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北一女的校長該這樣被期待
2009/05/06 21:09:45瀏覽1026|回應1|推薦2

北一女的校長該這樣被期待
文 / 郭春松

    優秀的青年學子,優異的成績表現,優美的校園環境,悠久的綠園傳統,悠長的社會期待,這樣的北一女中,無論校長誰何,更遑論校長的治績好壞與否,都無法改變北一女中是全國最優質學園的事實。但面對一連串連署逼退的校園紛擾,北一女中的師生似乎沒有得到一個合理的對待。或許我們可以用正向的態度將這一紛擾的歷程視為學習的一部分,但畢竟這一群小綠綠在綠園中的成長只有一回,沒有任何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這般不寧靜的校園氛圍中學習。因此,個人認為身為引領北一女繼續向前走的校長應該這樣被期待:

一、認清校長是北一女的校長,認清學生和教師是學校的主體。因此,校長應花最多的時間傾聽教師和學生的聲音,率領行政團隊盡一切可能滿足校園中教學和學習上的需求。當然,校長也應協助教育主關機關推行相關政策或措施,但絕不是一味配合,當師生權益可能受到損害時,校長也應該要有說不和拒絕的勇氣。

二、校長應該是北一女中全人化教育理念的堅持者。一個健全人生的開展應該有四根柱子做支撐:「靈性、情感、智能和健康」。但反觀當前的教育現場,我們似乎都只注重智能的發展,讓他強的就像是象腿一般,而其他三者弱的就像是牙籤一樣。因此,北一女的校長不僅要和教學團隊共商如何讓學生既有的優異能力有更卓越的發展和表現,更應該盡全力培育在靈性、情感、智能和體能均衡發展的優質青年。

三、校長應該是北一女中資源共享、學生均等受重視的維護者。北一女中全校79班,絕大多數的學生都在普通班就讀。因此,不論是經費、設備、資源、課程、師資,乃至於學校的重視都不應只偏重於資優教育。應該力求資源的共享,讓就讀普通班的學生也有機會去進行生涯探索,抑或是培養在自然科學或人文社會科學上的興趣及能力。

四、校長應該是北一女中人文社會資優班困境的突圍者。校長應設法因應人文社會資優班的困境。一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被重視的程度遠不及理工農醫,在升學的歷程中,人文社會科系相較於理工和醫學相關科系,是處於較為不利的弱勢地位。因此,除了與大學合作開設「人文社會科學導論」、「經典閱讀」和「專題研究」的實體課程外,學校的重視與了解,以及教師積極投入經營的熱情維持是讓人文社會資優班能夠走出困境的支持力量。此外,人文社會資優班不應只著重在研究成果的發表,更應透過實際行動,走出校園,深入社會需要被關懷的角落,藉由服務與關懷的歷程,了解文化和社群,達到知識與關懷並重的目標。


五、校長應該是北一女中「志願服務」的實踐者。透過校長自身的實踐,帶領學生進行「志願服務」。北一女的校長應在社區扮演資源提供或整合的角色,並透過各種管道,了解社區的需求,整合資源,甚或發揮己身所長,為滿足社區需求盡一份心力,也營造與社區良善的互動氣氛。就在校長以身作則下,學校應鼓勵學生發揮己長,擬定屬於自己的志願服務計畫,哪怕是到育幼院念故事書給小朋友聽,或是自發性的認養廁所,都應該被鼓勵,因為,唯有透過服務的歷程,才能更貼近這塊土地,更進一步瞭解社會的現況,體驗生命的感動,甚而讓愛從北一女出發航向全世界,讓生命能與世界接軌。

六、校長應該是北一女中師生的「圓夢專家」。「人因夢想而偉大」,不論教師或學生,在教學和學習的歷程中總有許多想要完成的夢想,只要這個夢想夠具體,對於知識學問的成長,對於人生閱歷的豐富,對於教學效能的提升有實質上的助益,學校應該要整合社會資源,成立「圓夢或壯遊基金」,鼓勵教師和學生勇於追求夢想的實現。

