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28 12:19:20瀏覽1042|回應0|推薦5 | |
郭台銘董事長還是沒有找到人生翹翹板 @我寧願五十八歲交棒錯誤,不要等到八十八歲才交棒錯誤。 看來郭董自己也有做不到的事,明明知道要急流勇退,但卻又因為郭董說「今年是2010年,我剛好是60歲,虛歲是61歲,我應該在70歲前不會完全退休」。可以說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每一個人的生活滿分是不一樣的,郭董的腦海裡沒有滿分的邏輯,員工只要站在生產線上,按時上下班幹活就是100分。差很大,相信這就是「魔鬼藏在細節裏」,造成連環跳的原因之一。 郭董(郭語錄)給員工很大的志向,可是每日的單調工作與生活,雖然不愁吃住,在睡眠中卻找不到自己的夢,好像有一本 「賣火柴的小女孩」 敘述一樣,最後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宅客與柴女 郭董一人要養活 80萬人,其實也已經展現毅力過人的才華,是可以肯定的。只缺「人性」的關懷,這可能就是與郭董的個性經營文化有衝突矛盾之處,也可以解釋非郭董的專長,不瞭解80、90 年輕人的處境與思維,但相信郭董如果真的深入瞭解他們的想法,一定能推出築夢專案來解決目前的困境。連跳事件不是心理專家能輔導的,退一步海闊天空,輸一次又何妨,如何幫他們築夢,畢竟都是初入社會,卻卡在螺絲間,動彈不得。並非這一代學子草族(雖然報導90年代年輕人太嫩),因為年輕人已經想到十年後也是一樣,明天也只是虛度光陰的日子,每天思考同樣的問題,所以就在今夜悄悄地走了。 蔣勳在 (遠見雜誌2004/10/12) 早就道出....人是最可貴的知識 台灣已經不在意「人」,在知識裡人是最可貴的,結果我們是分數最可貴、學分最可貴,人根本不可貴。 七、八年前,畢卡索的作品來台展出,知名電子企業邀請我去演講,我要求早點到與員工同在員工餐廳吃飯,希望能藉此瞭解該企業以及所謂的「科技新貴」。 進到餐廳的時候我很震驚,每個人的穿著都像是制服,掛著識別證,而且非常年輕,這是大學剛畢業的精英青年,前途無限;然後我開始觀察他們的表情、拿餐盤領菜的樣子,幾乎都是模式化的動作。 我很難過,因為最好企業的員工應該是活潑、有生命力,而不是一頭納入體系,而消失了自己,如果真是這樣,企業的創造力應該是有限。 斤斤計較的教育體制,只是把生命潛能耗費在一個地方,應該要更突破。目的性會讓人文無法真正張開,是最大致命傷,長久生命潛能要開發的東西就沒有了。 如果依蔣勳在 2004年說的七、八年前的事,已經發生在上一個世紀,21世紀富士康在中國發揚光大,生產經營模式還是沒有改變,只是生產線上人數暴增幾百倍,進了富士康,工人要翻身的機會更渺小。有世界工廠頭銜之稱的中國,在沾沾自喜之時,也得思考「莫怪科技太無情 」的問題。 台灣許多科技大老闆都喜愛收集世界名畫古董之類的藝術品,好像似有人文藝術休養,其實骨子裡是保值,升值的念頭,多少有一點「耀文揚威」的態度,不值得讚賞。 郭董早在雲端游走,卻找不到 人生翹翹板 人的一生就像在翹翹板上行走, 給80、90代年輕人 記得 007影片有一首歌主題歌 You Only Live Twice (你只能活兩次),也不錯。 『有夢最美 築夢踏實』 @我寧願五十八歲交棒錯誤,不要等到八十八歲才交棒錯誤。 郭台銘精選語錄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