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9/02 08:34:40瀏覽1914|回應0|推薦0 | ||
南懷瑾老師開示:芥子納須彌--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淨--畢竟不知幾時才得正果求經,且聽下回分解
南懷瑾老師開示:芥子納須彌
(2011-12-28 11:04:19)
【維摩詰言:唯!舍利弗!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己之所入,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他說,一切佛菩薩有一個解脫法門,叫作不可思議。注意!維摩居士並不是說,諸佛菩薩有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如果這文字是這麼翻的也對,可是意義就兩樣,變成是以不可思議為重點。而現在的經文,是以解脫為重點;但是這個解脫法門是不可思議的。
他說,諸佛菩薩不是偶然到達這個解脫境界,是“住”在那裡,還不是小乘的“定”在那裡。定和住,在佛經上是兩個概念,不可以相互替代,定只是一個點,譬如旋轉中的陀螺,雖然在動,但是中心在一點上,就是定。住就不然,那個陀螺也不轉了,就擺在那裡不動了。
佛經說須彌山,是我們這個世界中最高大的山,一般人認為,就是這個地球上的喜馬拉雅山,我是不同意的。若須彌山就是喜馬拉雅山,那南贍部洲就是印度,中國就是東勝神洲,中東和歐洲就是西牛賀洲,西伯利亞就是北俱盧洲。幾十年前有位大師寫的佛學概論,就主張西伯利亞就是北俱盧洲,佛經描寫北俱盧洲幾乎是天人境界,是很舒服的。西伯利亞極為窮苦,哪裡是北俱盧洲的樣子?那佛經豈不是妄語?難怪以學者看來,佛經都是謊話。所以,不要誤認須彌山是喜馬拉雅山。佛過世之後,有些小乘經典這麼說,但也是很含糊的。
老實講,真正的須彌山是個形容,勉強說是代表地球的地軸也不正確。據我的瞭解,佛經上說,大陽和月亮是須彌山一半,在須彌山的中間,根據《華嚴經》,須彌山應該是銀河系統。所以須彌山這個問題非常嚴重。
須彌山是世界的中心最高的山,照佛經三界天人的組織,欲界天的太陽月亮系統是須彌山之半。如果諸佛菩薩住在這個解脫境界的話,那麼以須彌山之高之廣之大,“內芥子中”,把須彌山放到芝麻大小的芥菜子之中,“無所增減”,須彌山沒有縮小,芥菜子也沒有放大。這句話一聽很容易懂,氣派也很大,他說這是不可思議的解脫法門,請問我們要如何解脫?我們連把自己身體放進火柴盒都做不到,你說懂了佛法得了解脫,你來解脫看看。如果你做得到,外出旅行裝在口袋就可以了,飛機票都省了。這都是問題!佛經說解脫,要怎麼解脫?如果說佛經只是形容而已,那佛經就是謊話。佛是無妄語的,我們相信真得解脫的人是做得到的,並不是一定把身體放進火柴盒裡,這其中有深刻的道理。
維摩居士說,諸菩薩真住在解脫法門,所以【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你們學禪宗的同學要注意了,瞎吹是沒用的。近來外面很多人找我,這個求開悟,那個求印證。我有了個罪名,變成了什麼禪宗專家,禪宗又不是我的,我不懂禪,更沒有開悟。我真想到報上登個廣告,我是個說書的,不過我說書的時候,很努力給大家說就是了。下一句話更重要。
