊端,要砍、要放,全看他一念之間,而且威權十足,千萬不要讓他「再生氣」‧‧‧ ===【透視鏡】=== 甚麼叫做「自我感覺良好」? 二○○三年,美國的心理學家瓦頓﹝Greg Walton﹞和柯恆﹝Geoffrey Cohen﹞曾在耶魯大學做了一組很有趣的實驗,不但發現「自我感覺良好」的虛枉,還發現是可以「傳染」的。 瓦頓和柯恆是在耶魯大學數學系裡,找了一組數學系的學生,分析歸納這批學生的背景資料後,他們又找了數學系的資深教授出了一題有陷阱,根本解不開的數學謎題。 然後,柯恆與瓦頓要求受測的耶魯數學系學生去解開這道難題,但他們有一個要求,就是在解題前,受測學生都必須先閱讀一份前耶魯大學數學系畢業生「傑克遜」﹝Nathan Jackson﹞所寫的報告,以便「增進對數學系多點認識與了解」。 在這篇報告中,「傑克遜」告訴學弟妹們:當年他剛進耶魯時,其實並不清楚自己的未來要幹什麼、也不知道學數學有什麼用?但後來他解開了一些難題,對數學有了信心與自信,現在他在一家大學當數學教授,也常常替科技產業解難題,得到高額回饋與報酬。 在這篇「傑克遜」的自傳報告之後,最精彩的設計是附上了「傑克遜」的背景資料,包含了年齡、家鄉、教育背景、家庭情況和出生年月日。 最有趣的部分就在這個「附錄」,有半數受測的耶魯學生可以找到和「傑克遜」相似的共通組,另外半數則和「傑克遜」毫無關聯。 瓦頓和柯恆發現了有趣的現象,原本兩組學生對數學與未來的心態不相上下,但讀過「傑克遜」學長的報告後,「共通組」竟然顯得信心大增,努力不懈地想要解開那道謎題,所投入花下的時間比「無關組」足足多了「六五%」,他們對自己將來能在數學領域的發展成就也更有信心,更樂觀。 當然,這批「共通組」也不像「無關組」,反而沒有人因此去質疑題目是不是有問題?它們相信「傑克遜」作得到,和「傑克遜學長」有所類似的他們,也一樣可以做得到。 答案揭曉了,這個「傑克遜」根本是虛構的,耶魯大學從來就沒有這一個人存在過,「傑克遜」的背景資料是根據受測學生背景分析後,刻意假造的。 瓦頓和柯恆設計這個實驗目的是想了解「因聯想而受到激勵」的心理行為。 柯恆做完實驗接受採訪時說:「人類的各種需求當中,歸屬感以及和別人相連結都是重要的動機。我們的腦袋裡,大概有些線路會受到這些關聯繫的影響。」 在耶魯大學的實驗中,由於「背景類似」引發的聯想就是「我和這傢伙類似,他可以獲得這麼大的成就,我也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成就。」 就如同有一些小學當中,當老師告訴不到十歲的孩子說:「以前坐在這張桌子上的孩子,都是班上前三名、模範生」,很多小孩就因此覺得自己也該是模範生和前三名。 瓦頓說:「這是突然之間覺得自己不孤單,變成是『我們』在做這件事,而不是只有『我』而已。」 找到了「我們」,對「我」的期許與評價,也自然提高了,不管這個「我們」是真實存在還是虛構幻想! 原本,柯恆和瓦頓的實驗目的是了解「自我成就的動機來源」,但這個現象卻也解釋了「自我感覺良好」的心理自我欺騙。 所以,有的人就因此幻覺自己出身建北、台大、哈佛,還曾經跟隨著偉大領袖當小秘書,他們不知不覺也在心理上自我欺騙了,以為「偉大領袖」既然和他可能有所類似,或是曾在旁觀摩,他自己也就一定是「偉大領袖」! 更有甚者,有些人從小就是第一名,考上了就算式許多台大電機系高材生都未必考得到的台大醫學院,加上智商又比常人稍高一點,更常常「忘了我是誰?」 這種人往往會自以為自己就是「社會觀感」的「唯一代言人」,對於財團與弊端,要砍、要放,全看他一念之間,而且威權十足,千萬不要讓他「再生氣」‧‧‧ 更悲哀的是,一堆人跟著他,也以為「偉大領袖」和他可能有所類似,或是有幸在旁觀摩,他自己也就一定是「偉大領袖」! 問題是,耶魯的那批學生後來並非「共通組」就從此領先,紮實的訓練和不懈的努力,「無關組」中許多人後來在數學領域的成就更亮眼。 其實,「自我感覺良好」不是壞事,可以激勵努力的動機與信心,耽於「自我感覺良好」因此不努力還虛妄自大,恐怕就是自我欺騙的墮落了‧‧‧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