七、校長該是北一女樂儀旗隊的支持者,而非受享者。校長不僅應該要尋求資源或經費讓成員有更新穎的樂器吹奏,更應重振北一女樂儀旗隊的士氣,讓成為北一女樂儀旗隊是一種榮耀,讓練習過程中辛苦是甜蜜的負荷,讓家長放心孩子的加入不會影響到課業的學習,讓家長可以感受到孩子在練習過程中心志的逐漸成熟,抗壓能力的提升。

八、校長該是北一女校園美學文化的經營者。個人認為教育是一項「成人之美的藝術」,教師能在學校教書,學生能在學校受教育,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而使人幸福就是一種「成人之美和喜悅」的展現。因此,學校文化應該力求美學化,美學也應生活化。而美學化的學校文化不僅表現在藝文課程或活動的安排,更在於師生互動頻繁,形成流動的美,無須刻意營造,就在生活間自然流露。

九、校長該是北一女校園「感動教育」的推行者。在教育現場中,不難發現許多行為的改變皆起因於「感動」,只有觸動心弦,才會有真實情感的流露,也才有機會讓早已偏差的行為或觀念因感動而改變。因此,在為人處事道理的傳達上,不應僅有口頭上的「說教」,可以透過體驗式的活動參與,讓學生自己去領悟和察覺。

十、校長該是北一女校園民主的示範者。受到社會變遷及校園民主化的影響,學校組織也產生了實質的變革,包括教師會的成立、教師評審委員會的設置、家長會和校友會功能的強化以及學校行政運作程序的調整等。因此,為有效因應學校組織民主化的變革,提升學校教育的整體效能,每個成員皆應互為主體,在信任彼此的基礎上,群策群力,促進校務發展之相互理解,建立溝通對話之機制平台,使得學校成員願意且樂於溝通,化解歧見,形成共識。

教育關係著孩子的未來,學校最大的努力一定要放在「培養自由的人,讓人有能力定義自己的目標,指導自己的生活」,能感知自己,能感覺自在,能欣賞自己的存在,並發展出善、美、真的本質,學習尊重他人存在的權益,從不影響別人的自由中實現自我,成為真正自由的人。因此,「創造最適合孩子學習的環境」是個人認為身為北一女校長應該認真思索的辦學方向。

個人有幸能夠在兩年中接連參加全國最優質高中學府(建中和北一女)的校長遴選,不僅讓自己有機會整理在過往教育現場中的經驗,去構思如何經營一所優質學園,更透過不同的對談場合,讓自己可以和更多關心孩子教育的師長一起分享和探討最適合孩子成長的教育之道。

我願自身用最謙誠的辦學態度去踐履上述北一女校長應該被期待的十個面向,讓綠園重拾寧靜,讓園中的每個學子都有機會開展出燦爛的人生,讓每個辛勤的園丁能感受到這份神聖志業的價值感。

就如同去年在建中校長遴選委員會完成新任校長的遴選後,一位步出會場的委員對我說:「其實誰當建中的校長都一樣,但是你來當肯定和人家不一樣。」或許自己的背景不夠顯赫,自已的年齡始終換來懷疑和不信任的眼光,但我仍然感謝那些曾在我身上作工的貴人,因為您們讓一位年輕人有機會在人生旅程中去追尋自身在教育場域中的夢想。

    記得在醫院手術房進出的那段期間,第一次面對生命的可能不存在,我開始去思索人生中的重要課題。其中,面對我最熱愛的教育領域,我問自己想留下什麼?幾番思索,在五育失衡的教育現場,我想留下的是:對生命的堅持、對人我的尊重、對品格的型塑、對性情的陶冶、對體魄的鍛鍊、對夢想的追尋。感謝老天爺開了我一個玩笑,但在生死間踅了一趟,我更加確信,這是我往後教育歷程中不變的堅持。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o601217&aid=2922880

 回應文章

紫老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贊成
2009/06/13 02:24
也是北一女老校友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