【須彌山王本相如故。】這個“王”是形容須彌山是最高大的山,是一切山中之王。全句是說:登菩薩之道真得解脫之人,住在這個境界裡,把須彌山放入芥菜子中,須彌山沒有縮小,芥菜子沒有放大,為什麼呢?因為須彌山王本來就是如此。他原文就是這樣,你不要看前人今人的批註,否則就被別人拉走了,你要看原典。但是這句話怎麼辦?他說“須彌山王本相如故”,須彌山本來不增不減,可大可小,非大非小。這又是什麼道理?這裡還沒有完。
【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己之所入。】佛經說須彌山是這世界中心,日月圍繞須彌山之半,四大天王就在這日月圈子放大一點的地方。忉利天是欲界的中心天,比日月系統又高一層。釋迦牟尼佛的母親,因為有生佛的功德,所以身後升到忉利天。忉利天又叫三十三天,不是像高樓有三十三層,而是有三十三個聯合的區域,其中的主席是帝釋天主,中國稱之為玉皇大帝,他好比統領三十三路天人諸侯。
我是沒有時間做這件事了,但我希望你們同學能用白話文好好寫一篇三界天人的論文,把大小乘佛經、律論參透了,馬上再翻成英文,我包你賣大價錢,人家會驚異,二千多年前佛就已經有如此科學的宇宙觀。現在科學進步了,別的宗教的天堂觀念,已無法令人信服了。佛說過,這個宇宙的星球多至不可數的,所以科學會幫忙弘揚佛法。因此你們應該走科學路線,但是你們也不肯研究這些常識、我天天在著急,每星期要寫四五種不同的文章,每天晚上十二點寫到兩三點,寫得自己頭在哪裡都不知道了,可是極少會寫錯字的。這個本事你們要學,怎麼學?要解脫。寫到頭昏腦脹時,已經忘記這個頭了,死掉算了,眼睛也不要了,就要肯犧牲自己。這是閒話,你們年輕,好好研究,佛法有太多的好東西。
四大天王是東西南北四個天王,你們到廟子可以看到他們的像,有拿雨傘的、拿寶劍的、拿琵琶的等等,那都是象徵。我到現在還在與學科學的同學研究,為什麼晴空是蔚藍色的青天。若乘太空船離開了地球,看到窗外卻是漆黑的,所以藍天是在這黑圈子以內,再過去這黑圈子,外頭又變成亮的了,這物理世界奇妙得很。這天何以是藍色?我們曉得太陽光是有七彩的,這又講到易經數字了。紅到極點變成橙,橙到極點變成黃,黃到極點變成綠,綠到極點變成藍,藍到極點變成靛,靛到極點變成紫。那麼藍天是太陽光照所生的嗎?這還是問題。
佛經的說法是,南天王天庭的階口,是青藍色的琉璃構成,所以我們看到的藍天,是南天王天庭階口的反映,但是其它世界看到的,卻不一定是青天。這在《大藏經》裡有,怪我定力不夠,當年在四川時讀到,但沒記住是出自哪一本經(按:大藏經八十五冊妙法蓮華經馬明菩薩品第三十)。
其次,你們氣脈全通了的人,打坐定的光中若是藍天,青藍色的光,那美得很。所以密宗的藥師佛畫像是藍的,不過顏色不對,太藍了,好像是人生了肝病似的。可是世界上沒有一種顏色,可以顯示出那麼清淨莊嚴的藍色。為什麼藥師佛畫成藍的,因為中脈通了的人,可以得長壽的人,他內中同天庭的藍色是一樣的。這是真的,你們年輕人自己說氣脈通了,有這個境界嗎?
上面提到了四天王天、忉利諸天,包括了中國民間天文常識的三垣、二十八宿、三十六宮,都“不覺不知己之所入”。須彌山包括欲界天的天人了(注意,這裡沒有講到色界),這些都納進芥菜子裡了,可是自己不覺得進入了一個小地方。一切眾生和須彌山被放進一粒小芥菜子裡頭,自己都不知道,只有什麼人知道?
