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舉頭三尺有神明(六)
2010/07/10 14:58:07瀏覽696|回應1|推薦1

年輕時候守密,信仰關聖帝君時也不說,何以在皈依佛門,乃至出家之後才寫出這一段過往塵事呢?

因為在網路上看見一篇論述各宗教的文章,說:「佛教,不相信有神的存在。」

另外,也讀了李家同先生所寫的“台灣需要的信仰舉頭三尺有神明。他說:「在農業社會,大家總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想法,因此大多數的人多半不會做壞事。在國家工業化以後,這種觀念逐漸淡化,如果我們能恢復我們某種程度的宗教情懷,對於社會安定,絕對有所助益。」

前一篇文章,容易使人誤解佛教不承認神的存在,而否定神,後篇則相信“有”神。

身為宗教師,應該關心眾生的幸福,因此,不揣粗陋之學,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

佛教認為幸福的原點來自眾生自己,如果人人相信因果業報,敬畏神明,則人心趨善止惡,不只能糾正浮亂的社會風氣;也可鼓勵“善用”難得的人身,活出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不是用來勸善,哄人的。善惡因果,自作自受,民間傳說每個人頭上三尺處都有神明鑒察著,還說:「不可以胡作非為,舉頭三尺有神明,小心得到報應喔!」

神的位置在哪兒?真的在我們頭頂三尺處嗎。

佛教說,神有天神、畜神和鬼神。

三界中「六欲天」的第一層是四王天,距離人間最近。《佛說四天王經》中提到,六欲天第二層的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天主帝釋天福德巍巍,領導四天王及其天神,於每個月的齋日降臨世間,伺察人心,並且紀錄人類的起心動念和善惡行為,然後“定其輕重”。直到生命大限,死亡時個人功過的檔案會一一現前,罪人無法抵賴,善人則福樂相隨。善惡一念間,無從遁形。

《佛說孛經抄》云:「人行至誠,鬼神助之。」

青澀時代奉承神明的精誠,我點滴心頭,歷歷如昨,親情使然也。如果死亡不是一了百了,那生命的歸宿到底在哪裡呢?恐懼、抗拒,是窺見了生命的本質「孤獨」,分離是疼惜自己落單了!

誰願接受“愛別離苦”,與所有的親密,與自己所盤據的人、事、物永遠切斷相屬關係。

就是這一念心,感通天神相助。

這是名符其實的“信者有福”,此神不就是我們自己的心嗎,平時就要鑒察、管理自己的心念,念念向善;不用舉頭,良知神明存乎當下這一念。

(梵於2010/7/9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o606&aid=4211479

 回應文章

William
謝謝
2010/07/25 22:49

謝謝您好

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善果要從善因種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