【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只有應該得度的,就是有成就的菩薩,得了般若能看到一點清淨法身,他們才見到,那麼大的須彌山,進入了那麼微小的芥菜子中。換言之,只有明眼人看到了,其它人都不知道。這就叫作“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我們看得很熱鬧,不知道他在講些什麼,中國文學後來就有“芥子納須彌”的用語。
禪宗有個公案,宋朝有位居士,這居士是有功名的,能考得功名總是有相當學問的。中國文化一直到清朝末年,所謂正途出身的,是說由秀才到舉人、進士、選翰林、外放作地方官,一二十年的學問功名下來,第一步可能只放個縣長等級的官。這樣子的人在自家祠堂裡,會寫明是進士出身。以前作官的出門可威風了,前面有舉牌子的,鳴鑼開道的,大家都知道是進士出身。這是正途出身,比非正途出身的就好像高了一級。像今天講學歷,同是博士、碩士,大家會比某某是哪所大學畢業,其某是留學某大學,是一樣情形。
回頭再說這個居士,他去請問一位禪師,問道:須彌納芥子是很平常,但芥子納須彌就讓人難信。禪師一笑,問他:聽聞居士讀書萬卷,是否確實?居士答是。禪師就說:一萬卷書如何裝得入居士身中?這居士馬上就有所悟了。當然這還是道理上面的悟,只是理解上的懂,禪宗說這是知解中的,在理論的解釋、推理中去瞭解,真實的境界般若,還是沒有證到。
這是古人的例子,現在就要用科學的道理了。譬如小小一塊肉,其中有多少細胞?乃至小小一個細胞上,可能有多少細菌?每個細菌又可以再分下去,它生命裡還有生命,這就是芥子納須彌的道理。再例如人身上的血管,接成一條有多少公里長?一秒鐘血液流動幾公里?心臟跳動平常自己聽不見,除非你捂住耳朵聽,但是從科學上講,跳動聲應該是其大如雷的。理論上我們可以說是有這種事,芥子可以納須彌,大可以納小,小也可以納大。
我們曉得有大小,就是我們的痛苦,所以不能得解脫。譬如大家打坐,經常有兩個東西忘不掉:時間觀念和空間觀念。空間觀念,像是學道的,一定要面對東方打坐,學佛的又要面對西方。大小是人為的,時空、內外都是相對的。去掉了這些人為的、相對的觀念,你才真得到不可思議解脫,明心見性才算有一點影子了。
現在年輕人好談禪,這也就是禪的道理。禪不是空談的,要實際證得的,能夠一念放下就解脫了。一念放下,不是你打坐時閉著眼睡覺,萬事不管,那只是第六意識不起活動,而你血液仍然在流。你坐了一兩小時起來,自己也知道坐了很久,一看表,嗯,這一堂坐得蠻不錯。你白坐了!連時間觀念都沒有忘掉。念,不是只講第六意識的,一念放下的念,是指下意識不動念。這個道理瞭解了,才能真正放下大小、內外、時空,才到達了解脫法門。這是《維摩詰經》的重點,就有這麼嚴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c26d780102dt45.html
**********************************************************************************************************************************************************************************************************************************************************************
森南多傑:
好一個: 而現在的經文,是以解脫為重點;但是這個解脫法門是不可思議的。
好一個『他說,諸佛菩薩不是偶然到達這個解脫境界,是“住”在那裡,還不是小乘的“定”在那裡。定和住,在佛經上是兩個概念,不可以相互替代,定只是一個點,』
好一個『如果諸佛菩薩住在這個解脫境界的話,那麼以須彌山之高之廣之大,“內芥子中”,把須彌山放到芝麻大小的芥菜子之中,“無所增減”,須彌山沒有縮小,芥菜子也沒有放大。這句話一聽很容易懂,氣派也很大,他說這是不可思議的解脫法門,』
好一個『登菩薩之道真得解脫之人,住在這個境界裡,把須彌山放入芥菜子中,須彌山沒有縮小,芥菜子沒有放大,為什麼呢?因為須彌山王本來就是如此。…………………….』
好一個『大小是人為的,時空、內外都是相對的。去掉了這些人為的、相對的觀念,你才真得到不可思議解脫,明心見性才算有一點影子了。』
好一個『禪不是空談的,要實際證得的,能夠一念放下就解脫了。』
好一個『念,不是只講第六意識的,一念放下的念,是指下意識不動念。這個道理瞭解了,才能真正放下大小、內外、時空,才到達了解脫法門。這是《維摩詰經》的重點,就有這麼嚴重。』
&&&&&&&&&&&&&&&&&&&&&&&&&&&&&&&&&&&&&&&&&&&&&&&&&&&&&&&&&&&&&&&&&&&&&&&&&&&&&&&&&&&&&&&&&&&&&&&&&&&&&&&&&&&&&&&&&&&&&&&&&&&&&&&&&&&&&&&&&&&&&&&&&&&&&&&&&&&&&&&&&&&&&&&&&&&&&&&&&&&&&&&&&&&&&&&&&&&&&&&&&&&&&&&&&&&&&&&&&&&&&&&&&&&&&&&&&&&&&&&&&&&&&&&&&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淨
http://www.purepen.com/xyj/022.htm
&&&&&&&&&&&&&&&&&&&&&&&&&&&&&&&&&&&&&&&&&&&&&&&&&&&&&&&&&&&&&&&&&&&&&&&&&&&&&&&&&&&&&&&&&&&&&&&&&&&&&&&&&&&&&&&&&&&&&&&&&&&&&&&&&&&&&&&&&&&&&&&&&&&&&&&&&&&&&&&&&&&&&&&&&&&&&&&&&&&&&&&&&&&&&&&&&&&&&&&&&&&&&&&&&&&&&&&&&&&&&&&&&&&&&&&&&&&&&&&&&&&&
有一次,維摩詰居士示現有病,釋迦世尊派遣弟子前往問候,連菩薩都不敢領命。最後由文殊帶隊前往探病,兩人一唱一和演說了這一部讚嘆大乘、呵斥小乘的維摩詰經。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反景入森林,復照青苔上。」這是被蘇東坡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唐朝著名詩人王維的作品,從字裡行間我們體察到詩人心中的寧靜,王維晚年深受佛教思想的影響,隱居輞川山谷,吃素唸佛、彈琴賦詩,過著簡單自在的生活,作品中經常流露出脫塵的「空」境。王維名維字摩詰,而蕭梁的昭明太子,亦自號維摩詰。「維摩詰」是佛經中一位傳奇的在家居士。到底他是怎樣的一號人物,竟能讓人如此心儀?
維摩詰示疾
維摩詰(梵名Vimalakirti) 為古印度毘耶離城的長者,與釋迦牟尼佛同時期。他有妻兒、有眷屬,婢僕成群,家境富有,從不忌諱擁有世間的享受,穿著寶飾服裝,結交帝王權貴。雖在俗塵, 卻修為高遠,又精通大乘佛教義理,辯才無礙、遊戲神通。他也經常出入尋常百姓家中,「游諸四衢,饒益眾生」;甚至到妓院、酒家、賭場,「入諸淫舍,示欲之 過」、「至博弈遊戲處,輒以度人」;也不排斥參與其他宗教徒的聚會,「受諸異道、不毀正信」。行為不拘常格,隨機設教,都是為了教化眾生而行的方便,很受 大眾的景仰。這一次,維摩詰裝病,大家聽說維摩詰病了,前往探視,維摩詰便藉機說法,破除人們的一切眾生病。
佛 陀也聽說維摩詰得病,便叫弟子代為前往探視。沒想到連智慧第一的大弟子舍利弗都自承不堪前往,十大弟子推三阻四說自己不夠資格去面對維摩詰,因為每個人都 曾被維摩詰教訓過。在每位弟子最為人稱道的修行上,維摩詰一一加以破除,說神通、說禪坐、說空我、說辯才、說天眼、說戒律,弟子們樣樣不及格,智慧層次和維摩詰相距太遠了,在他面前真的無以酬對、無話可說。
佛陀改請菩薩代為出面問疾,包括彌勒菩薩、持世菩薩等人也因為相同理由一再推辭。最後佛同只好請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出馬。
兩位當今世上最有智慧的人在一起交談,一定會有激盪出許多意想不到的火花,大家都不想錯過這個機會。於是,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一起跟隨文殊菩薩,浩浩蕩蕩地前往維摩詰住的地方探病。
其室空寂、唯置一床
維摩詰得知文殊等人要來,什麼也不準備。反倒運用神通力將房間裡所有擺設去除,只留一張床,然後躺在床上等候。
文殊一進門,即問:「居士,您怎麼生病了?好點沒?佛陀很關心你。你生的是什麼病?多久了?什麼時候才會好?」聽似極為平常的問候語,其實話中有話。
維摩詰回答:「是生久矣。從痴有愛則我病生。用一切人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人得不病者。則我病滅。所以者何。欲建立眾人故。菩薩入生死為之病。使一切人皆得離 病。則菩薩無復病。譬如長者有一子得疾。以其病故父母諸父為之生疾。其子病癒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一切人愛之若子。彼人病我則病。彼不病則不病。」原來菩薩之所以得病,乃因眾生有病,菩薩不捨,起大悲心,所以得病。
文殊又問:「怎麼房間裡空盪盪的,難道沒有人送來供養品嗎?」 答:「諸佛土和這房間皆一般空。」兩人一問一答闡明空境。何謂空?空於空。空無與之為空空。思想亦空。空者當於六十二見中求、於如來解脫中求、當於眾人意行中求。
維摩詰回答「無供養」的內容更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一切眾魔皆是吾養,彼諸轉者亦吾養也。所以者何?魔行者受生死,生死者則菩薩養。彼轉者受諸見。菩薩於諸見不傾動。」
就在這斗大的房間裡,文殊和維摩詰以種種問答,敷演大乘佛教義理,甘露法語燦如珠玉紛陳,聽法大眾為之目眩神馳。維摩詰因舍利弗求椅而大顯神通,從東方佛土 借來三萬兩千高廣獅子座,容於小室之中卻無迫窘;為迦葉說十方世界所有作魔王的,都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來化現;然後說菩薩如何觀視眾生,如何通達佛道到 「不二法門」。在座有三十二位菩薩各自說出自己體悟的不二法門,,各人均以二而解說不二。最後問到文殊菩薩,文殊答言:「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 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不二法門。」文殊接著問他的不二法門為何?維摩居士默然無言。文殊嘆道:「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不二」就是唯一的意思,唯一的真理就是佛性,萬法性空無有差別,一切煩惱根源都在於人們認知上有虛妄分別:你我、你的我的、善惡、生死、有知無知等等,因著煩惱造出種種業,是故眾生病,菩薩亦病。以文殊與維摩詰的滔滔口才來談不二法門,卻是「默然」。這真的是一種超乎語言文字形容的極致意境。「空」,本來就 不是靠有限的、僵化文字語言可以證得,就像用再多的語言來形容花香,也比不上親聞的甜美。無論語言、文字、戲劇、藝術等表現方法,都只是幫助我們想像的媒 介。空,需要親證。如同法,需要實修。
以一般出家眾來看維摩詰,如此一位擁有妻子眷屬的諸多罣礙的在家居士,其學行境界居然能超越羅漢菩薩,看似違背常理。實則維摩詰乃是過去金粟如來的示現,原 本居住在阿閃佛的妙喜淨土。中國關於維摩詰與文殊問答情狀的雕塑與畫像頗多,如敦煌石窟、唐朝段成式的寺塔記、長安平康坊菩薩寺佛殿的維摩變壁畫皆是。維摩詰常以為睿智的長者表現,戴帽身穿漢式袍服,左手執扇,目光炯炯有神,正視前方的文殊菩薩。身旁並有天女,化菩薩等圍繞聽法。
取材自《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說「菩薩行」
有疾菩薩其意不亂。亦不高住。所以者何?
若高住者是愚人法。以卑住者是弟子法。故菩薩住不高不卑。
於其中無所處。是菩薩行。
不凡夫行不賢夫行。是菩薩行。
在生死行不為污行。是菩薩行。
觀泥洹行不依泥洹。是菩薩行。
行於四魔過諸魔行。是菩薩行。
博學慧行無不知時之行。是菩薩行。
於四諦行不以諦知行。是菩薩行。
觀無生行不謂難至。是菩薩行。
在緣起行於諸見而無慾。是菩薩行。
在諸人眾無勞望行。是菩薩行。
在閒居行不盡身意。是菩薩行。
於三界行不壞法情。是菩薩行。
為空無行一切眾事清德皆行。是菩薩行。
行六度無極為眾人意行而度無極。是菩薩行。
行六神通不盡漏行。是菩薩行。
受道之行不興小道。是菩薩行。
以止觀知魔行。不滅跡行。是菩薩行。
於弟子緣一覺所不應不現行。不為毀佛法行。是菩薩行。
http://bestzen.pixnet.net/blog/post/6505051
|
||
( 不分類|不分類 ) |